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学习方法之番茄工作法
摘要: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简单的时间管理法,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第一,选择一个任务,专注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第二,每4个番茄时间后休息30分钟;第三,完成一个任务划掉一个任务(如图1所示)。
图1 二阶番茄工作法流程
番茄工作法的本质是广义动量定理,即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番茄工作法包括5个要点:1)25分钟工作(集中精力);2)休息5分钟(休息回血);3)拆分任务(拆分敌人降低难度);4)记录干扰立刻返回番茄钟(不被敌人拆分);5)分析提高(闭环控制)。番茄工作法使用了通用方法论中的广义动量定理和拆分。
本节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番茄工作法;第二部分使用军事学案例得到通用结论;第三部分介绍番茄工作法的四个阶层;第四部分使用管理学理论分析番茄工作法,第五部分使用广义动量定理分析番茄工作法,第六部分是番茄工作法的优化(如图2所示)。
图2 番茄工作法思维导图
下面我们将展开对番茄工作法的解读。
(一)番茄工作法概述
番茄工作法(意大利语:Pomodoro Technique)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它是由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在番茄工作法一个个短短的25分钟内,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率,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执行番茄工作法的基本要求:
1)番茄钟不可分割;
2)耗时超过6个番茄钟的任务需要再拆分;
3)每个番茄钟开始后就不能暂停,一旦暂停,只能作废重来;
4)若一项活动花费时间很短,不到一个番茄钟,可与其他活动合并;
5)番茄工作法不用于假期和休息期的活动。
番茄工作法划分工作和休息时间,将时间划分为小块,有利于提高工作和休息的效率,提高时间的感知和掌控。
利用整个番茄时间,专注于某一段时间,减少打断,提高时间的感知和掌控。
一个人番茄时间为25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4个番茄时间为一轮,之后休息30分钟(如图3所示)。
图3 番茄工作法示意图
番茄工作法的流程有5个阶段,分别为计划、追踪、记录、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番茄工作法流程的5个阶段
番茄工作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
1)颠覆对时间的依赖
将抽象的时间变成具体连续的事件,使我们能抓住时间,不再是分分秒秒地去追赶时间。番茄时间的概念,特别是倒计时,产生了一种有利于工作的积极的紧迫感。
2)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大任务分散番茄时间,小任务合并番茄时间。对简单的任务进行估测会更加容易,估测的质量也会提高,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能鼓励自己实现目标。
3)放轻松
保持劳逸结合,保持大脑高效运转和思维敏捷。每25分钟的休息,人们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因而能激发创造力,放松提高了连续工作的效率。
4)有利于自我观察和分析
番茄工作法代表着每25分钟一次的自我观察,掌握并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进程,使效率不断提高,这能大大激发我们的兴趣,自发地完成工作和任务。
5)可持续的节奏
尊重工作时间,同时也尊重休息时间,这会让你获得持续的高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和网上的内容差不多,下边我将使用我的通用方法论和图解法来分析、解释番茄工作法。
解决问题包括两大方法,分别是降低问题难度和提高能力。降低问题难度有4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是拆分(分而治之)、类比、联想和追本溯源。提高能力有2种方法,包括是广义动量定理和系统思考(如图4所示)。
图4 解决问题的方法(通用方法论)
(二)军事学解释番茄工作法
假设A军和B军各有4名士兵,双方进行枪战,2发子弹打死一个敌人,每个士兵身后用一个血条来表示士兵的状态,如果血条是满的,表示士兵处于满血状态;如果是半个血,表示士兵中了一枪;如果是没有血,则表示该士兵阵亡。
