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估计人没有多少人玩过风筝了,即使没有亲手放过风筝,也见过各色各样,花样百出的风筝,某些城市还有关于风筝比赛的活动。这么"现代化"的娱乐活动其实已经有千年历史,甚至用途也多样化。
风筝被发明于春秋时期,墨翟花费三年以木头制成木鸟,但是只飞了一日便坏了,这是风筝的原型。后来鲁班以竹为原料材质代替了木头,这个时候称为"木鸢"。直至东汉期间,造纸术被改进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但是这个时候纸鸢只有极少时候被用在特定用途,真正流行于宋朝。
风筝发展成为一项娱乐活动,其实经历了不少历史,也从其他用途发展至娱乐活动。在楚汉相争时期,风筝作为军事中工具,韩信命人制作大型的风筝,并且在上面装置竹哨弓弦,在夜间的时候放飞到楚营,借助风力,风筝于空中发出呜咽的声音,以此来瓦解楚营士气。
在南北朝时期,风筝被作为通讯求救工具。相传梁武帝被围困于台城,想通过放纸鸢到空中向外界求助,但是被射落,信息传递失败,最终台城沦陷,梁武帝死去。这是两个比较典型的古代风筝用途,用于军事方面。
除此之外,风筝还被用来传递信息,把风筝赋予某种信号,若放风筝则表示行动,或者说在风筝上写一些字或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以此来达到用途。直至唐朝时期,风筝也被用于军事方面,但是已经开始偏向娱乐化,宫廷里已经用纸糊的风筝来戏耍玩乐,但是传播范围较小。
到了宋朝,风筝已经成为了一项比较受欢迎的户外活动,清明时节,人们出去踏青已经不忘带一个风筝出门了。
为什么宋朝会兴起放风筝呢,其实有多个原因。首先风筝制作简单,只有被放飞到空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其通讯信息功能和军事功能作用有限,而且发展了多个朝代,大家都风筝的作用,已经不具有太强的功能了。
其二,造纸术的进步,在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造纸技术不断发展,到了唐朝经济发达,人民喜好享受,娱乐活动丰富,纸张可以普遍用于风筝,发展至宋朝,经济稳定,制作风筝的技术也达到发展。而且宋朝人也喜欢多样的娱乐方式,不管从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风筝都会被发展。
其三,风筝具有极强的新奇性和娱乐性,一般情况下,民间的娱乐工具一般都仅限于地上,能飞到空中的基本没有,风筝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风筝的制作工艺简单,所用的纸张也不多,材料好找,也推动了风筝的发展。
另外在古代,女子一般都在闺阁中,很少外出,尤其是高门大户的女子,贵女门渴望出门,放风筝即可以打发时间,还寄托了女子们也想走出四方墙院的情怀。可以说是,宋朝兴起风筝,既是顺应历史,也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说起宋朝兴起风筝,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宋朝诗人喜欢用风筝寄托情况,或者表示自己的远大志向,宋朝诗人寇准其《纸鸢》写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就是把自己比做纸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
纸鸢除了托情,在娱乐活动上,更是受宋朝儿童的喜爱,在孩童下学以后,绿地上到处都是放风筝的身影,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陆游还曾经写道:"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除了孩童喜欢,大人也非常喜欢放风筝,甚至还衍生了关于风筝的竞技比赛,看谁的风筝更好看,飞的更远,或者在放飞风筝的空中,互相牵引风筝线,谁的线断了,谁就输了。
还有就是清明时节,年轻人人约好一起去踏青,一起去郊游,骑马放风筝成了一副常态,诗兴大发的时候,还要做几首诗来赞颂这幅景象。
宋朝兴起放风筝,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喜欢,更是为我国文化历史留下了不少的笔迹,虽然经历了朝代的不断更替,但是风筝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传播远洋,发展至全球。风筝在古时为军事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随后又娱乐了无数人,如果你有时间,记得带起家人去放风筝哦。
【参考文献】
《细说宋朝》
《武林旧事》
《宋史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