198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首次发行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2枚,以供人们在即将到来的1982年(壬戌年)贺年时寄递使用。这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志号HP1,铭记“中国人民邮政”。之后每年均有发行,至1991年,共发行10套31枚。1991年11月15号,伴随着1992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发行,一直使用了42年的“中国人民邮政”铭记被“中国邮政”和“CHINA”铭记所取代。这是邮电部为贯彻万国邮联的规定,对所有邮资票品的票面文字和志号进行的改革。贺年邮资明信片自1992年起,变更为“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铭记和和志号均做了调整。至此,贺年邮资明信片(1982-1991)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板块。这是历史的记忆在邮资票品上的记录。此板块10年发行10套,有人习惯俗称“十全十美”。

综合来看,贺年邮资明信片板块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因 实用而致大量消耗的特征;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发行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贺年互相寄递使用,在邮政窗口而非集邮窗口销售,实用消耗是其显著的特征。80年代是人们的收藏意识开始觉醒的年代,收藏主要集中在邮票板块,贺年邮资明信片就如同普通邮票一样,并未引起人们收藏的兴趣,再加上贺年板块的时效局限,所以收藏问津者寥寥。其实用消耗量远大于同时期的邮票板块,在这点上与人们经济意识尚未觉醒时期的“文革”、“编号”等极其相似。所以有人俗称是“新时期的文革板块”。

(2) 与“年”紧密相关的生肖特征;“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节日,“年”与生肖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而贺年的有效载体就是“贺年邮资明信片”,自然也少不了生肖元素。该板块基本每套都与生肖元素相关,故有人称之为“生肖贺年片”也不无道理。

(3)最正宗的“ 贺年”性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为“贺年”互相寄递而专用,传达的是浓浓的友情、爱情、亲情等,每一张明信片上均有恭贺新禧之类的祝福语,可谓是友谊的象征、爱情的使者、亲情的见证,是历史的问候,是甜美的回忆。

(4) 贺年邮资明信片是“贺年专用邮票”的鼻祖特征;贺年邮资明信片是带有邮资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邮票具备邮票的属性,是真正意义上的“贺年专用”邮票。“贺年专用邮票”于2006年11月1号首次发行一套两枚,其邮资图案与HP2上的邮票几乎如出一辙……

(5)极具超前意识的创新性特征;超前创新同样也是贺年邮资明信片板块的一大特征。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人们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首次使用菱形邮票的设计,比2016年发行的第一套菱形邮票《兜兰》整整早了36年;《五牛图》贺年片的发行比2021年发行的《五牛图》早了38年;三角形邮资图是继1951年首次发行三角形邮票之后第一次在贺年明信片上使用;将汉代画像石、汉代瓦当、敦煌等元素引入邮资图案的设计,可谓新颖别致,古意盎然。

(6) 具有厚重历史性的特征;贺年邮资明信片板块是全部铭记为“中国人民邮政”的板块,从1950年开始使用的“中国人民邮政”铭记自1991年11月15日发行的1992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开始,便结束了其历史的使命,这是中国邮政史上的史诗级重大事件,给人以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7) 发行量少的特征;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发行量主要以实用消耗为主要依据,发行量最少的是HP4《五牛图》89.58万套,总枚数最少的是HP10羊240万枚,其它的品种发行量大约在100万套左右,发行后基本被使用消耗掉,销售不出去的,多被盖戳以极低的价格销售,故保存至今的全品的存世量极其稀少!本人评估,全品的HP1—10的存世量大约在2000套左右。

(8)具备极佳的题材优势特征;贺年邮资明信片与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年”紧密相关,是国家为了“贺年”而专门发行的邮品,这就为“贺年礼品”的开发拓出了广阔的空间……贺年系列、生肖系列、传统名画系列等,想象空间巨大,极易受到市场的追捧!

附:部分图片欣赏:

贺年明信片收藏价值(贺年邮资明信片的投资价值浅析)(1)

HP1

贺年明信片收藏价值(贺年邮资明信片的投资价值浅析)(2)

HP3

贺年明信片收藏价值(贺年邮资明信片的投资价值浅析)(3)

H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