第一种战役:双方4人打4人。
敌我双方同时投入全部兵力。A军和B军都同时集中自己的兵力投入战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1:1,双方每人打出2发子弹,打死1人,自己中2发子弹,双方都全部阵亡,胜率为50%(如图5所示)。
图5 四人打四人
第二种战役:拆分敌人,各个击破,4人打2人,接着4人打2人。
A军将B军拆分为2个部分,每个部分2个人,A军集中自己的4个人和B军的上半部分进行战斗,A军每人打出1发子弹,共4发子弹,将B军的两个人打死;B军每人打出1发子弹,A军有2人各中1发子弹。B军的下半部分没有参与第一轮战斗(如图6所示)。
图6 拆分敌人,4人打2人第一轮战斗
紧接着,A军集中这4人来对付B军的第二部分,战斗开始前,A军有2人满血,2人半血;B军2人均满血。A均4人打出4发子弹,将B军2人打死,B军2人打出2发子弹,将A军2个半血的人打死。这样A军剩余2人,B军全军阵亡,A军以50%代价换来了B军100%牺牲,A军胜率100%(如图7所示)。
图7 拆分敌人,4人打2人第二轮战斗
如果A军不马上进行第二轮战斗,而是进行休息,使得两个半血的士兵回血到满血状态,然后再开始战斗,那么A军打出4发子弹,将B军2人消灭,自己剩余4人,胜率100%,牺牲人数为0,伤亡更小(如图8所示)。
图8 拆分敌人,4人打2人回血后第二轮战斗
从上述的战斗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拆分敌人,然后集中自己的力量各个击破,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成果;如果在战斗后进行适当的休息,可以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第三种战役:拆分敌人,被敌人拆分,2人打2人,1人打2人,1人打2人。
A军将B军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2个人,打算各个击破;而B军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将A军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如图9所示)。
图9 拆分敌人和被敌人拆分
A军和B军的上半部分进行战斗,下半部分未参加战斗。A军的2人每人打出2发子弹,杀死B军2人;同样,B军2人每人打出2发子弹,杀死A军2人。这样A军和B军各剩下下半部分的2人(如图10所示)。
图10 互拆后上半部分战斗
A军和B军的下半部分准备进行战斗,此时A军中的一名士兵去吃东西了。这相当于A军是被拆分了(如图11所示)。
图11 互拆后下半部分战斗前
A军的1人和B军的2人开始战斗,A军的1名士兵打出1发子弹,射中B军的1名士兵;B军的2人各打出1发子弹,A军的这名士兵被打死(如图12所示)。
图12 互拆后下半部分第一场战斗
B军的2人和A军剩余的最后1名士兵进行战斗,此时B军的士兵1个满血,1个半血。战斗开始后,A军的1名士兵打出1发子弹,将B军半血的士兵打死。B军的2人各打出1发子弹,将A军的最后1名士兵打死。B军剩余1名士兵,获得胜利(如图13所示)。
图13 互拆后下半部分第二场战斗
从上边三个战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集中力量可以增加获胜的概率。
2)适当休息回血,可以提高下一轮战斗的战斗力。
3)拆分敌人各个击破,有利于提高胜率并且降低自身消耗。
4)被敌人拆分会降低胜率概率。这里的敌人包括外部敌人和内部敌人。吃东西这个敌人影响了A军的集中兵力,从而导致失败,吃东西是内部敌人。
我们可以使用波士顿矩阵来分析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自己分散、自己集中、敌人分散和敌人集中可以组合成四种情况:自己分散VS敌人分散,胜率50%;自己分散VS敌人集中,胜率0%;自己集中VS敌人分散,胜率100%;自己集中VS敌人集中,胜率50%(如表2所示)。
表2 集中和分散的波士顿矩阵
不要小瞧这个波士顿矩阵,上边的矩阵中有《战争论》和《战略论》的精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兵力进行会战,2倍兵力足以打败敌人。他的逻辑是,不断的增加兵力数量,最终肯定会打败敌人,而他通过研究战争史得到,2倍的兵力就足以击败敌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按照《战争论》的指导进行战斗的,所以如果你看战争史的话,你会发现一战时,敌对双方都在不断的集中兵力进行会战,这就出现了自己集中VS敌人集中的情况。李德·哈特目睹了一战时的惨烈,他从中得到了教训:只是自己集中并不能保证获得胜利,因为敌人也会集中;而是不仅要自己集中,还要使敌人分散,从而达到自己集中VS敌人分散的状态,才能保证获得胜利。
(三)番茄工作法进阶金字塔
