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1)

顾觊之宋书,卷81,列传41

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高祖谦,字公让,晋平原内史陆机姊夫。祖崇,大司农。父黄老,司徒左西掾。

掾,官名。古代属官的通称。--王力古汉语字典

觊之初为郡主簿。谢晦为荆州,以为南蛮功曹,仍为晦卫军参军。晦爱其雅素,深相知待。王弘辟为扬州主簿,仍为弘卫军参军,盐官令,衡阳王义季右军主簿,尚书都官郎,护军司马。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秉权,殷、刘之隙已著,觊之不欲与殷景仁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后义康徙废,朝廷多以异同受祸。复为东迁、山阴令。山阴民户三万,海内剧邑,前后官长,昼夜不得休,事犹不举。觊之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简而绩修,莫能尚也。

雅素,①平素,平生。②⒈平素的交谊。⒉指平素有交谊。③高雅恬淡;高雅质朴。--汉语大词典

知待,犹知遇。谓重视优待。--汉语大词典

秉权,执掌政权。--汉语大词典

接事,①犹任职。②奉事。--汉语大词典

徙废,贬谪废弃。--汉语大词典

剧邑,政务繁剧的郡县。--汉语大词典

闲寂,空荡寂静。--汉语大词典

尚,①⒈在上,超过。⒉引申为副词,在上代,在古代。⒊又为上位。②尊重,崇尚。③久远。④主管,特指掌管帝王私人事务。⑤匹配,多用于匹配帝王之女。⑥副词,⒈还,犹。⒉尚且。⒊庶几,差不多。⒋表示祈求、劝勉或命令。--王力古汉语字典

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2)

还为扬州治中从事史,广陵王诞、庐陵王绍北中郎左司马,扬州别驾从事史,尚书吏部郎。尝于太祖坐论江左人物,言及顾荣,袁淑谓觊之曰:“卿南人怯懦,岂办作贼。”觊之正色曰:“卿乃复以忠义笑人!”淑有愧色。元凶弑立,朝士无不移任,唯觊之不徙官。世祖即位,迁御史中丞。孝建元年,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行会稽郡事。寻征为右卫将军,领本邑中正。明年,出为湘州刺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大明元年,征守度支尚书,领本州中正。二年,转吏部尚书。四年,致仕,不许。

江左,①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②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的基业都在江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南朝人则专称东晋为江左。--汉语大词典

移任,调换任地。--汉语大词典

徙官,迁徙官职。亦指被迁之官。--汉语大词典

莅,①⒈临视,监临。⒉引申为治理。⒊又为来到。--王力古汉语字典

莅民,管理百姓。--汉语大词典

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3)

时沛郡相县唐赐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因得病,吐蛊虫十余枚。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律伤死人,四岁刑;妻伤夫,五岁刑;子不孝父母,弃市,并非科例。三公郎刘勰议:“赐妻痛遵往言,兒识谢及理,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谓宜哀矜。”觊之议曰:“法移路尸,犹为不道,况在妻子,而忍行凡人所不行。不宜曲通小情,当以大理为断,谓副为不孝,张同不道。”诏如觊之议。

刳腹,剖腹。--汉语大词典

刳剖,剖挖。--汉语大词典

禁驻,禁住。制约;约束;制住。--汉语大词典

弃市,弃之于市。谓处死刑。--汉语大词典

科例,犹条例。--汉语大词典

原,①⒈水源。⒉引申为根本,本原。⒊又为穷究其本原。⒋又为穷究其原理。--王力古汉语字典

原心,①推究本意。②本心,原意。--汉语大词典

忍害,杀害。--汉语大词典

哀矜,哀悯;怜悯。--汉语大词典

加左军将军,出为吴郡太守。八年,复为吏部尚书,加给事中,未拜,欲以为会稽,不果。还为吴郡太守。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觊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及世祖晏驾,法兴遂以觊之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不果,①没有成为事实;终于没有实行。②不果决。--汉语大词典

降意,①倾心;留意。②降心相从,屈意。--汉语大词典

晏驾,车驾晚出。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汉语大词典

金章紫绶,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汉语大词典

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以位号,觊之不受,曰:“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孔觊等不能夺。时普天叛逆,莫或自免,唯觊之心迹清全,独无所与。太宗甚嘉之,东土既平,以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加散骑常侍。泰始二年,复为湘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三年卒,时年七十六。追赠镇军将军,常侍、刺史如故。谥曰简子。

