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欧洲地域富庶,条件优越,欧洲国家天然享有其他洲国家所难以拥有的自然条件,这也成为世界大众对欧洲国家的刻板印象。
乌克兰作为欧洲第二大国家,拥有60.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工业基础雄厚,曾经一度成为欧洲耀眼的工业强国,但是时间荏苒,给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增添了几分灰暗,现在,乌克兰已经成为欧洲国家中最贫困的那一个。由欧洲的工业强国到最贫穷的国家,乌克兰沦落至此种境地,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据了解,乌克兰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地处欧洲大陆板块,东边紧挨俄罗斯,北边紧邻白俄罗斯,南边与黑海相接,西边则与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摩尔多瓦等诸多国家相接壤,同时还成为"一带一路"中连接欧洲与亚洲的重要枢纽之一。因此,足见乌克兰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欧洲的国家中,俄罗斯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处在亚洲板块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处在欧洲板块,但因为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处在欧洲板块中,世界上一度公认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相比,乌克兰所有的国土面积均处在欧洲板块中,是地地道道的欧洲国家。
乌克兰的国土大部分地区属于东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其中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均为黑土地,其面积占世界黑土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另外,乌克兰国土面积中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流大约100多条,大大小小的湖泊超过2万个,这为乌克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所以,乌克兰肥沃的土地资源与充沛的水资源为乌克兰成为欧洲的重要粮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量是世界第三位,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
另外,乌克兰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拥有80多种可以供开采的资源,其中主要是煤、铁、汞、石墨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乌克兰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乌克兰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对匮乏,90%的能源需要进口。
乌克兰凭借天然资源优势,再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成为众多国家的觊觎之地。
乌克兰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农业产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20%,工业发达。过去的乌克兰,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欧洲国家中的工业强国、粮食富国。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乌克兰却跌至窘境,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的统计的数据显示,乌克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64.193美元,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代替摩尔多瓦曾经的贫穷位置。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乌克兰经济增长只为3.2%,增幅比2018年低0.2个百分点。
是什么原因让乌克兰由欧洲的工业强国到最贫穷的国家?
二战让乌克兰遍体鳞伤历史上,乌克兰曾经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乌克兰这个民族最早是从古罗斯部族分出来的,同时还分裂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从此乌克兰便开始形成独特的语言、文化、习俗等,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在随后开展的入侵他国战争中,乌克兰逐渐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
在17世纪与18世纪时,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结盟,部分版图也先后被俄罗斯帝国纳入自己版图,值此之际,乌克兰基本上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中。20世纪时,乌克兰的东部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而乌克兰的西边成为波兰的领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克兰的东西两部分便被合并。
但在随后所爆发的苏德战争中,便处在战争的硝烟之中,深受荼毒。在苏联遭受了严重的失败后,乌克兰又被德国占领了全境。随后,苏军又重返乌克兰。
在二战期间,乌克兰遭受重大的冲击,不仅仅是重灾区,军民还死伤惨重,国家所受损失已经无法统计。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各种矛盾开始萌芽并逐步激化,在此时民族独立的主张也开始萌芽,而此时的乌克兰也开始走向独立。
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乌克兰境内发生外泄事件后,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激发了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1989年时,乌克兰的人民成立改革运动,争取民族的独立。一年后,《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便被通过,1991年便发表宣言,也正式宣布独立,脱离苏联的控制。
当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终于结束了与苏联结盟的337年历史,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开始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但可想而知,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是需要长时间才能愈合的。