我们使用大卫·海勒八大思维图示法中的类比来简化理解番茄工作法的难度。番茄工作法中的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如同战斗中的集中兵力,休息(5分钟)如同休息回血,拆分任务如同拆分敌人,记录干扰后立刻返回番茄钟如同不被敌人拆分(如图14所示)。
图14 番茄工作法和战斗原则类比
结合军事学案例给出的结论和番茄工作法的难易程度,将番茄工作法分为四个阶层,从而形成番茄工作法进阶金字塔(如图15所示)。
图15 番茄工作法进阶金字塔
1)一阶:25分钟工作和5分钟休息。
一阶理论为:集中力量 休息回血。
所需工具:计时器(可以是倒计时器或者各种番茄工作法APP)。
使用方法:选择一项任务,开启25分钟倒计时,集中精力完成这项任务,25分钟计时完成后,休息5分钟,然后执行下一个循环(如图16所示)。
图16 一阶番茄工作法流程图
不需要担心4个周期之后需要的30分钟休息,因为刚开始使用番茄钟时,大部分人可能坚持不了4个周期。休息时可以喝水,吃点东西,做做简单的活动等等,但是不要做需要动脑的事情,因为休息时为了让大脑恢复精力,用脑的话就违背了休息回血的初衷。
2)二阶:25分钟工作和5分钟休息 今日待办。
二阶理论为:集中力量 休息回血 拆分敌人。
所需工具:计时器 今日待办 笔。
使用方法:在一阶的基础上增加今日待办,理论是在一阶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拆分敌人,这样就可以降低任务的难度。降低难度后就可以用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的成果(如图17所示)。
图17 二阶番茄工作法流程图
首先在今日待办的表格中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拆分,比如我打算2019年12月17日学习《番茄工作法》这本书。那么可以将学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读《番茄工作法》;第二部分是记录《番茄工作法》的要点,第三部分是给《番茄工作法》这本书画思维导图。
今日待办表格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期,记录今天的日期;第二部分为时间、事项名称、番茄记录和干扰记录,用来记录需要完成的事项,开始的时间,番茄钟的记录和干扰的记录;第三部分为计划外和紧急事件,用来记录需要今天完成的计划外的事项;第四部分是表示各种符号的意义,比如用叉×表示完成1个番茄钟(如表3所示)。
表3 今日待办示例
填写完今日待办任务之后,开启25分钟番茄钟,每完成1个番茄钟,在记录的表格中使用×号表示,并且休息5分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将其用横线划掉。读《番茄工作法》假设用了4个番茄钟,那么番茄的记录就应该是4个叉×号,然后将这个事项划掉(如表4所示)。
表4 今日待办示例
3)三阶:25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 今日待办 处理干扰。
三阶理论为:集中力量 休息回血 拆分敌人 不被敌人拆分。
所需工具:计时器 今日待办 笔 活动清单。
使用方法:在二阶基础上增加了活动清单,用来记录干扰,25分钟的番茄时间是我集中精力进行工作的时间,不希望被任何事情干扰来这段时间。也就是我不希望我集中精力的时间被干扰事项拆分,从而使我的精力被拆分,就像A军的一个士兵去吃东西了一样,降低了A军的战斗力(如图18所示)。
图18 三阶番茄工作法流程图
干扰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就是你自己产生的干扰,比如突然想起来快递没拿,想看看微信等;外部干扰是外部产生的干扰,比如你的同事过来问你问题,朋友来电话等等。
活动清单是最近要完成的事情,今日待办中的事项是从活动清单中提取出来的。活动清单就是最近要做的事情。用U表示计划外事件,也就是在执行番茄钟时发生的不是今天要完成的事件。如果这个事件需要在某天完成,那么就在时间栏标注U(时间)(如表5所示)。
表5 活动清单示例
我们按照流程图梳理一下三阶番茄工作法应该如何使用。首先从活动清单中挑选几项需要今天完成的事项,放入今日待办表格中,比如将读《番茄工作法》,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和给《番茄工作法》画思维导图三项事件放入今日待办中。然后开启25分钟番茄钟。如果在执行番茄钟过程中遇到干扰,比如我在执行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时,突然想起来快递没拿。那么就进入判断环节中,有干扰发生,然后判断是不是必须今天做,如果必须今天做,那么就将其记入计划外和紧急事件的表格中,如果需要标注开始时间,那么就在时间栏中标注时间,如17:30分。然后需要记录这个干扰,内部干扰使用斜线/进行记录,外部干扰使用小横线-进行记录。这个是内部干扰,所以就在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后边的干扰记录中增加一个斜线/,表示一次内部干扰,然后继续执行番茄钟(如表6所示)。