衰谢,①精力衰退。②败落。③凋谢。--汉语大词典

无几,①没有多少;不多。②谓时间不多;不久。--汉语大词典

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汉语大词典

觊之家门雍睦,为州乡所重。五子:约、缉、绰、缜、绲。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责,觊之每禁之,不能止。及后为吴郡,诱绰曰:“我常不许汝出责,定思贫薄亦不可居。民间与汝交关有几许不尽,及我在郡,为汝督之。将来岂可得。凡诸券书皆何在?”绰大喜,悉出诸文券一大厨与觊之,觊之悉焚烧,宣语远近:“负三郎责,皆不须还,凡券书悉烧之矣。”绰懊叹弥日。

雍睦,犹和睦。--汉语大词典

贫薄,①谓贫穷,少资财。②浅陋,短浅。--汉语大词典

交关,①结交;结识。②往来;交通。③串通;勾结。④犹交易。⑦相涉;关连。--汉语大词典

懊叹,悔恨叹息。--汉语大词典

弥日,终日。--汉语大词典

觊之常谓:秉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应恭己守道,信天任运,而暗者不达,妄求侥幸,徒亏雅道,无关得丧。乃以其意命弟子愿著《定命论》,其辞曰:

定分,③宿命论谓人事均由命运前定,人力难以改变,称为“定分”。--汉语大词典

恭己,①谓恭谨以律己。②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汉语大词典

任运,谓听凭命运安排。--汉语大词典

雅道,①正道;忠厚之道。--汉语大词典

得丧,①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②偏指失。指丧失名利。--汉语大词典

仲尼云:“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丘明又称:“天之所支不可坏,天之所坏不可支。”卜商亦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轲则以不遇鲁侯为辞。斯则运命奇偶,生数离合,有自来矣。马迁、刘向、扬雄、班固之徒,著书立言,咸以为首,世之论者,多有不同。尝试申之曰:

奇偶,奇耦。①⒉亦指命运的坎坷与顺利。②诗文中以骈俪为耦,错综为奇。--汉语大词典

自来,由来;历来。--汉语大词典

夫生之资气,清浊异源;命之禀数,盈虚乖致。是以心貌诡贸,性运舛殊,故有邪正昏明之差,修夭荣枯之序,皆理定于万古之前,事征于千代之外,冲神寂鉴,一以贯之。至乃卜相末技,巫史贱术,犹能豫题兴亡,逆表成败。祸福指期,识照不能徙;吉凶素著,威卫不能防。若夏氓宅生于帝宫,岂蠲残伤之祟;汉臣衍货于天府,宁免馁毙之魂。且又善恶之理虽详,而祸福之验常昧;逆顺之体诚分,而吉凶之效常隐。智络天地,犹罹沈牖之灾;明照日月,必婴深匡之难。增信积德,离患于长饥;席义枕仁,徼祸于促算。何则?理运苟其必至,圣明其犹病诸。况乃蕞迹流惑之徒,投心颛蒙之域,而欲役虑以揣利害,策情以算穷通,其为重伤,岂不惑甚。是以通人君子,闲泰其神,冲缓其度,不矫俗以延声,不依世以期荣。审乎无假,自求多福,荣辱修夭,夫何为哉!

盈虚,①盈满或虚空。谓发展变化。②有馀与不足。③⒈盛衰;成败。⒉亦指虚实。④特指月之圆缺。--汉语大词典

乖致,不一致。--汉语大词典

诡贸,变易;不同。--汉语大词典

舛殊,不同;差异。--汉语大词典

卜相,①占卜看相以断吉凶。②选择相才。--汉语大词典

巫史,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汉语大词典

豫,②出游,巡游,特指帝王秋日出巡。③安乐,安逸。引申为喜悦。④预备,事先有准备。⑤通“与”,参与。--王力古汉语字典

逆,①⒈迎,迎接。⒉又指迎战,怀着敌意迎上去。②反,倒着。③⒈抵触,违背,与“顺”相对。⒉引申为叛逆,背叛。④预先。--王力古汉语字典

指期,犹指日,不日。限期。--汉语大词典

指日,犹不日。谓为期不远。--汉语大词典

识照,辨识鉴察。--汉语大词典

素著,一向显著。--汉语大词典

威,①⒉引申为动词,以威示人。⒊又为欺凌。②畏。--王力古汉语字典

宅生,犹言寄托生命。--汉语大词典

蠲,②⒈除去,免除。⒉特指治愈疾病。--王力古汉语字典

祟,鬼神给人制造灾祸。--王力古汉语字典

衍,①⒉引申为漫延,扩展。②⒈衍溢,满出。⒉引申为余裕,众多。⒊特指书籍中因传抄、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字句。⑥⒈进,引入,延进。--王力古汉语字典

