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场庄严的授衔仪式在国务院大礼堂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举行授衔仪式,其中共10人获得元帅军衔、10人获得大将军衔、55人获得上将军衔、175人获得中将军衔、802人获得少将军衔。

仪式中先由工作人员宣读授衔人的名单,被念到名字的人走上台来,再由周总理亲自为其颁发授衔证书,一切在热烈的掌声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按理来说如此隆重、严肃的授衔仪式应该是准备充分,不容出错的,但临近尾声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就在周总理即将宣布授衔仪式结束时他突然发现台下还有一人肃穆庄严地站着,周总理当即问他:“你怎么还站着呢?”只听台下人铿锵地回答:“我叫黄火星,我的名字还没有被念到。”

黄火星是谁?他真的榜上有名吗?为什么却没有被念到名字?周总理又会如何处理此次突发事件?

没有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的句子(一人并没有离开)(1)

1909年黄火星出生在江西抚州市安岳县龙坊镇的姚家村,1916年家乡大灾,年仅七岁的黄火星便随父母逃难到江西景德镇,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家人早已食不果,腹风餐露宿时却遇上其母亲身染重疾,因无钱医治不久后便在身亡异乡,为了给母亲料理后事,年幼的黄火星被卖给了一个瓷器工人为子。虽然自此摆脱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饥苦日子,但此次“被卖”的经历仍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创伤。此后他便跟随养父做起了烧瓷工厂的学徒,养父膝下无子对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一直照顾有加,1919年还送他去念了镇上的私塾。原以为他会继承养父的衣钵成为一名烧瓷工人,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然而自清王朝覆灭起,中国就内乱不断,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想要乱世中安稳更生绝非易事。

没有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的句子(一人并没有离开)(2)

黄火星17岁时他的养父母就相继因病去世,年纪尚轻的他以一人之力无法支撑起家里的瓷器厂,没多久厂子也就倒闭了。机缘巧合下正为前路踌躇的黄火星偶遇了一批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带领下黄火星参与组织了景德镇工人的春荒斗争。

在革命思想的滋养下,面对家国动摇,山河破碎之威胁。1930年黄火星毅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次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初期他作为游击队的政委在弋阳县参与了数次游击战斗,从小的苦难遭遇让他养成了坚毅勇敢的性格,工作中也十分出色。跟随红军参加了数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转移,而时任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的黄火星奉命驻守闽西南地区,继续坚持游击战斗。

在坚守游击战场的同时他不忘给老百姓教授进步革命思想,而且他总能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将深奥的革命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因此他的讲解更能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没有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的句子(一人并没有离开)(3)

抗战开始,黄火星所在的队伍被改编为新四军,战斗中,他们的队伍就陷入了没有武器的困境。

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可以克服,但上战场和日本侵略者拼命时没有武器怎么能行?但黄火星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退,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黄火星带领的部队就这么干了。

没有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的句子(一人并没有离开)(4)

经过前后数日的观察和周密布局,他们埋伏在日本人运送军需物资装备必经的道路上,等敌军靠近他们就发动突然袭击,近距离搏斗让日军的长杆枪都失去了作用,在黄火星部队的猛烈攻击下,所有押运的日军都被歼灭,这缴获的一车车物资正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

他不仅敢和日军硬碰硬,“轻伤不下火线”也是黄火星的真实写照。

1941年新四军向北转移途中在皖南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有预谋的袭击,虽然我军经过七昼夜的顽强抵抗,但因为炮火和兵力悬殊,最后原本9000人的队伍只有不到2000人突围出去。皖南事变后黄火星奉命攻打丕岭,经过艰难的激战,丕岭终于被拿下,黄火星的部队继续向星潭推进,但刚到达坑口时,国民党军队的炮火突然猛烈袭来,面临人数与装备数量远不敌对方的严峻形势,黄火星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冲上前线亲自指挥战斗,枪炮无眼,黄火星的腿部被流弹击中,霎时间血流不止,但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下场养伤,而是让卫生员就地简单包扎后立马又投入了紧张的指挥战斗中。

在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经过几天几夜的奋力抵抗黄火星及其部队终于顺利突围。此时再看黄火星受伤的腿已经肿胀得不成样子了,绷带一打开,混合着黄色液体的血水倾流而下,在场的人都十分佩服他的忍耐力。因为医疗原因他腿里的子弹一直留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取了出来。

1943年黄火星担任皖南主要领导期间多次机智冷静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为我党保全了革命力量。

没有一个人离不开一个人的句子(一人并没有离开)(5)

抗战胜利后他联合其他部队相继助力解放了上海,福建,厦门等城市。

随后他历任厦门军管会主要负责人,江苏军区重要领导人等。

黄火星一路走来军功赫赫,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党中央非常认可的。

然而授勋仪式结束他都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好在眼尖的周总理发现了他,当问清缘由之后周总理主动找到工作人员核对名单。

原来黄火星的名字是赫然在列的,只是工作人员有些许口音,念到他的名字时,黄火星没有听出来,这才错了过去。

随后周总理安排工作人员重新为黄火星举行了授衔仪式。

授衔结束后黄火星将军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为我国的军队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1971年4月27日因病去世,他才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休息了。经历风雨,铿锵成长,披荆斩棘是黄火星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