表6 今日待办示例
我在执行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时,朋友打电话通知我12月21日结婚,邀请我去参加。这是一个外部干扰,判断不需要今天完成,所以记录到活动表格中,并且使用U表示是计划外事项,如果需要,标注时间,比如在时间栏标注为U(12月21)(如表7所示)。
表7 活动清单示例
并且在今日待办的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事项后边记录1个小横线-,表示1个外部干扰。然后返回番茄钟继续执行(如表8所示)。
表8 今日待办示例
由于在执行番茄钟时,不希望因为任何干扰而停止番茄钟,所以需要在做简单的记录之后立刻返回执行番茄钟,而不是去执行干扰事项。从时间上来说,不想让干扰在执行番茄钟时发生影响,那么就对应两种方法,一种是提前处理干扰,不让干扰发生,即提前屏蔽干扰,比如将手机调成静音来防止电话和微信等的干扰;另一种是延后处理,即只进行简单记录,等以后处理,然后立刻返回番茄钟。
4)四阶:25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 今日待办 处理干扰 分析数据。
四阶理论为:集中力量 休息回血 拆分敌人 不被敌人拆分 闭环控制。
所需工具:计时器 今日待办 笔 活动清单 记录表。
使用方法:在三阶工具上,增加记录表,用来汇总今日预测所需番茄钟数量,实际执行番茄钟数量,各种扰动数量等,然后通过分析来找到差距,进行优化提高。由于今日待办的每件事中增加了番茄预估数量,然后也包括了所用的番茄数量,这就形成了通过目标番茄数-实际番茄数而得到差距,通过差距来指导该如何进行工作。通过差距进行控制的方法就是闭环控制。比如预测阅读《番茄工作法》需要3个番茄钟,结果用了2个番茄钟还没有读到一半,按照这个进度不能使用3个番茄钟将全书读完,所以就加快读书速度或者增加番茄预估数量(如图19所示)。
图19 四阶番茄工作法流程图
第四阶番茄工作法才会用全番茄工作法的5个阶段:计划、追踪、记录、分析和可视化处理。
首先在活动清单中预测每件事情所需的番茄数量,预估的每个番茄使用小方框£表示,填写在预估番茄数量一栏中(如表9所示)。
表9 活动清单示例
然后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以及自己一天可以完成的番茄数,选择合适的任务放入今日待办中。比如我一天能完成12个,那么我可以选择前3个事项,将它们挪到今日待办中。不要选择超过1天可以完成的番茄钟数量,要为一些计划外事件留有时间,所以建议一般今日待办中的番茄钟数量可以为1天可以完成番茄数量的80%左右。如果今日待办的都完成了,那时还可以从活动清单中选择其他事项挪到今日待办中,继续完成。
在今日待办的番茄记录中,写好预测所需的番茄数量,写好今天的日期(如表10所示)。
表10 今日待办示例
选择第一个事项,开始启动番茄钟,完成1个番茄钟后,在小方框□中画一个叉×(如表11所示)。
表11 今日待办示例
在完成了2个番茄钟之后,发现还没读完全书的一半,那么3个番茄钟可能就不能完成这个事项,所以可以进行第二次预估,使用小圆圈○来表示。比如预估还需要2个番茄钟,那么就在番茄记录中增加2个小圆圈○(如表12所示)。
表12 今日待办示例
最后读《番茄工作法》使用了4个番茄钟,也就是画了4个叉×(如表13所示)。
表13 今日待办示例
在执行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时,突然想起来有快递要拿,先判断是不是必须今天完成,判断结果是需要今天完成,那么就写在计划外和紧急事件中,如果需要一个时间来表示需要开始这个事项,那么就在时间栏中标注时间。由于这是一个内部干扰,所以在干扰记录中使用斜线/表示发生一次内部干扰(如表14所示)。
表14 今日待办示例
正在执行记录《番茄工作法》要点时,忽然电话响起来,朋友张亮告诉我12月21日他举行婚礼,邀请我参加。判断这个事项不是今天必须完成的,那就把它写在活动清单中,标注一个U表示计划外事项。如果这个事件有需要完成的日期,那么就把日期也写上,比如U(12月21)。对于这种外部干扰,如果能在2分钟内解决,那么就立刻解决它,比如接听这个电话。而如果不能在2分钟内解决,那么就推迟到番茄完成后解决。比如一个朋友打电话咨询你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你在2分钟之内不能解决,那么就告诉他你现在手头有事需要处理,一会给他回电,回电需要写到今日待办中(如表15所示)。
表15 活动清单示例
由于被别人的电话打断番茄钟,这个干扰属于外部干扰,在今日待办中使用小横线-记录到干扰记录中(如表16所示)。
表16 今日待办示例
处理扰动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保护番茄钟不被其他干扰占用。
最后在一天结束时,今日待办会记录今天完成的番茄数量和干扰等。去门卫拿快递和烧水泡一杯咖啡可以在休息时间做,不记录番茄钟(如表17所示)。
表17 今日待办示例
活动清单中划掉已经完成的事项,剩余的事项可以在以后完成(如表18所示)。
表18 活动清单示例
