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两次IPO不利,导致最佳IPO节点已延后一年多,Keep如不能在一年半内获得融资,资金链或将面临严峻挑战。

国内最大在线健身平台Keep,又又又申报IPO了。

早在2021年上半年,Keep曾筹备赴美IPO并融资5亿美元。

2021年7月,国家网信办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收紧对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的审查监管,Keep随即于2021年下半年取消赴美IPO,并转战香港IPO。

2022年8月26日,Keep的港交所IPO申请状态转为“失效”,随后Keep于9月6日更新了招股书,再次向港交所递表。

坐拥4000万月活用户的Keep,其招股书显示,最近三年累计经营性亏损超过16亿元,港股IPO更是遭遇不顺,一切不得不让人疑问,Keep到底怎么了?

坐上时代风口

招股书显示,Keep在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分别为人民币6.63亿元、11.07亿元、16.20亿元和4.17亿元;经营性亏损分别为3.73亿元、1.28亿元、9.68亿元和1.82亿元。

3年多时间,Keep的累计营业收入38.07亿元,累计经营亏损16.51亿元。

在商业模式上,Keep目前以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和广告服务作为主要变现路径,从收入结构看,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据半壁江山。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1)

来源:Keep招股书

就增速而言,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为第一,年平均增速超过134%,但基数较低;自有品牌产品收入为第二,年平均增速超过60%;广告收入最低,年平均增速约为32%。

与之映衬的则是,Keep的营销费用年均增速超过50%,且在2021年达到了惊人的9.43亿元,占收入比重高达58%。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2)

与许多传统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发展史不同,Keep的诞生源于一场失恋。

2014年,一位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毕业的90后,因失恋刺激,用时8个月健身减肥,从180斤减到了130斤,足足甩掉了50斤肉,平均每个月6.25斤。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宁,此后的他坐公交车去跑融资,并最终靠减肥励志故事所展现的毅力,成功打动天使投资人,获得第一笔投资250万元。

2015年, Keep正式上线。

2009年-2015年,这是本土创投崛起的年代,也是无数投资人和创业者们无比怀念的年代。

华兴资本的14 个团队、超过 20 位同事曾对2015年的投融资市场进行分析总结,得出2015年的年度盘点报告。

报告提到,2015 年是一个创业大年,也是早期公司融资数量井喷的一年,全年融资事件(不含并购)有 4100 起,公布融资金额近500亿美元。

那是一个万物皆可互联网、平台化思维深入投资机构骨髓的火热年代。到处可以看到拿着PPT参加创业大赛融资的年轻人,他们激情洋溢地讲述着自己的App,诉说着如何解决行业痛点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而从百度搜索指数看,中国的健身热潮也恰恰是在2014年-2015年开始火爆起来的。彼时,悦跑圈和咕咚专注户外跑,作为首个健身类App的Keep,在2015年,恰生逢其时。

105天拿下百万用户、289天获得千万用户、921天突破1亿用户,Keep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到2022年2季度,Keep的月活用户突破4100万。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3)

来 源: Keep招股书

借助健身热潮和Keep的崛起,王宁在2016年入选福布斯亚洲首个“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如果说一时的成功靠时运,那么长久的成功只能靠伟大的方向和不懈地坚持,然而Keep或许正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

估值隐忧和流动性

全民健身的热潮和“自律给我自由”的品牌Slogan,让 Keep 迅速完成破圈。伴随用户的疯狂增长,Keep在融资市场也斩获颇丰。

招股书显示,IPO前,Keep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6.48亿美元,估值也超过了20亿美元。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4)

来 源: Keep招股书

Keep在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已突破20亿美元。在2021年取消美股IPO,2022年港股IPO首度聆讯失效后,Keep再次递表港交所,其上市估值的隐忧被进一步放大。

如以美国在线健身平台Peleton( PTON.O)、电商平台阿里巴巴( BABA.N)、运动品牌李宁( 2331.HK)作为参照,从市销率指标看,Keep的估值更“贵”。

备注:美元、港元汇率均以2022年9月13日在岸汇率计算,来源:同花顺iFind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在线健身平台,还是电商平台,Keep目前的业务数据恐难支撑起20亿美元的估值。

在运动品牌方向,李宁的P/S倍数约为7倍,其归母净利润率超过20%,在品牌声誉、盈利能力、收入规模等方面,Keep皆难以望李宁项背。

但坚持类似李宁的品牌化战略定位,或许是Keep最能够支撑其估值的努力方向。

从资本市场大环境看,目前Keep或已错过了最有利的IPO时间窗口。在美联储的持续加息之下,纳斯达克已较2021年下半年的历史高点跌去了30%以上。

而2021年下半年,正是Keep筹备已久的赴美IPO敲钟时间。取消赴美IPO之后,Keep紧急回转港交所,却恰逢港股IPO堰塞湖,遭遇港股首度折戟。

Keep招股书目前未能披露拟发行市值,但即便以20亿美元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或许大概率意味着“出道即巅峰”。

以美国在线健身巨头Peloton为例。

2019年9月,美国在线健身巨头Peloton上市,首日即破发。2020年的疫情拯救了它,在居家健身需求的推动下,Peloton估值水涨船高,在2020年底、2021年初一度高达568亿美元。

而彼时的Keep,作为Peloton的国内对标企业,在2020年12月完成了其融资历程上最大的一轮融资,总额高达3.55亿美元,估值较前一轮的10亿美元,直接翻倍。

随着疫情缓解和美联储的加息,Peloton身上的光环散去,股价一路暴跌至目前的9.87美元,市值仅剩下33.42亿美元。

因疫情以及Peloton的暴涨而估值翻倍,而今Peloton估值跌得只剩下零头,Keep的估值又该何去何从?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Keep的收入分别为6.6亿、11亿、16.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2.77亿、7.08亿和8.69亿元。

两次IPO不利,导致Keep的IPO节点已延后一年多,截至2022年3月31日,Keep的流动资产约为28亿人民币,流动负债约为6.4亿人民币。

除IPO以外,20亿美元的估值,或许不会有哪家投资机构如此头铁,再投一个F-3轮;而如果降低估值融资,仅就目前看来,是现有股东所不能接受的。

在消费需求缩减的背景下,单纯从现金流角度推算,Keep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以内IPO,资金链或将面临严峻挑战。虽然这种概率不高,但同样值得警惕和重视。

困惑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

据媒体报道,在Keep正式上线之前,王宁有一次在回家路上,站在地铁走廊的巨幅耐克广告前沉思良久后说道,Keep未来要做像耐克一样伟大的品牌。

此后,王宁曾多次公开表示,Keep要以耐克为目标,最大的梦想就是未来在数字化赛道里,成为像耐克一样受到大众欢迎的健身品牌。

而此次Keep的招股书称,Keep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快速增长并以交付为导向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这个健身解决方案包括线上健身内容、智能健身设备、配套运动产品三大业务线,三条业务线相辅相成,形成协同的商业闭环。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5)

图表来源:《Keep招股书》

从初期的像耐克一样的伟大健身/运动品牌,到如今的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事关道路的抉择,非此即彼,两者没有兼容的可能性。

在笔者看来,一个伟大品牌的长久目标和方向或许更适合Keep,而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和商业闭环,更像是一份融资BP里的常用话术。

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或许本就意味着产品的“全”而不精。

对keep的总结(Keep离Keep越来越远)(6)

来 源: Keep招股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