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内历史文明遗存(世界文化遗产之)(1)

登封市内历史文明遗存(世界文化遗产之)(2)

登封市内历史文明遗存(世界文化遗产之)(3)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

东方宇宙观,精华荟萃天地之中

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包括11处历史建筑物。

太室阙位于嵩山南麓。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分为东西两阙,阙身雕饰有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是现存最早的庙阙。

中岳庙位于东太室山南麓,是清代官式建筑的代表,也是五岳中现存最大的历史建筑群。

少室阙是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始建于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阙身雕刻有马戏、月宫图、蹴鞠等图像。

启母阙位于嵩山万岁峰下,始建于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汉三阙”。

嵩岳寺塔位于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永平年间(公元508~511年)。塔身上段为抛物线形轮廓,下段塔门采用火焰券形门洞和门狮子的装饰等,刚劲挺秀,制作精致。

少林寺建筑群中现存历史建筑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边古塔等。初祖庵是寺僧为纪念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建的纪念性建筑,塔林为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少林寺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还是中国武术最大流派—少林派的发源地。

会善寺位于太室山积翠峰下,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离宫,魏亡后舍宫为寺,现存建筑是嵩山地区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

嵩阳书院位于太室山峻极峰下,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大门前立有《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巨大石碑。

观星台位于告成镇告成村,创建于元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公元1276~1279年),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观测仪器。郭守敬所建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天文台,世界现存最早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元代观测与推算的结果,在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授时历》,精确度与《格里高利历》相当,并早了三百年。

西周时期就有关于周公测寻先民们笃信的天地中心点的记载,并为公元8世纪的唐代人再次立石追记。这种“天地之中”的理念与政权的正统性、神佑的灵应相联系,并为封建帝王所推崇。这是不同宗教、学术流派,乃至古代天文科技的观测点,也是国家祭祀设施竞相在此建设最高等级建筑物的根本原因。这也构成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作为世界遗产所必须的内在一致性的逻辑基础。2011年版的《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实现了系列遗产项目内在关联性由相对单纯的同类型组合要求,到概念、功能等更多样的内在有机关联这一重大发展。

2010年在巴西巴西利亚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基于以下标准将“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Ⅲ:天地之中的天文观念被强烈地关联到皇权思想;关联到在天地之中建都的吉利含义;关联到自然环境特征,嵩山及与之相关的庆典与仪规。这一系列项目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威信和佑护效应。

标准Ⅵ:宗教与世俗构筑物在登封地区的汇聚,反映了天地之中强大和持久的传统。与持续享受皇家供奉和祭献的圣山相关联,逾1500多年,在中国文化中形成杰出意义。这里的佛教建造物与神山也构成共生关系。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登封市内历史文明遗存(世界文化遗产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