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钻胯治病”,我们不能让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过早凋零。
近日,重庆小龙坎轻轨站附近出现了这样一幕:23岁的女大学生李娟与51岁的母亲跪地,一边举着一块写有“钻胯治病 9元一次”字样的牌子,一边给路人派发求助信。地上摆放着三沓医院诊断证明,李娟称愿钻路人胯下,为身患白血病的自己,筹钱做骨髓移植手术后期治疗,希望得到帮助。(4月26日封面新闻)
图自网络
本应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既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体疼痛,也承受着“看不起病”带来的无力感。面对大病大灾,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熟人圈子通常力不从心。对于这些缺乏社会资本的家庭来说,“希望的稻草”不仅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大病救助制度,也在于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救济网络。
为了赢得注意力,缺乏财富积累的弱势群体不得不以一种剑走偏锋的方式来吸引眼球。正是如此,“钻胯治病”牺牲了体面和尊严,利用“弱者的武器”来寻求他人的同情与帮助。
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钻胯治病”不仅是一种募集资金的手段,也向围观者发出一个求助的信息。“钻胯治病”将自身的利益诉求社会化、将个体遭遇公开化。就此而言,“钻胯治病”只是外壳,求助才是“里子”——钻胯意味着屈辱,意味着失去尊严,意味着实在没有办法了;在平等意识与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没有人忍心用这样的方式去伤害这个不幸的女孩。
作为一种无奈,“钻胯治病”吸引了他人的注意力从而得到了社会关注。从表面上看,“弱者的武器”是有效的,能够给弱势群体提供雪中送炭的帮助;可是,使用“弱者的武器”一旦成为一种习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不得不用更加出格的言行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弱者的武器”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当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见怪不怪之后,“弱者的武器”就难以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弱势群体就越来越难以寻求到社会支持。
面对“钻胯治病”,我们不能让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过早凋零。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大学生医保等“制度补血”越来越完善,却依然有一些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难以得到体恤与关怀。通过众人拾柴的方式点亮希望之灯,“钻胯治病”才会有一个温暖的结局——只有让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有机衔接、良性互动,“钻胯治病”才能慢慢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