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传递孝道主题班会(重阳主题班会孝道)(1)

孝亲敬老传递孝道主题班会(重阳主题班会孝道)(2)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罗维 姚瑜

菊花黄,又重阳。说到重阳节的传统,人们会记得插茱萸、赏菊、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而说到重阳节的意味,人们还会想到那些传诵千古的诗词“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大渡口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的孩子们在今年重阳节,对“孝道”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一堂以“重阳”为主题的班会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于孩子们声情并茂的互动,孩子们在经典的浸润下,感悟人生的成长历程,践行做人的准则。尽管孩子们还小,不过,通过主题班会课,大家都懂得了“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孩子们表示,要为家里的老人开出一份“爱的清单”。通过“爱的清单”,体现日常生活中长辈对孩子们无私关爱和奉献、记录自身的成长以及对于孝道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今天是重阳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礼物来到新华社区,看望了社区的独居老人和敬老院里面的失能老人。孩子们的到来让老人们很高兴。常年卧病在床的居民罗国宾望着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敬老院的老人收获了孩子们亲人般的陪伴。班主任郭灿老师告诉记者:重阳节,不是非得要让孩子们“登高”或“买糕”。“孝道”其实不需要这种形式上的表现或者轰轰烈烈的表达。通过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将“孝道”化成生活中的涓涓细流,默默地流淌在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日子里,以此培养孩子们从小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郭老师说: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员,都必须要知道现在的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也必须让孩子们懂得“孝”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的分量。这堂生动的教育课,相信孩子们应该终身难忘,一辈子受影响!(记者:罗维 姚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