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地雷战》,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人打着追求“历史真相”的名义,否定地雷战,把电影《地雷战》指责为抗日神剧的鼻祖。否定《地雷战》的人貌似很专业,从化学的角度讲黑火药威力小,民兵造的地雷根本不可能炸死人。进而又寻根找据,说真实的地雷战对日军几乎没有威胁,反而常常误伤自己人云云。言之凿凿,很能唬人。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1)

真实的地雷战是什么样呢?老耿查了一些史料,真实的地雷战远比电影精彩,电影《地雷战》的格局还是小了些。

黑火药威力是不大,很难给敌人致命伤。经常是把敌人炸的黑漆麻乌,又蹦又掉,样子是滑稽了一点,但没有杀伤力。

根据地军民找到解放后任河北省高院院长的孙光瑞。孙是根据地少有的大学生,其实是学纺织机械的,但在老百姓眼里他就是无所不能的秀才。

孙光瑞进了趟城,从中药店买了一大堆东西,让民兵掺到地雷里,再炸伤日军后,虽然还是皮外伤,但几天以后伤口就会溃烂,并伴随着奇痒难耐。日本军医不知道什么原因,束手无策。有的伤兵在奇痒中哀嚎而死。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2)

孙光瑞在地雷里放的什么呢?很简单,就是巴豆、砒霜、狼毒,这几味药都毒性极大,随着伤口渗透到血液里,后果可想而知。

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民兵们带着对鬼子的仇恨,异想天开地把人畜的干粪便掺到地雷里,没想到效果奇好,杀伤力大大加强。

为什么掺了粪便的地雷会威力大增呢?大家都知道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洲,成吉思汗的骑兵在射箭前会将箭头在马粪里戳一下,再射中对手时,即便没射中要害,对手很快也会因伤口感染而死。

人畜粪便里还有大量病菌,让伤口感染,黑火药地雷就变成了生化地雷。

孙光瑞2012年5月5日1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2岁。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3)

民兵造的土地雷是这样,八路军兵工厂造的地雷那就更厉害了。

当时的冀中军区有大批来自北大、清华、燕京和南开大学的学生。吕正操司令员将他们组织起来,集中攻关无烟火药的生产。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通过土法制造出浓硫酸。美军观察组在晋察冀边区,看到土法生产出合格硫酸,惊得目瞪口呆,连称奇迹。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确实厉害,他们有研制出烈性炸药所必需的另一重要原料硝化甘油,至此制式地雷的技术难题基本解决。

在日军独混第五旅团第十二独立警备队卫生曹长桑岛节郎的战时回忆录《华北战纪》中,就曾经提到八路军一颗地雷炸死炸伤日军九人的战例。桑岛节郎的战时回忆录《华北战纪》中还记叙了这样一件事,有个日军士兵看到老乡家有一筐鸡蛋,伸手去拿,却触发了鸡蛋筐底下设置的诡雷,当即被炸断一条手臂。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4)

八路军也会将少量的制式地雷奖励给民兵使用。民兵们将两种地雷结合使用,取得了远比电影中大得多的赫赫战果。

1943年反扫荡作战中,太行军分区有一万多名民兵参战,主要武器就是地雷,几乎是遍地地雷响、村村打敌人。据后来的统计,这次反扫荡,敌人触发地雷近两千个,死伤也达两千余人。

电影《地雷战》中未能展示地雷的一个更大应用——封锁。

1942年10月,日军占领八路军太岳军区机关所在地——沁源县。日军留下一个大队的兵力并配属大量伪军驻守县城。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5)

八路军太岳军区采取军队、民兵、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对沁源县城守敌实施围困。在出城的二沁大道上,沁源军民共埋设各式地雷5000余颗。很快,二道大道被炸得沟壑遍地,再也不能通汽车了。日军只能改用骡马运输给养,5000多颗地雷啊,日军防不胜防。

有个村的民兵把庙里的神像抬出来摆在路口,一夫当关。神像下压着面膏药旗,还贴了张白纸,写着“小鬼子,你敢动我?”鬼子对膏药旗是特别看重的,用长杆远远地把神像捅倒,看看没有动静,再上前收膏药旗,地雷响了。

通过这样的长久围困,沁源已成死城一座。伪山西《新民晚报》记者董长庚写道:沁源城内人烟稀少,暗无天日,望之全城各处无一点活气。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6)

日军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得不从外地借来大批汉奸增添人气,检查团一走,驻沁源县城日军指挥官斋藤下令,将城里仅剩的10余匹军马悉数宰杀,给士兵们充饥。

类似这样地雷围困,老革命家华国锋同志也指挥过。日军在山西交城有个芝兰村据点,对抗日军民威胁很大。华国锋组织民兵破坏掉日军据点唯一的一口水井,把柴米油盐转移出去,然后在据点周围广布地雷,让给养运不进去,芝兰村据点的日军最后只能撤走,硬生生地被挤了出去。

晋绥边区写给中央的捷报中,特别提到了挤掉芝兰村据点的生动事迹。

讲述影片背后的历史,欢迎关注《老耿杂谈》

地雷战的简介(地雷战不是抗日神剧)(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