因为二战的爆发,曾经富庶的乌克兰已经遍体鳞伤,大伤元气,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其实,乌克兰在被俄罗斯统治的过程中,其工业发展也得到了俄罗斯的极大帮助,技术、武器等在乌克兰的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乌克兰工业发展的基础。
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的重要工业基地,在依托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冶金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化学工业、机床制造、机械制造、能源工业等得到发展,其中黑色冶金是重要的产业,其产量曾居世界前列,每年可达到人均一吨钢的水平。
再受美国金融危机痛击
2008年,因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其中给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同年,新华社发表的一篇题为《经济观察:全球金融危机使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的文章指出,乌克兰通货膨胀率太高,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给经济造成重创。
事实证明,通货膨胀确实给乌克兰经济带来重创。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半年后,乌克兰的货币急剧贬值,但是在同年的9月份,乌克兰的货币对美元已经由之前的4.6:1降至5.6:1,并且是乌克兰自从独立后该国货币兑美元的最低水平。在这一年里,乌克兰与美国之间的汇率变动如同经历了过山上车一般的刺激,这无疑给乌克兰经济带来当头一棒。
在乌克兰的证券领域,其第一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指股下跌72.8%,但幸运的是乌克兰民众在投资股票这件事情上不感冒,也就并没引起什么大的社会问题。当时,在其第六大银行中便出现了民众的挤兑风波,即使乌克兰政府给予10亿多美元的贷款,也依然无法根本上解决这种混乱的局面。
在房地产方面,由于较高的购房贷款利率,基本上浇灭了民众贷款购房的想法,房地产只能处于停滞状态。在钢铁行业,本国需求和出口量急剧的下降,导致大批炼钢炉停产,这也使乌克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钢铁业处于危机之中。
美国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影响,给乌克兰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本国货币急剧贬值,同时也引起了乌克兰的通货膨胀,即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缓解,最终都是效果不明显,无法缓解经济困局。
所以,美国次贷危机给乌克兰带来的通货膨胀,给乌克兰低迷的经济现状,加上了一层厚厚的霜雪,久久不能退却。
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乌克兰还发生了"橙色革命",又称"栗子花革命"。如果这场革命并未发生,或许乌克兰在金融危机中,还不至于被折磨得那么惨。
"橙色革命"发生在2004年到2005年之间,当时是因为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出现了大量的贪污事件与舞弊行为,这直接影响了选民的选举结果,激发了选民的不满与愤慨,导致后续发生一系列的抗议事件和政治事件。
据了解,当时乌克兰爆发了一系列抗议、大罢工等事件,当时乌克兰的暴力机关组织镇压部队,以解决社会动乱问题。但最后乌克兰最高法院在社会抗议的压力之下,宣布进行重选,以前的选举结果作废。在第二次选举中,尤先科以52%的结果获胜,这也标志着橙色革命的胜利。
"橙色革命"发生以来,乌克兰在政治局面上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势均力敌,几乎瓜分了乌克兰所有的政治资源。他们三人为争取自身利益导致乌克兰政局的混乱现象,他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曾经互为政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尤先科总统与季莫申科总理之间又一次产生了分歧,两人相互指控与指责,未能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寻找解决办法。
当"橙色革命"后续遇上金融危机,乌克兰的信用等级被调低,经济趋势持续恶化,同时再次激化了乌克兰的社会矛盾。
乌克兰危机导致政局动荡2013年,乌克兰因为政党派别问题再次激发了该国的矛盾。据了解,该年乌克兰的亲俄派想要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而终止了与欧洲联盟签订的政治和自由贸易协定。但是,这引起了群众的抗议,亲欧派开始示威,并威胁政府,整个乌克兰可谓矛盾重重,一派混乱。
2014年乌克兰的局势又受到克里米亚危机与顿巴斯战争的威胁,在随后的矛盾斗争中,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派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而乌克兰便进入武装备战状态,并夺回了亲俄派的政权。其实,这次乌克兰爆发的政局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亲俄派与亲欧派在走向矛盾上的深度对立,而签署协议问题只是直接导火索。
乌克兰国内的政府立场的分歧问题无论如何发酵,最后只能上演将对方视为敌人的争斗故事,相互之间进行争斗,经济发展被滞缓,于国于民均有不利,而且随时会发酵成重要的政局动荡。
百度百科统计数据显示,乌克兰在政局危机期间,其国的美元债券的价格跌到历史上最低局面,股市持续下跌,并在冲突爆发的当天跌了4.2%;同时乌克兰货币已经贬值了10%,并跌到历史的最低。所以,在乌克兰爆发危机时,经济本来并未恢复真气,不料再度受到损伤,在乌克兰经济萎靡不振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其实,从另一方面考虑,乌克兰之所以会发生立场之争,也跟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大国较量是有密切关联的。北约想往东发展,就会挤占俄罗斯的战略布局,所以,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战略矛盾把乌克兰夹在中间,这也就引起了乌克兰中亲俄派与亲欧派之间的矛盾,并成为乌克兰危机中根本矛盾。
曾经辉煌,今日凋敝,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政治原因,无论是内忧还是外患,乌克兰逐渐走下了神坛,并赤裸裸地在国际上上演了由工业强国变成欧洲最贫穷国家的动荡故事。
乌克兰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以来,大事小事等都在不停地消耗着乌克兰的元气与精力。第二次战争、"橙色革命"、金融危机、乌克兰危机等一次次重大事件的出现,让乌克兰的经济一直呈现走向下坡路的趋势。
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给乌克兰的雄厚的工业基础带来冲击,造成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各行各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乌克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这一连串因素影响下,乌克兰从曾经那个富裕舒适的欧洲国家,变成如今经济不振、社会百态亟待发展的状况,也从曾经的欧洲工业大国变成了如今的最贫穷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