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们,今天来讲一下力字怎么写的?

怎么写,先来看看力字慢动作动画片。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

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力”字动画片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3)

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力”字怎么写?不一样的写法。

红色字,是课本上一样的楷书GB2312,

米字格,是小新使劲“力”气写的丑字。

小明说,力字一撇不能写长不能过钩,

小明说,黑色仿离体NB1027是规范字。

小明说,钩是支撑点超过了字就飘了。

小明说,为字的撇要过中线要有避让。

小明说,撇超过了钩是书法字不能学。

小明说,写字不能不按照规范字去写。

小新认为力撇尖,过钩尖但不过钩底。

小新觉得为的撇,过中线点要过钩尖。

是不是规范写法,来看看“力”字本义。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4)

“力”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

这“力”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看上去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啥个意思。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5)

猪八戒九齿钉耙,三齿钉

有点像三爪钉但是木把弯曲又不对啊,

难道是那个猪八戒九齿钉耙变过来的?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6)

水利灌溉工具木制“”水车“” 耕地工具“犁”

这东西你们见过吗?长长的是水车哦。

这玩意是干吗用的呢?来看下面图片。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7)

人力犁地

这是大爷大妈拉着一个工具正在耕田。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8)

牛耕地

挎刀叔叔用牛拉着一个工具正在翻地。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9)

甲骨文 “力” 字

在甲骨文中,这个工具就代表“力”字。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0)

耕地工具:“犁”来历、材料、工艺、用途。

这个神奇的武器,我们现在叫做“犁”。

红色线是指用人或牛向前拉产生的力,

分成了二股力传给横挡和手扶的木档。

也就是沿着蓝色线和黒色线往前牵拉,

然后引起弯弯蓝色线的铁器翻起泥土。

这块有弧度能起到翻土的铁片叫做“铧”。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1)

耕地工具:“力”甲骨文本义、形变、隶变。

再来看看这个图案翻转100度后的结果,

简化了扶手和尖部的图案就成了“力”字。

注意看红色的撇尖和钩底是一直线的,

隶书和楷书也是一样差不多是平直的。

是不是同甲骨文和金文的图案很相似?

我们知道“力”是看不清摸不着的东西,

比如电力火磁力水力压力冲力活力等。

那古人也得找个图案来表示这个玩意,

因为最早是用人力来拉这工具翻土的。

拉这工具时要身子前倾用腿蹬地前行,

蹦紧拉直绳子才能产生力量翻起泥土。

干这活很费力就当作有力量的“力”啦。

所以“力”的本义是指耕田使用的工具,

后来才用来表达用力、使劲力量意思。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2)

“”力“” 和 “犁” 的前世今生。

但是作为工具的“力”该用啥来表达呢?

驯服牛给人类干活后就造了个“犁”字。

篆文隶书右上方图案就是这力的形状。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3)

翻土的力量来自前面的老黄牛的牵拉,

那根弯曲的木头把力量传给了“铧”尖。

上面的利字指用来代表这个字的读音。

也可理解为用刀一样的工具分开稻田,

“犁”字下面牛字底是指用牛牛干的事,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4)

毛驴,耕地。

不过这解释让驴听到要发脾气不高兴。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5)

汉画像砖,耕地图。

描述古人社会风貌的汉画像砖耕地图,

上方图案是指还没有收割的田地禾稻。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6)

牛耕地

这位老爷爷正在轻松自如扶“力”耕田,

牛背上鸟儿在等吃翻土露出蚯蚓泥鳅。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7)

耒 lěi 木制生产工具

这“耒”字是古人翻撬泥土的木制工具。

现在锄头铁锹钉耙是更新换代升级版。

所以古人用这字又造出了不同的字来。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8)

“耕”指用犁在田地里翻出井状的图案,

也就是农民伯伯在田地里干活的行为。

“耘”是指用手或工具在田里搅动除草,

目的是给禾苗松筋动骨施肥促进生长。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19)

牛耙田

“耙”是指用耙在田里切割粉粹大泥块,

也就是说农民伯伯在田里驾牛切泥巴。

这工具尖尖的很危险小孩一般不让玩。

有的上面还可以坐人像指挥千军万马。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0)

“耖 ”是指用手扶的九齿铁叉抄平稻田,

就是把高出水面的泥块推到低的地方。

小新当年看到这危险玩意就瑟瑟发抖。

其实现在的“抄”字是由“耖 ”字的延伸。

股票抄底就是从低处耖进往高处耖出。

“少”左右两点有高低中间一竖是水平,

一撇是把右边的一点泥土往左“耖 ”平。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1)

木头耙

改成木头的这玩意现在农村随处可见。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2)

耕地拖拉机 犁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3)

能会“耒耕耙耖”的人现在已经很少啦,

机器操作代替了传统工具省力又省时。

历代大书法家写的“力”字各不相同的,

“力”的主笔是哪笔自己去分析理解吧。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4)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5)

“为”和“力”这俩字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用“力”字理解分析“为”那是南辕北辙。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6)

“为”字在甲骨文里大象头上有一只手,

本义是指象鼻子能像人手一样拿东西。

也指驯服大象用鼻子为人类搬运东西,

产生了被、当、替、向、做等等含义。

“象”字演变中可见突出的是那长鼻子,

“为”字那一撇就是指替人干活的鼻子。

大象头上的那只手简化成为上面一点,

表示大象脚的四点简化成为下面一点,

横折钩当然是表示大象的身子形状啦。

大象鼻子干活存在避让的傻瓜动作吗?

所以这一撇到底是不是主笔自己想吧。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7)

“加”字可以理解为是旁人给牛牛鼓劲,

酱油菜油芝麻油只有加油人不能吃哦。

“劲”指用力气把弯曲的线带拉直蹦紧,

觉得没“劲”都是没精打采吊儿郎当的。

“架”指用牛或马拉移动用的木制框子。

用花儿搭的花架子风一吹就东倒西歪。

“驾”指能够使用马车向前移动的技术,

酒后驾车技术再好警察会扣分关进去。

“驾”“吁”是指骑或驾马的人发出的口令,

驾跑吁停是马儿都能听懂的通用马语。

“嗨”“唔”是指牛牛专用的走和停的牛话,

如不听话主人只能举起手中鞭子抽打。

古人造字都是有来源有依据说法的哦,

来自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生存描述。

可不是瞎蒙乱猜牵强附会胡说八道的,

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经不起推敲考证的。

一年级规范字作品(小学生规范字一年级下册)(28)

这个就是那装模作样装砖家的“伪”字,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象鼻子那样厉害的。

没有人天生就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通过学习联系实际后才能够博古通今。

如今城里人不知道不了解农村的过往,

哪里能够明白中华古老文化博大精深?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只能是闭门造车,

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不过是鹦鹉学舌。

小新人老心不老同你们讲说文练好字,

尽量按课本施教配合老师共同来提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新是人就有过错,

有啥失误不对请让爸妈及时留言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