接下来我们要把以上这些有用的信息汇集到记录表中,以便分析提高自己的效率以及自己预估的准确性(如表19所示)。
表19 记录表示例
在记录表中,汇集了今天的各种工作记录数据,包括预估番茄数量、实际番茄数量和扰动数量等等。在预估数量一栏中,第一个数字表示第一次预估的番茄数量,第二个数字表示第二次预估番茄的数量,误差=预估番茄数量-实际番茄数量。我们希望自己能准确的预估自己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所以应该尽可能的第一次就预估准确,而不需要进行第二次预估。刚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时,预估可能会不准确,随着自己番茄工作法的熟练,预估会越来越准确。另外,为了使自己的效率增加,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干扰,比如提前把手机静音,防止外部电话干扰。
如果执行了较长时间的番茄工作法,还可以汇总多天的数据进行分析,记录表和图形都是较好的可视化工具(如图20所示)。
图20 番茄工作法汇总分析图
通过较长时间的记录分析,可以知道自己最近共完成了多少个番茄钟。如果是一个较大的任务,比如学习一门课程,那么就可以预估这门课程还需要多少时间,如果所需时间超过自己预期,就需要增加每天的番茄数量或者提高每个番茄的效率。
25分钟工作 5分钟休息的番茄钟不一定对你是最优的,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四)管理学解释番茄工作法
本部分将使用TOC制约理论和科学管理原理两种方法解释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可以通过将科学管理原理中搬运生铁的例子进行方法迁移而得到。
4.1 TOC制约理论解释番茄工作法
在《番茄工作法图解》一书中,作者使用了“鼓-缓冲区-绳子”来解释番茄工作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由于这个相对有点复杂,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是TOC制约理论的一部分,被称为DBR、(Drum-Buffer-Rope),是一种生产理论。TOC制约理论、精益生产(包括TPS)和流水线生产是世界三大生产管理方法。TOC制约理论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瓶颈决定系统的产出,所以增加非瓶颈不能增加产出,只有增加瓶颈产出才能增加系统产出。TOC制约理论聚焦于瓶颈这个杠杆,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TOC有聚焦五步骤,包括:找到瓶颈、挖尽瓶颈、迁就瓶颈、打破瓶颈和回头找瓶颈。人们的时间不是瓶颈,而是具有高精力的时间才是瓶颈,类似于生产流程中最慢的环节。那么从TOC制约理论的角度来说,就要挖尽高精力的时间以及迁就这段时间。挖尽就是只用这段时间做有效产出的事情,比如读书,写作或者工作,而不是看小说、打游戏或者看电影,要尽可能将高精力时间用于可以有最大产出的事情上。迁就瓶颈就是别的环节要迁就这段高精力时间,比如提前屏蔽干扰来保护番茄钟,或者延后处理外部干扰来保护番茄钟。其实,应该使用SDBR来分析番茄工作法更为合适。为了充分利用瓶颈的产能,TOC中采取在瓶颈设备前准备适当的原料,以防止上游出现问题而导致瓶颈无料加工,从而降低了系统的产出。对应于番茄工作法,就应该在每天待办中安排合适的工作量,防止高精力时间无事可做而被浪费掉。TOC制约理论可以参考《可以量化的管理学》一书,里边有详细的理论以及案例分析。
也有人使用戴明的PDCA循环来分析番茄工作法,为什么TOC和PDCA都能分析番茄工作法呢?因为它们三个的本质模型都是系统思考的负反馈,通过偏差来进行控制,这个可以使用通用方法论中的思维网来分析。
4.2 使用科学管理原理分析番茄工作法
方法迁移: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中搬运生铁的案例通过劳逸结合来搬运更多的生铁,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而番茄工作法通过在工作上的劳逸结合来得到更多的产出,这是一个脑力劳动。如果采用世界第五大学习法跨界学习中的方法迁移,那么可以将泰勒的体力劳动的劳逸结合法迁移到脑力劳动中,也就得到了“番茄工作法”。方法迁移比重新发明一种方法要简单的多,之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等等都可以进行迁移,降低了重新发明的成本。
泰勒通过实验发现工人一天可搬运的生铁量与他的疲劳反映没有恒定的关系。频繁的解除工人的负荷,可以使工人搬运更多的生铁量而不劳累。如果他持续的搬运生铁而不休息,很快就会彻底累到,产出量也不会很大。如果有一个懂这个规律的人站在他旁边,指导他何时搬运及何时休息,对其进行培训,直至他养成这个习惯,他就能每天按照这个速度搬运生铁而不劳累,并且能达到最大的产出量。在肌肉马力和时间的图形中,如果工人一直在工作,那么肌肉疲劳会导致肌肉马力持续降低,最终无法工作。而如果工作一段时间就进行休息使得肌肉恢复,那么就可以工作更长的时间(如图21所示)。
