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又称地龙、蛐蟮,是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富含蛋r1呒,据对赤子爱胜蚓分析,蚯蚓干体含粗蛋白质61.93%,粗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养殖蚯蚓,可以作为畜、禽及一些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饲料。
同时,蚯蚓可作药剐,蚓粪是优质有机肥料。养殖蚯蚓的技术包括:饲养场所的选择,培养基料的制备,饲料的制作,饲养方法(放养、投喂、日常管理)及蚓粪清理等。
1.饲养场所的选择
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在20℃左右,32℃以上停止生长,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蚯蚓生长繁殖的环境,以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宜,最适pH为7.4~7.6。因此,饲养场所应遮荫避雨、避免阳光直射、排水良好、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业能防止鼠、蛇、蛙、蚂蚁等的危害。
既可以在室外饲养(青饲料地或十边地饲养)也能在室内饲养(水泥池养殖床、多层式箱养、盆养)。室内工厂化养殖适宜于赤子爱生蚓的大规模养殖,室温控制在15℃以上,可全年连续生产。养殖池四周用砖砌墙,水泥灭缝,床面稍倾斜,较低一侧墙脚设排水孔,饲养威廉环毛蚓的池,墙高60厘米、面积5平方米左右为宜;饲养赤子爱胜蚓的池,墙高40厘米、而积为3方冰左右为嶷。养殖床p1{周设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作防护沟。
2.培养基料的制备
培养基料是发酵熟化、供蚯蚓生存和营养的基础料。熟化基料中的各种成分要拌和均匀、质地疏松、呈咖啡色、pH在6.8~7.6。培养基料包括粪料和草料两种成分。粪料如牛、马、猪、羊、兔、鸡等的粪便,亦可用食品下脚、烂菜瓜果等,占基料的70%。草料如杂草及各种树叶等,占基料的30%。
亦可用生活垃圾堆制。堆制方法是一层粪料、一层草料,边堆料、边分层浇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堆制后,第二天堆温上升,4~5天后堆温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降到60℃时,进行翻堆,重新堆制,以后再翻堆几次,翻堆时适当洒水。堆制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
3.饲料的制作饲料种类有粮油下脚、麦麸、米糠、牲畜粪便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成份以及烂水果、植物茎叶等纤维素含量高的成份。蚯蚓饲料必须经发酵熟化。亦可直接用牛、马猪、鸡等的粪便堆制发酵;或用粪肥70%、作物秸秆或青草20%、麦麸等10%,混合均匀,堆制发酵。‘无论是基料或饲料,都必须充分腐熟、分解,无不良气味、呈咖啡色才能使用。
4.养殖蚯蚓的种类
目前用于养殖的蚯蚓种类有
(1)威廉环毛蚓:这种蚯蚓适应性强、个体较大、繁殖率低。体长150~250毫米,背面青黄、灰绿或灰青色(俗称青蚓)常栖于菜园、苗圃、桑园等地。
(2)赤子爱胜蚓:这种蚯蚓食性广、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是国内外重点研究养殖的种类,如大平二号、北星二号都属赤子爱胜蚓。体重0.4克左右即达性成熟,在良好条件下全年产卵茧。成蚓体长90~150毫米,背而及侧而挎红色,腹部略扁平。喜栖腐植质丰富的表层。
5.饲养方法
(1)饲养密度:在适宜的条件下,威廉环毛蚓饲养密度每平方米2000条左右,赤子爱胜蚓每平方米为20000条左右。
(2)投喂方法:
①上投法,当养殖床表层的饲料已粪化时,将新饲料撒在原饲料上面,约5~10厘米厚。
②下投法,将原饲料从床位内移开,新饲料铺在原来床位内,再将原饲料(连同蚯蚓)铺在新料之上。
③侧投法
在原饲料床两侧平行设置新饲料床,经2~3昼夜或稍多时间后,成蚓自行进入新饲料床。此法适宜于原饲料床内已存有大量蚓茧和幼蚓,成蚓诱出后,幼蚓因活动能力弱,和蚓茧仍留在原养殖床内;或原养殖床已堆积成一定高度,且大部分粪化时,可用此法将蚯蚓诱出。
隔天投喂或隔数天投喂都可以,当饲料大部分粪化后即投喂新饲料。蚯蚓每天吃的饲料约等于自己的体重。一条赤子爱胜蚓(成蚓)的体重约为0.4克,若一万条,每天可吃4公斤食物。
(3)日常管理:蚯蚓生活史包括繁殖期、卵茧期、幼蚓期和成蚓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根据各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进行投喂、调整饲养密度、保持温度及清理蚓粪。前期幼蚓个体小、活动弱,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6万条;后期幼蚓个体长大、生长发育快、活动增强,应扩大养殖面积,后期幼蚓养殖密度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
成蚓性已成熟,应挑选发育健壮、色泽鲜艳、生殖带肿胀的蚯蚓,更新原有繁殖群体。每年3~7月和9~11月是蚯蚓繁殖旺季,每隔15天左右清粪、取茧一次。在幼蚓期和蚯蚓的繁殖旺季,饲料中应增加优质、细碎的饲料。饲养过程中湿度保持在60~70%。
6.蚓粪清理
清理蚓粪的目的是减少养殖床的堆积物监收获产品。清理蚓粪要使蚓体与蚓粪分离,对早期幼蚓可利用其喜食高湿度新鲜饲料的习性,以新鲜饲料诱集幼蚓。对后期幼蚓、成蚓和繁殖蚓的分离可用机械和光照及逐层刮取法分离。即用铁爪扒松饲料,辅以光照,蚯蚓往下钻,再逐层刮取残剩饲料及蚓粪,最后获得蚯蚓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