馁毙,饿死。--汉语大词典

昧,①⒈暗,昏暗。⒉引申为目视不明。④⒈愚昧,迷乱。⒉引申为贪昧。--王力古汉语字典

络,②环绕,缠绕。--王力古汉语字典

婴,①⒈头饰。⒉引申为缠绕。--王力古汉语字典

徼,①巡察,巡逻。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汉语字典

徼祸,招致祸害。--汉语大词典

何则,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汉语大词典

蕞,①小的样子。“蕞尔”常连用。②草聚集的样子。引申为聚貌。--王力古汉语字典

颛蒙,愚昧。--汉语大词典

役虑,犹役思。用心思考。--汉语大词典

穷通,①困厄与显达。--汉语大词典

闲泰,悠闲安定。--汉语大词典

冲,②空虚。引申为谦虚。③幼小。--王力古汉语字典

矫俗,①⒈矫正世俗。⒉亦谓故意违俗立异。--汉语大词典

延声,播扬名声。--汉语大词典

审,①⒈详知,知悉。⒉又用作副词,详尽地。★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⒊引申为仔细观察。②审定。③慎重,审慎。④果真,确实。⑤讯问犯人(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无假,①谓本即纯真,无借虚饰。②犹不须。--汉语大词典

问曰:夫《书》称惠迪贻吉,《易》载履信逢祐,前哲余议,亦以将迎有会,沦塞无兆,宣摄有方,夭阏无命。善游销魂于深梁,工骑烬生于旷野,明珠招骇于暗至,蟠木取悦于先容。是以罕、乐以阳施长世;景、惠以阴德遐纪。彭、窦以缮卫延命;盈、忌以荒湎促龄。陈、张称台鼎之崇;严、辛衍宰司之盛。若乃游恶蹈凶,处逆践祸,宣昭史策,易以研正。至如神仙所序,天竺所书,事虽难征,理未易诘,留滞倾光,思闻通裁。

将迎,①送往迎来。②迎接。③逢迎;迎合。④将养;保养。--汉语大词典

沦塞,沉沦阻塞;遭受困厄。--汉语大词典

夭阏,①摧折,遏止。②夭亡,夭折。--汉语大词典

蟠木,①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②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扶桑。--汉语大词典

取悦,亦作“取说”。取得别人的喜欢,犹讨好。--汉语大词典

先容,语出《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李善注:“容谓雕饰。”本谓先加修饰,后引申为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汉语大词典

阳施,①阳气散布;阳气展开。②喻指音乐旋律高昂奔放。⑤表面布施。--汉语大词典

长世,①历世久远;永存。--汉语大词典

阴德,①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汉语大词典

遐纪,高龄;高寿。--汉语大词典

荒湎,谓沉湎于酒色。--汉语大词典

促龄,寿命短促。--汉语大词典

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言其职位显要,犹星有三台,鼎足而立。--汉语大词典

宰司,①谓百官之长,处宰辅之位者。②主管掌理。--汉语大词典

蹈凶,谓陷入凶险环境。--汉语大词典

宣昭,宣扬;显扬。--汉语大词典

史策,史册,史书。--汉语大词典

诘,①⒈追问,责问。⒉引申为追究,查办。⒊又为纠察,整治。②诘屈,弯曲,曲折。--王力古汉语字典

留滞,②⒈搁置;阻塞。⒉亦指搁置之事。--汉语大词典

对曰:子可谓扶绳而辨,循刻而议。若乃宣摄有方,岂非吉运所属;将迎有会,实亦凶数自挻。若夫阳施阴德,长世遐年,揆厥所原,孰往非命。研复来旨,仇校往说,起予惟商,未识所异。资生禀运,参差万殊;逆顺吉凶,理数不一。原夫餐椒非养生之术,咀剑岂卫性之经。命之所延,人肉其骨;而含嚼膏粱,时或婴患。深涧乖徼宠之津,空谷绝探荣之辙,运之所集,物稊其枯;而俯仰竿牍,终然离沮。尔乃蹻、跖横行;曾、原窘步。汤、周延世,诩、邑绝绪。吉凶征应,纠纆若兹。毕万保躯,宓贱丧领,梁野之言,岂不或妄。谷南、鲁北,甘此促生;彭翁、窦叟,将以何术。晋平、赵敬,淫放已该;汉主、魏相,奚独伤夭。同异若斯,是非孰正。至如雷滨凝分,挫志远图;棘津阴拱,振功高世。樊生冲矫,镌旌善之文;华子高抗,铭惩非之策,皆士衡所云“同川而异归”者也。殊涂均致,实繁有征。即理易推,在言可略。昔两都全盛,六合殷昌,雾集贵宠之闾,云动权豪之术,钧贸贻谈,岂唯陈、张而已。观夫二子,才未越众,而此以藉荣挥价,彼独摈景沦声,通否之运,断可知矣。严、辛不安时任命,而委罪亮直,亦地脉之徒欤。若神仙所序,显明修习,齐强燕平,厥验未著,李覃董芬,其效安在。乔、松之侣,云飞天居,夷、列之徒,风行水息,良由理数悬挺,实乃钟兹景命。天竺遗文,星华方策,因造前定,果报指期,贫豪莫差,修夭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说,统而言之,孰往非命。冥期前定,各从所归,善恶无所矫其趋,愚智焉能殊其理。若乃得议其工,失蚩其拙,操之则栗,舍之则悲,斯固染情于近累,岂不贻诮于通识。

