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在钓鱼中的作用是无需言表的,一支好的鱼竿无论握感,抛投,回鱼,以及涂装都是会让使用者感觉很舒服的,今天我就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简单说一下鱼竿的性能和如何挑选。

1调性

这个概念来自于早年的日本并继竿,根据中鱼后的受力点钓竿在分布的不同,分为先调子,侗调子,和本调子,国内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化后分的更细了一点,按照受力点的比例来分成,19 28 37 46,这样的感觉其实最直观,但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造成钓友在实际使用当中只能上手后才能判断一支鱼竿的真实调性,光看商家的介绍,即使是拍的很清楚的鱼竿钓重照片,也无法准确的判断调性,建议钓友们在选择调性上从标准28调开始,以它作为参照,偏硬或是偏软,软的就是玩儿手感,硬的就是玩儿速度。在根据鱼情或自己喜欢的钓鱼方式选择不同调性的鱼竿。

钓鱼鱼竿调性怎么选择(简单理解鱼竿的)(1)

2腰力

腰力按我理解就是中鱼后鱼竿韧性的一个范畴,它和调性,碳布材质,以及鱼竿的锥度都有很多复杂的联系,越硬的竿子,感觉它的腰更‘长’钓黑坑的极硬飞鱼鱼竿,甚至达到了整体都是腰而没有什么调性的这么一个状态,而一些相对偏软的鱼竿也并不是腰力很差,需要看它鱼竿设计腰力的部位,越靠近手把节,腰力越软,像一些日本的并继竿,相对偏软,但是腰并不软,在回鱼的时候,靠腰力就能很轻松的控鱼。

钓鱼鱼竿调性怎么选择(简单理解鱼竿的)(2)

达瓦株理论

3手感和配重

鱼竿里面最复杂的东西,首先是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很多年以前我买了一支 伽马鲤,那时候感觉所有人都说这个竿子手感好 腰力强 回鱼快 护线之类的,但是我用了一阵后发现,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用,后来就出手了,其实鱼竿这个东西,只要用过好的,在给你差的你肯定不会再用,只要使用的多了,评判一支鱼竿好坏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自己的手感,上图的株理论,就是达瓦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鱼竿的一个很综合的阐述。

配重是最容易理解的 给后堵增加重量,从而达到鱼竿的整体平衡点下移,让鱼竿的握感,抛投更舒服。

4碳布

我从不看鱼竿的碳布来判断鱼竿的好坏,因为但凡是一支手感达到轻 硬 挺的鱼竿,它的碳布不会差,并且很多鱼竿不是只用一种碳布做出来的,根据鱼竿使用的偏向性,每一节的碳布都可能会有差异,假如一支100块钱的鱼竿,就在手把节那里用一点点46T的碳布然后就说自己是高碳的鱼竿,来坑人,很多不懂的钓友肯定会受到误导,碳布是钓友们根本无法自身判断准确的东西,只能当作参考,一些卖鱼竿的过分去夸大宣传自己鱼竿的碳布,然后价格还卖的便宜,这根本就不可能,很多极力标榜自己高吨位碳布的鱼竿,往往都是虚标或者是为了掩盖其他方面的不足。

钓鱼鱼竿调性怎么选择(简单理解鱼竿的)(3)

5.鱼竿如何选择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大致的范畴,一般越长的鱼竿越难选择,3.6米以下在相对便宜的价格也能挑选到很多手感不错的竿子,4.5米相对就要有点技术含量,价格就要高一点儿,5.4往上越长,对鱼竿的整体要求越高,真想找到符合轻,硬,挺的竿子确实很难,千元以下我没有发现过特别好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款竿子,如果觉得某一尺寸用的很舒服,想要再买其他尺寸的同款,尤其是往长了买的时候,请一定不要按照你之前的手感理解,很容易失望的,最好上手试下在做决定,我发现很多竿子都是只有某一个尺寸做的很好,其他的尺寸就强差人意,其实细心的钓友在鱼竿参数上也能发现问题,一款鱼竿如果配节从上到下兼容的节数越多,那这个竿子肯定好不了,而很多好的鱼竿,它的每一个尺寸都是单独设计的,也就会造成不同尺寸的配节并不通用,这也是判断鱼竿好坏的一个关键点。

个人认为,价格在300元以下的鱼竿,不要报太多的期望,这样反而可能会收到惊喜,300-1000选择国内大品牌口碑好的鱼竿,最起码售后的时间能相对杂牌长,1000以上的鱼竿可以选择国产大品牌的高端系列或者日本的进口鱼竿,反倒是越贵越有名的鱼竿,被坑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新手想在鱼竿这块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尽量不要依靠参数和夸张的广告以及自己的想像来挑选鱼竿,上手试比一切听的,看的,都要实际的多,结识一些钓鱼时间长的钓友,询问一下意见,也会让你在渔具选择上更有方向。

钓鱼鱼竿调性怎么选择(简单理解鱼竿的)(4)

因为竞技的原因,我也给一些厂家测试过鱼竿,所以我知道制作一支鱼竿,远不是想像那么容易,一款好的鱼竿前期的测试时间比生产周期长很多,每次出来的试用竿都要经过很多职业钓手不同鱼情的试用,反复的去改进才能最后定型生产,这确实需要一定的实力才能够完成的,所以在同等价格范围内,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鱼竿,相对保障还是多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