图21 搬生铁案例的肌肉疲劳曲线
泰勒通过科学的劳逸结合的方法指导工人搬运生铁,使得工人的产出量变为了之前的3.8倍。
科学管理原理中搬运生铁的案例是一个体力劳动,通过劳逸结合来提高产出量;而番茄工作法针对的是脑力劳动,也是通过劳逸结合来提高产出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方法迁移,将用于体力劳动的劳逸结合迁移到脑力劳动上,从而得到“番茄工作法”。
我们可以画一幅图来直观的表现劳逸结合和一直工作的精力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 番茄工作法精力曲线
(五)广义动量定理分析番茄工作法
我们所创造的成果与我们的精力以及投入的时间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来简单计算我们的成果。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时间越长成果越多,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能力越强成果越多。比如一直工作的成果是精力曲线和两个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假设精力曲线和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和b,那么所创造的成果就是1/2ab,即三角形的面积。劳逸结合则是多个梯形面积之和,假设其中一个梯形的上底为c,下底为d,高度为h(即对应25分钟),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为1/2(c d)×h(如图23所示)。
图23 番茄工作法的工作成果累积
而如果我们使用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进行分析,由于力量不是恒定值,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力的平均值,而α则表示力的方向,番茄工作法要求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那么α就等于1。如果同时将力用于2件事情上,那么一件事情上的α就等于0.5。在一直工作的精力曲线中,力的平均值为1/2(a 0)=1/2a,时间t为b,那么Fαt=1/2ab,正好等于三角形的面积。而在一个梯形中,力F的平均值=1/2(c d),时间t为h,那么Fαt=1/2(c d)×h,正好等于梯形的面积。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番茄工作法或者所有工作都可以使用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来衡量和分析,其本质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角度来说,如果力F不变或者下降的非常缓慢,那么一直工作肯定产出最大,但是人的精力很难长时间保持一个高水平,这就导致了需要不断的休息来恢复精力,这样劳逸结合的方式才能使得产出最大化。
(六)番茄工作法的优化
番茄工作法为什么有效?
我们使用解决问题的两大方法来分析一下。番茄工作法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产生的成果是精力在25分钟内的累积效应,也就是广义动量定理的本质(如图24所示)。
图24 使用通用方法论分析番茄工作法
另外番茄工作法中的计划-追踪-记录-分析和可视化是系统思考中的负反馈模型,所以也有人使用同是负反馈模型的PDCA和DBR来分析番茄工作法(如图25所示)。
图25 番茄工作法的系统思考图
番茄工作法是否可以优化呢?答案是可以。
番茄工作法的本质是广义动量定理,而番茄工作法主要做的工作是对精力F和时间t的管理来增加成果,而从广义动量定理Fαt=nmV的角度来说,增加成果有4要素,包括力的大小F、方向α、作用点和时间t,还可以通过优化方向α和作用点来增加成果,比如定位理论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作用点来增加成果的。
同样的,也可以通过负反馈的各个要素来优化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使用拆分来降低问题的难度,还可以使用类比、联想和追本溯源的方法来降低问题难度。比如本文使用军事学案例来类比番茄工作法。
另外,左脑负责逻辑,右脑负责图形,番茄工作法主要是使用左脑,而如果增加图解分析,调动右脑参与学习,相当于双核同时工作,学习效果也会大幅增加。比如文中使用的图解工具包括思维导图、流程图、ECXEL表格与作图、八大思维图示法、简笔画、波士顿矩阵和系统思考图等。
摘自《思维导图图解孙子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