挻,②延伸。--王力古汉语字典

遐年,①⒈高龄;长寿。⒉亦指晚年。②久远的年代。--汉语大词典

揆,①测度,度量。②⒈掌管,管理。⒉后因称宰相的职位为揆。③尺度。准则。--王力古汉语字典

研复,细审。--汉语大词典

理数,②天理;天数。--汉语大词典

含嚼,①口衔而咀嚼。指吃。②吹觱篥时的动作。比喻吹奏。--汉语大词典

膏粱,①肥美的食物。②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汉语大词典

时或,有时。--汉语大词典

乖,①背离,抵触,不一致。--王力古汉语字典

徼,①巡察,巡逻。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汉语字典

稊,②通“荑”。树木再生的嫩芽。--王力古汉语字典

俯仰,④周旋,应付。⑥比喻时间短暂。⑦《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俯仰”借指养家活口。--汉语大词典

竿牍,书札。--汉语大词典

离沮,①分崩离析;涣散。②阻止,挫败。--汉语大词典

尔乃,①这才;于是。②更端发语词,无义。--汉语大词典

窘步,①急步。②步履艰难。--汉语大词典

延世,①长生。②指恩赏延及后世。--汉语大词典

绝绪,①绝嗣,没有后代。②指史事头绪中断,无人继续撰述。--汉语大词典

征应,犹证验,应验。--汉语大词典

纠纆,亦作“纠墨”。绳索。--汉语大词典

促生,短促的生命。--汉语大词典

淫放,①远游;任性游荡。②纵欲放荡。--汉语大词典

至如,①连词。⒈表示另提一事。⒉即便;即使。⒊倘若;与其。--汉语大词典

远图,深远的谋划。--汉语大词典

棘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汉语大词典

阴拱,谓暗中坐观成败。--汉语大词典

高世,①高超卓绝,超越世俗。②出尘离世,清高脱俗。③指出尘离世的所在。④指上古时代。--汉语大词典

旌,①⒉引申为旗帜的通称。②表彰。--王力古汉语字典

旌善,表彰美善。--汉语大词典

高抗,①刚正不屈。②指声音昂扬响亮。--汉语大词典

两都,③借指汉代。--汉语大词典

全盛,①最为兴盛或强盛。②指青春盛年。--汉语大词典

六合,①天地四方;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②天下;人世间。--汉语大词典

殷昌,富庶,昌盛。--汉语大词典

雾集,①⒈雾气聚合。⒉亦比喻盛多。--汉语大词典

贵宠,①显贵而受宠信。②指得宠的权贵。--汉语大词典

通否,犹否泰。指命运好坏、仕途升降等。--汉语大词典

安时,①安于时运。--汉语大词典

任命,②谓听任命运的支配。--汉语大词典

委罪,推委罪责。--汉语大词典

亮直,①诚实正直。②诚实正直的人。--汉语大词典

显明,①光明高尚;贤明。②表明;清楚地显示出来。③鲜明;明亮。--汉语大词典

修习,②学习;研习。③修行。--汉语大词典

覃,①⒉引申为长,悠长。⒊又为延,蔓延。⒋又引申为遍及,广施。②深。--王力古汉语字典

云飞,⑧道教语。谓升天成仙。--汉语大词典

天居,②天地神灵的居处。--汉语大词典

理数,②天理;天数。--汉语大词典

钟,②容量单位。③⒈聚集。⒉引申为专注。⒊引申为全部赋予。④当。⑤乐器。--王力古汉语字典

景命,大命。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汉语大词典

星华,星光。--汉语大词典

前定,②宿命论说法,谓凡事均为命中注定。--汉语大词典

果报,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汉语大词典

指期,犹指日,不日。限期。--汉语大词典

指日,犹不日。谓为期不远。--汉语大词典

爽,②差失,违背。★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王力古汉语字典

琐辞,猥琐的言辞。--汉语大词典

猥琐,③卑贱微末。用作谦词。④琐细;繁杂琐碎。--汉语大词典

无愆,①没有过失。②没有丧失。③没有超过。--汉语大词典

愆,①罪过,过失。②超过。③丧失。④患恶疾。--王力古汉语字典

冥期,迷信谓神鬼给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汉语大词典

