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农历三月三到三江县游玩,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一开篇,就先给自己表扬一番,主要是为了让你分享我的亲身体验和旅游观感。三江,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简称,早就久仰大名,只是一直未能成行。如今花了四天三晚,深度游览和观赏后,收获满满,用三句话概括与你分享。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1)

第一,有“戏”看。

三月三假期第一天,正是当地锣鼓喧天,喜气洋洋欢度节日的黄金时光。各地以乡镇和村委的形式,组织群众在县城中心广场表演具有侗族特色的山歌对唱和民族舞蹈。表演热情奔放,活力四射,被四面八方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如果在县中心广场是看热闹,那么在县博物馆就是看门道。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将三江侗族的历史、文化、耕种、饮食、房屋建筑、纺织、染色、缝纫、着装等作了全面的介绍。让历史照亮现实,让现实走向未来。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2)

令人热血沸腾的,就是在三江看斗牛。虽然没有西班牙斗牛那样名扬四海,但是在三江,在滇桂黔三省相邻地区也是一项娱乐性极强的节日盛宴。有幸目睹了一场实力相当、互不相让的斗牛比赛。其他牛之间的比赛,实力悬殊,输赢一边倒。相互之间一交手,胜负高下立判,一分钟不到,输者自动投降,放弃逃跑。赢者穷追不舍,大有“宜将剩用追穷寇”的英雄气概。真是应了那句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唯独这两头水牛,体形硕大,饥肉结实,健壮有力。一上来就头碰头,哐哐当当作响,展开争斗,非常专业,不耍花架子,顶,推,拱,挑,扛,使出浑身解数,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一番争斗后,脖子划伤充血通红,像披了一块红布。眼睛充满血丝,像两只包了红布的小手电筒。它们时而头角和脖子纠缠在一起,时而前后、左右来回推送,谁也不服谁。既全拼浑身力量,又会玩小技术小技巧,双方就这样反反复复拼搏争斗超过了一个小时。裁判及工作人员都少见这样的打斗场面,一小时后,每坚持战斗5分钟就给双方的牛各颁发一面红旗鼓励,总共发放了3次共6面红旗,双方争斗时长达到75分钟以上,好精彩。真是一场不是决赛胜似决赛!不是牛王胜似牛王的斗牛大比赛!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3)

第二,有“嘢”吃。

农历三月三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山中岭上磨菇菌野蛮生长的时节。在当地饭店发现了时令蔬菜一一磨姑菌汤,滑溜鲜嫩爽口,令人回味无穷,咽下后浑身轻松,精神抖擞。吃了一次不过瘾,又去吃第二次,第三次,并且还有了买回家自己加工的实际行动。只可惜“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断货了,菜市场买不到。

三江游的特色就是吃当地的“百家宴”或“长桌宴”,当然,在县城的月也侗寨也有,饭菜由厨师精心烹饪制作。但是,在三江风雨桥附近的村庄里吃,别具一格,相对而言要原生态一些,更能体会到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它的饭菜和酒水是由村里各家各户分别备好,一家负责一桌,拼凑在一起的长桌宴。

开席的时候,想吃谁家的,就吃谁家的,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或不想吃就到下一家,其精髄和要义就是要尝一尝百家厨艺。品尝美味佳肴后,有的满脸兴奋,有的开怀大笑。觉得吃是次要的,乐是主要的,开心是第一位的。这样热闹的场面,感觉才是真正的百家宴!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4)

第三,有“歌”听。

三江风雨桥桥头的迎宾曲,有芦笙伴奏,仿佛芦笙踩堂,最好听,最热情,最欢快,最持久。面对游客的初来乍到,侗族姑娘手持小花伞,一边歌来一边唱,伞下托盘装酒水,热烈欢迎又阻拦,奉劝游客喝杯酒,开心暖胃勿相忘。

月也歌堂,是侗族男女青年寨际交流的场所。过去由各寨寨主组成访问团,到相关侗寨住上十天半个月,对歌饮酒,为年轻人谈情说爱创造条件。如今,月也歌堂,成了表演的舞台和剧场。

在月也侗寨有大型实景歌舞剧《坐妹》演出,该剧再现了千年侗寨的发展历史,耕种土地,寨际交流,男欢女爱的生活场景。节日期间,场场曝满,既丰富文化生活,又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

请你发表意见和点赞,也可以打赏!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5)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6)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7)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8)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9)

梦幻三江风景图(风景名胜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