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算是90后的童年经典了。每天都会追着看。
像血祭坛案,被五马分尸还骑着马回来的将军,按照人体五行杀人的音乐老师。隐逸村的干尸案。小桥流水案。真的给人留下很深的童年阴影。
经典就是让人欲罢不能。现在还会不时重温,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有些情节也是让人细思极恐。
凌楚楚被调包了?名扬天下沈良案子的时候,楚楚作为案子里的一环,那是她刚刚遇见包拯。
感觉她很活泼,很随心所欲。有点冲动莽撞。明显感觉她是喜欢包拯的。
在那之后很多案子在包拯卡壳的时候都是楚楚暗中提醒的。
后来庞飞燕出现,感觉不到楚楚对包拯像之前那么在意,不像是嫉妒。
而且后来的案子里楚楚不像之前那样提醒包拯,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感觉楚楚从回隐逸村之前就被掉包了。回了隐逸村之后感觉对村里的事物都不太熟悉,按理说她离开家也没有多久。
而且凌老大的头有可能是凌楚楚割下来的。
卓云最后承认杀人罪行的时候,只是说用暴雨梨花针射伤了凌老大,并没有提到割下头颅。后来杀的人都是有详细描述的。凌楚楚和卓云青梅竹马,卓云应该是在为楚楚遮掩。
后来隐逸村被灭,楚楚也没有交代。
庞太师找了20多年的隐逸村没有找到,为什么包拯他们去的时候找到了?首先是庞飞燕当时对包拯感兴趣,所以跟着包拯,庞太师要找女儿连带发现的。
其次在路上的时候包拯的糖人被打散了,凌楚楚动武的时候被封一寒看到了。
凌老大之前是大内侍卫,所以封一寒对楚楚武功招式很熟悉。所以跟踪查看发现隐逸村。
庞飞燕自吹自擂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庞飞燕给人感觉吊儿郎当,其实心中有丘壑,在藏拙。
杭州西湖三尸案,京城灭门惨案,都是确实发生的。虽然她每次说都会改变数字去隐喻一些案子。
还有《庞太师和我娘亲三事》也是确有其事。
而且她的老师真的是个侦探。好几次包拯破案关键也是她提醒的。比如隐逸村的糖人和干尸案。
高丽王朝的太子竟然姓李?不能理解,应该姓王吧。
所有的管家小厮都叫“来福”?
感觉剧里出镜的管家小厮好多都叫“来福”。所以是懒得起名字还是?难道“来福”是当时下人的别称?
六子真的浪迹天涯去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狸猫换太子揭开之后,庞太师,八贤王,皇上对六子都虎视眈眈。
- 八贤王必定会杀掉六子。
八贤王是皇叔,是大宋江山的维护者。这是他身在皇室的使命。
虽然六子无辜,也是25年前宫斗的牺牲品,先皇血脉。但是在如今太平的国家来讲无疑是一把插向朝廷的利剑。
让他做皇帝肯定不可能。首先六子胸怀宽广但是没有能力,其次现在皇帝并不差,以仁德治天下。
没有人会为了一个人的冤屈去撼动一个国家,就算是把这件事挖出来的包拯也不会这样做。
所以六子的出现只是给朝廷带来了不稳定,给了别人攻讦皇上的借口,大辽虎视眈眈,内部需要团结。
八贤王算是国之柱石,他不会允许动摇朝廷的事情发生。
- 同理,仁宗也不会放过六子。
六子必死无疑。
皇上虽然仁德,但是对影响到国家政局,大宋稳定的不安分因子也是不会手软的。从结局对话能看出来。
皇上说我可以放你走,但是地方得我定,六子拒绝了,还要求带走自己的母亲,皇上当然不会拒绝这唯一正常的要求。
行踪不由自己掌控还把唯一威胁他的把柄也带走了。皇上是不会放弃皇位的,所以是不会允许这样的隐患分子存在的。
无论哪个皇上都不会。所以六子全无生路。
- 庞太师也是同样选择。
有人说庞太师会利用六子当傀儡皇帝,废除现在的皇上,自己掌权。在我看来不太可能。
首先现在的太后是他的妹妹,当年狸猫换太子他参与其中。一旦六子掌权时间久了六子不会受他控制。
其次庞太师只是想做一个权臣,他年纪大了还无后,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冒险。
所以庞太师为了自己的权利不被影响会坚定得维护现在的皇上。
综合所看。六子一线生机也无,就算是包拯也无能为力。
在强大的权势面前,平民不过蝼蚁。
那么包拯揭开这样的秘密到底对不对?虽然每个人价值观不同,但还是想说,长久来看包拯的做法很对。
真相是要付出代价的。真相长埋地下,是对受害者的不尊重,是对法理道德的不尊重,是对自己不尊重。
虽然动摇了朝纲,六子为之付出了代价,但是六子也找到自己的亲娘,明白自己的身世。不追求真相,只会让上位者更加肆无忌惮,社会更加动荡,后患无穷。
所以包拯的唯真相论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也是剧情角色为人所喜欢的原因。成为经典是因为无论多么艰难包拯都坚持了一颗让真相一定要大白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