矫,①⒈揉曲使直。⒉引申为纠正。⒊引申为强抑、整饬。⒋引申为故意做作,掩盖真情。⒌引申为许称,假托。--王力古汉语字典

殊,①死。③⒈异,不同。⒉引申为区分。④⒈特殊,出众。⒉引申为超过。⑤极,根本。--王力古汉语字典

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汉语大词典

工,②擅长。③巧妙,精巧。--王力古汉语字典

蚩,③丑陋。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媸”。⑤通“嗤”,讥笑,嘲笑。--王力古汉语字典

贻诮,见笑。--汉语大词典

通识,①学识渊博的人。--汉语大词典

问曰:清论光心,英辩溢目,求诸鄙怀,良有未尽。若动止皆运,险易自天,理定前期,靡非暗至。玉门犁丘,睿识弗免。岂非圣愚齐致,仁虐同功。昏明之用,将何施而可?

清论,①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②清雅的言谈。③闲谈,谈天。--汉语大词典

英辩,精辟的论辩。--汉语大词典

溢目,满目;目不暇接。--汉语大词典

鄙怀,谦称自己的心愿,心意。--汉语大词典

动止,①动作与静止。②行动;举止。③起居作息。谓日常生活。多用作书信中的问候语。--汉语大词典

险易,①吉凶。②险阻与平坦。③治乱。④偏指艰难困厄。--汉语大词典

玉门,①宫阙,帝阙。--汉语大词典

睿识,圣明的见解。--汉语大词典

昏明,②愚昧和明智。--汉语大词典

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4)

对曰:夫圣人怀虚以涵育,凝明以洞照。惟虚也,故无往而不通;惟明也,故无来而不烛。涸海流金,弗染温凉之岨;严兵猛兕,无累爪刃之灾。忘生而生愈全,遗神而神弥畅。若玉门犁丘,盖同迹于人,故同人有患,然而均心于天,亦均天无害。大贤则体备形器,虑尽藏假,静默以居否,深拱以违礥,皆数在清全,故钟兹妙识。是以禀仲尼之道,不在奔车之上;资伯夷之运,不处覆舟之下。若乃越难趋险,逡巡弗获,履危践机,黾勉从事,愚之所司,圣亦何为。及中下之流,驰心妄动,是非舛斡,倚伏移贸,故北宫意逆而功顺,东门心晦而迹明;宣应遗筮而逢吉,张松协数而遘祸。且智防有纪,患累无方。尔乃猘狗逐而华子奔,腐鼠遗而虞氏灭;匣猿逸而林木残,椟珠亡而池水竭。凡厥条流,曲难详备,摇形役思,其效安征。岂若澡雪灵府,洗练神宅,据道为心,依德为虑,使迹穷则义斯畅,身泰则理兼通,岂不美哉!何必遗此而取彼。

涵育,涵养化育。--汉语大词典

洞照,①明察。②明照。--汉语大词典

流金,①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汉语大词典

严兵,犹陈兵;部署军队。--汉语大词典

无累,①不牵累;没有牵累。②无所挂碍。--汉语大词典

遗神,指忘却一切物我、是非差别的精神状态。--汉语大词典

均心,犹同心。谓心理相同。--汉语大词典

形器,①物质;物体。与精神相对。③指人的形体。④犹外形,外表。--汉语大词典

静默,①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汉语大词典

深拱,①高拱。言敛手安居,无为而治。②两手抱拳致敬。--汉语大词典

礥,①礥礥,艰难。--王力古汉语字典

妙识,深知;精通。--汉语大词典

禀,①禀承,承受。②禀性,天性所赋。③禀告,下对上言事。④粮仓。⑤俸穀。本亦作“廪”。⑥通“懔”。敬畏,严谨。--王力古汉语字典

资,②⒈资质,禀赋。⒉又为资历,声望(后起义)。④⒈积蓄。⒉引申为贩卖。⒊又为具备,具有。⑤凭藉,依靠。--王力古汉语字典

逡巡,④小心谨慎。⑤徘徊不进;滞留。⑥拖延;迁延。⑦迟疑;犹豫。--汉语大词典

履危,①⒈蹈践高危之处。⒉亦用以指置身于险境。--汉语大词典

践机,谓身临危险之地。机,通“几”,危殆。--汉语大词典

黾勉,①勉励,尽力。②勉强。--汉语大词典

驰心,谓心之向往如车马驱驰。--汉语大词典

妄,①胡乱。②虚妄,不实。--王力古汉语字典

舛斡,颠倒,逆转。--汉语大词典

倚伏,语本《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倚,依托;伏,隐藏。意谓祸福相因,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汉语大词典

