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今已经是有待国家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但是社会上适合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却明显减少很多,以至于工作显得供不应求。

再加上近三年各地受到疫情不定时的影响,导致国内外经济并不景气,很多私企、民营企业只能勉强维持,不裁员已经是万幸了,更不可能大面积招人。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1)

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到体制内工作,不仅工作性质稳定,薪资待遇相对较高,最重要的是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也是能让父母满意的工作。

在大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体制热”,为了能进体制中工作,大学生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就是很难获得体制内的工作机会,毕竟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同时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2)

比如像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具有代表性的“铁饭碗”岗位,都是设置非常严格的招录要求的,大学生们需要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一系列环节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编制岗位。

但是还有一些非体制内的岗位,却常被误认为是“铁饭碗”岗位,以至于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地报考,最后却发现根本就没编制,甚至薪资待遇和正式员工相差很大。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3)

误认为是“铁饭碗”的岗位,实则没编制,待遇和正式员工相差很大

盘点那些和体制内工作岗位搭边,但是却完全不输于“铁饭碗”的岗位,如果大学生选错了,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尽量避免选错了。

首先就是辅警和协警,虽然表面看上去都是警务人员,但却和公安系统内正式的警察之间,存在着天差地别的距离,特别是协警的薪资待遇还没有辅警高。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4)

最近这些年各地都在大力招录辅警,也是为了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治安问题,但是辅警和协警,同警察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当辅警和协警脱离警察在旁时,完全没有独立执法权。

日常的工作也只是为了协助警察完成工作任务,自然也就不是正式编制的人员,却容易被误认为是“铁饭碗”岗位,所以,有想报考辅警的大学生一定要详细了解。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5)

其次是社区工作者并非“铁饭碗”岗位,很多人认为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服务岗位,并且在各地的社区工作,就主观意识认为社区工作者是有编制的“铁饭碗”岗位。

但实际上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是没编制的合同工,并且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标准非常低,很多二三线城市的社区工作者,一个月的薪资可能只有三千多元,连维持日常生活都难。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6)

最后就是法庭中的记录员,虽然常年在法院中工作,并且从事的工作内容相对而言比较高大上,但实际上并非体制内职工,记录员更没有编制,也就不存在稳定不稳定。

自然在单位中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远比正式的编制人员低得多,以往还有很多大学生争相报考记录员的工作,但实际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薪资待遇却并不是很好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7)

并不是一定要“铁饭碗”岗位,才能有好的发展

随着报考“铁饭碗”各类岗位的人数逐年增长,逐渐给当代大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考上体制内的工作岗位,才能算得上有好的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一定要“铁饭碗”岗位。

众所周知,大部分选择“铁饭碗”岗位的大学生,都是冲着这些岗位的稳定性,毕竟当下的职场动荡,很多工作岗位随时要面临失业的风险,这也不是大学生想看到的。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8)

因此一份稳定的工作,对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所以,选择“铁饭碗”岗位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但是大学生们不曾想到的是过于稳定的工作,可以是优势,也能成为限制。

工作的稳定性过高,并且日常工作内容相对清闲,导致大学生们在安逸的环境下待久了,也就逐渐失去了斗志,变得越来越随遇而安,这对于年纪轻轻的大学生来说不是件好事。

取消编制再见了铁饭碗(误认为是铁饭碗)(9)

文章的结尾:

根据近两年编制岗位的报考情况,可以看出人数在逐年增长,但是这些考生似乎没意识到,各个机关单位的招录人数,并没有提出明显的扩招,导致无形中加剧了考生之间的竞争。

像公务员这类备受关注的“铁饭碗”,个别公务员岗位甚至出现了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录取率,大部分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只能沦为陪跑,耽误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你还知道哪些容易被误认为是“铁饭碗”的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