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话,它是孔子编定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天下为公是谁提出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为公是谁提出的(天下为公解释)

天下为公是谁提出的

“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话,它是孔子编定的。

天下为公 [ tiān xià wéi gōng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 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