移贸,犹变易。--汉语大词典

遗筮,舍弃占筮的结果。--汉语大词典

逢吉,犹言大吉利。--汉语大词典

遘祸,①造成祸乱。遘,通“构”。②遭遇祸患。--汉语大词典

智防,谓善于料事而又明哲自保。--汉语大词典

患累,犹忧患。--汉语大词典

猘狗,疯狗。--汉语大词典

腐鼠,腐烂的死鼠。后遂用为贱物之称。--汉语大词典

条流,③条例。--汉语大词典

详备,周详完备。--汉语大词典

澡雪,①⒈洗涤使之清洁;洗涤。⒉引申为高洁。②改正;洗雪。--汉语大词典

灵府,①指心。--汉语大词典

洗练,①清洗磨练。谓修身养性。②提炼。③简练。多形容语言﹑文字﹑技法﹑动作﹑艺术风格等。--汉语大词典

神宅,①指精神依附或聚留之处。②神所居之处。--汉语大词典

兼通,①通晓不止一个方面。②谓一齐显达。--汉语大词典

问曰:夫建极开化,树声贻则,典防之兴,由来尚矣。必乃幽符悬兆,冥数指期,善恶前征,是非素定,名教之道,不亦几乎息哉!

建极,①建立中正之道。②指帝王即位。--汉语大词典

开化,①开展教化。②开导;感化。--汉语大词典

树声,树立名声。--汉语大词典

贻则,语出《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后因以“贻则”指为后世留下典则。--汉语大词典

冥数,旧谓上天所定的气数或命运。--汉语大词典

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5)

对曰:天生蒸民,树之物则,教义所禀,岂非冥数。何则?形气之具,必有待而存;颛蒙之伦,岂无因而立。必假纤纨以安生,藉梁豢以延祀,资信礼以缮性,秉廉义以劾情。圣人聪明深懿,履道测化,通体天地,同情日月,仰观俯察,抚运裁风。于是乎昭日星之纪,正霜雨之度,张云霞之明,衍风露之渥,浮舟翼滞,腾驾振幽。又乃甄理三才,辨综五德,弘铺七体之端,宣昭八经之绪。是以时雍在运,群方自通,抱德炀和,全真保性。故信食相资,代为唇齿;富教相假,递成辅车。今弛弃纤纨,损绝梁豢,必云徼生委命,岂不已晓其迷。至乎湮斥廉义,屏黜信礼,责以祈存推数,遂乃未辨其惑;连类若斯,乖妄滋甚。然则教义之道,生运所资,宠辱荣枯,常由此作。斯固命中之一物,非所以为难也。

蒸民,众民;百姓。--汉语大词典

物则,事物的法则。--汉语大词典

何则,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汉语大词典

有待,①有所期待;要等待。②古代道家哲学用语。谓需要依赖一定的条件。庄子认为世俗生活都是有待的,不自由的;而绝对的精神自由则是无待的。--汉语大词典

颛蒙,愚昧。--汉语大词典

无因,①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汉语大词典

延祀,谓使后代延续下去。有后则祭祀不绝,故称。--汉语大词典

缮性,涵养本性。--汉语大词典

廉义,廉洁而有节操。--汉语大词典

履道,①⒈躬行正道。⒉亦谓所行的路。--汉语大词典

通体,①合为一体。--汉语大词典

同情,②犹同心,一心。--汉语大词典

抚运,顺应时运。--汉语大词典

浮舟,①行船。②漂在水上的船。--汉语大词典

腾驾,①使车马奔驰。②使(牲口)驾车。--汉语大词典

三才,①天﹑地﹑人。--汉语大词典

七体,①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②事物的七个部分。--汉语大词典

宣昭,宣扬;显扬。--汉语大词典

八经,旧谓八种永恒不变的礼法。--汉语大词典

绪,①丝头。②头绪,开端。③人的感情被牵动的部分。④世系,前人留下来的事业。⑤残余。⑥寻绎,推求。--王力古汉语字典

时雍,①犹和熙。②指时世太平。--汉语大词典

群方,犹万方。--汉语大词典

万方,①⒈万邦;各方诸侯。⒉引申指天下各地;全国各地。--汉语大词典

抱德,持守德行。--汉语大词典

炀和,融和;温和。--汉语大词典

全真,①保全天性。--汉语大词典

唇齿,②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汉语大词典

富教,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汉语大词典

相假,①互相凭借。②互相借用。--汉语大词典

辅车,按辅为颊骨,车为牙床,比喻互相依存的事物。--汉语大词典

徼,①巡察,巡逻。⑥招致,要求。--王力古汉语字典

委命,①犹授首。谓投降或伏法。②犹效命。--汉语大词典

伏法,依法被处死刑。--汉语大词典

屏黜,排斥;抛弃。--汉语大词典

遂乃,于是,就。--汉语大词典

连类,①连缀同类事物。②指同类。--汉语大词典

乖,①背离,抵触,不一致。--王力古汉语字典

教义,①礼教、名教的旨意。②某一宗教所信奉的义理。--汉语大词典

生运,犹命运。--汉语大词典

问曰:循复前旨,既以理命县兆,生数冥期。研覆后文,又云依杖名教,帅循训范。若藉数任天,则放情荡思;拘训驯范,则防虑检丧。函矢殊用,矛戈异适,双美之谈,岂能两遂。

冥期,迷信谓神鬼给世人所定的生命期限。--汉语大词典

研覆,审察考查;研究考核。--汉语大词典

依杖,见“依仗”。凭借;依靠。--汉语大词典

训范,犹仪范。--汉语大词典

任天,谓任从天命。--汉语大词典

放情,纵情。--汉语大词典

纵情,①放纵情欲。②犹尽情。--汉语大词典

荡思,①涤除愁思。②邪念。--汉语大词典

防虑,因有所顾虑而提防。--汉语大词典

函矢,《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后因以“函矢”比喻互相矛盾。--汉语大词典

殊用,不同的功用。--汉语大词典

北宋古文名篇(文言文详解宋书)(6)

对曰:夫性运乖舛,心貌诡殊,请布末怀,略言其要。若乃吉命所钟,纵情蹈道,训性而顺,因心则灵。凶数所挻,率由践逆,闻言不信,长恶无悛。此愚智不移,声训所遗者也。其有见善如不及,从谏如顺流,是则命待教全,运须化立。譬以良医之室,病者所存。至如澄神清魂,平心实气,无妄之疴,勿药有喜,所谓纵情蹈道,无假隐括。若膏肓之疾,长桑不治,体府之病,阳庆弗理,此则率由践逆,自绝调御。至乃赵储之命宜永,须扁鹊而后全;齐后之数必延,待文挚而后济。亦犹运钟循奖,彝范所兴,善恶无主,唯运所集而异。膏梁方丈,沈疾弗顾;瑶碧盈尺,阽危弗存。夫静躁之容,造次必于是;曲直之性,颠沛不可移。是以夷、惠均圣而异方;遵、竦齐通而殊事。虽复钳桎羿、帟,思服巢、许之情;捶勒曾、史,言膺蹻、跖之虑。不然之事,断可知也。必幽符钻仰,冥数修习,虽存陵惰,其可得乎!故运属波流,势无防虑;命徼山立,理无放情。用殊函矢,双美奚踬;谈异矛戈,两济何伤。

乖舛,①差异。②谬误;差错。③矛盾。④不顺利。--汉语大词典

诡殊,①大不相同。②奇异,奇特。--汉语大词典

吉命,①吉祥的诏命。②指命运亨通。--汉语大词典

蹈道,履行正道。--汉语大词典

挻,②延伸。--王力古汉语字典

悛,①悔改,改过。--王力古汉语字典

声训,①声威教化。--汉语大词典

清魂,①使意念纯净。--汉语大词典

无妄,②不测;意外。--汉语大词典

疴,疾病。--王力古汉语字典

有喜,①指可喜的事情。谓病愈。--汉语大词典

隐括,见“隐栝”。①⒈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⒉引申为标准﹑规范。②矫正,修正。--汉语大词典

膏肓,①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②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③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汉语大词典

长桑,①长桑君的省称。后借指良医。--汉语大词典

率由,①⒈遵循,沿用。⒉亦谓遵循成规。④犹皆由。--汉语大词典

调御,①调教驾御。--汉语大词典

至乃,连词。①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言甚至,竟至。②表示另提一事。--汉语大词典

无主,④没有主人。⑤谓不由己,无主张。--汉语大词典

方丈,①一丈见方。②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汉语大词典

沈疾,亦作“沉疾”。重病。亦指患重病。--汉语大词典

瑶碧,①两种玉名。--汉语大词典

阽危,①临近危险。②危险。--汉语大词典

静躁,静和动。--汉语大词典

造次,①仓猝;匆忙。③须臾;片刻。④⒈轻率;随便。⒉亦指轻率随便之事。--汉语大词典

颠沛,③⒈困顿挫折。⒉亦指困顿之人。--汉语大词典

异方,①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汉语大词典

钳桎,犹钳梏。谓以铁箍束颈,以木械铐手,严加控制管束。--汉语大词典

思服,想念。--汉语大词典

捶勒,犹控制。--汉语大词典

膺,①⒈胸。⒉服膺,内心佩服。③接受(天命等好的东西)。④抵抗,抗击。⑤亲自。--王力古汉语字典

冥数,旧谓上天所定的气数或命运。--汉语大词典

防虑,因有所顾虑而提防。--汉语大词典

函,①含,容。②铠甲。③信的封套、书的封套(后起义)。信一封、书一套也叫一函。④匣(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踬,①⒈被绊,受阻,摔倒。⒉引申为遇事不顺利,挫折。②文辞晦涩(后起义)。③疲乏,困顿。--王力古汉语字典

济,①渡水。③通,流通。④成功,成就。⑤救助。⑥增益。--王力古汉语字典

何伤,何妨,何害。意谓没有妨害。--汉语大词典

问曰:夫君臣恩深,师资义固,所以沾荣涂施,提饰荷声。故刳心流肠,捐生以亢节;火妻灰子,埋名以偿义。若幽期天兆,则明扬可遗;冥数自宾,则感效宜绝。岂其然乎?

师资,①⒈《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也;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也。”后因以“师资”指教师。②犹师生;师徒。③谓从师;效法。④培育;教导。--汉语大词典

荷,②扛,担。引申为担任,承担。③承受,多用于表示感激受恩。--王力古汉语字典

刳心,①道教语。谓摒弃杂念。②挖出心脏,表示忠心。--汉语大词典

捐生,①舍弃生命。②清代报名纳钱换取官职﹑官衔的人,称为官生,亦称捐生。--汉语大词典

亢节,高尚的节操。--汉语大词典

幽期,①隐逸之期约。②隐秘或幽雅的约会。③指男女间的幽会。--汉语大词典

明扬,①公开张扬或宣扬。②举用;选拔。--汉语大词典

对曰:论之所明,原本以为理;难之所疑,即末以为用。盖阴闭之巧不传,萌渐之调长绝。故知妄言赏理,古人所难。吾所谓命,固以绵络古今,弥贯终始,爰及君臣父子,师友夫妻,皆天数冥合,神运玄至。逮乎睽爱离会,既命之所甄;昏爽顺戾,亦运之所渐。尔乃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何异忠孝之质,资行夙昭。至于刻志酬生,题诚复施,殉节投命,驯义忘己。亦由石虽可毁,坚不可销;丹虽可磨,赤不可灭。因斯而言,君臣师资,既幽期自宾,心力感效,亦冥数天兆。夫独何怪哉!

原本,①事物之所由起;根源。②追溯事物的由来。--汉语大词典

萌渐,指事物的苗头和征兆。常用于坏的方面。--汉语大词典

妄言,①⒈谬说。⒉亦指谎言,假话。②胡说;随便说说。--汉语大词典

绵络,①缠绕;网络。②连续;连绵。--汉语大词典

爰,①⒈代词,于此。⒉又为于何。②介词,相当于。③句首语气词,有时可译为于是。--王力古汉语字典

冥合,暗合。--汉语大词典

逮,①及,达到。②趁,趁着。③捉拿,逮捕。--王力古汉语字典

睽,①⒈乖离。⒉周易卦名。引申为离散。--王力古汉语字典

甄,②⒈动词,制陶器。⒉由制陶器引申为培育造就人才。⒊引申为选拔、鉴别。⒋引申为表彰。--王力古汉语字典

爽,②差失,违背。★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王力古汉语字典

戾,①乖背,违反。②罪恶,暴行。--王力古汉语字典

渐,②⒈渐进。⒉引申为逐渐。③征兆。④病重。⑤浸。⑥沾湿。★诗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帏裳。--王力古汉语字典

尔乃,①这才;于是。②更端发语词,无义。--汉语大词典

异质,①⒈特异的资质﹑禀赋。⒉亦指某种材料的特异质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②不同资质。--汉语大词典

殊性,特殊的性质。--汉语大词典

贞木,①经冬不凋的树木。②特指女贞树。--汉语大词典

昭,①⒈明,光明。⒉引申为显示,彰明。②昭昭。⒈明亮貌。⒉明白貌。③昭穆,古代宗庙制度,始祖居中,以下依辈分左右相次,居左者为昭,居右者为穆。--王力古汉语字典

刻志,犹笃志。志向专一。--汉语大词典

殉节,①⒈为保全志节而牺牲生命。⒉亦指女子因抗拒凌辱或屈从封建礼教而死。--汉语大词典

投命,①舍命;拼命。②犹亡命。--汉语大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