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1)

凪的旧生活

大岛凪,28岁的家电工厂的白领一枚。

男友我闻慎二说“小凪,我好喜欢你这一头清爽的直发”。 天生自来卷的大岛凪,为了男友每天醒来看到自己的直发,每日凌晨趁男友还在熟睡时便悄悄起床,花几个小时把满头的卷发一缕一缕拉直。

在公司的推介会上,同事工作失误,但不敢承认错误,朝周围的同事面露难色。大岛凪鼓起勇气站出来承担错误,遭到上司的责骂。事后同事一通恭维,大岛凪为自己的善解人意得到称赞而欣慰

她常常将省吃俭用存得的薪水寄给独自在老家的母亲,每天带便却很怕在上班途中遇到同事,让自己显得很不合群。

一天中午,同事提出一起聚餐,为了“合群”,大岛凪悄悄地收起了便当。聚餐时附和着同事一起夸赞甜品,即使自己并未对此发生兴趣,就连餐未合照,也被同事有意抓拍到“丑照”以此作为反衬。

但没关系,同事们不乐意做的工作,完不成的工作,都会主动示好请她帮忙,大岛凪因为被“器重”感到很开心,即使常常为帮助别人而加班。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2)

突然有一天,大岛凪在社交平台看到几位同事私下相约聚会的照片,她很失落,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她们才没邀请自己;一边伤心难过,一边为去参加聚会的同事们分享的图片逐个点赞。

第二天,她依然还是那个善解人意的大岛凪, 同事借口自己有重要的事而无法完成手头的工作,她高高兴兴地接过来。

任何恭维,都是对她的犒赏,她笃信自己小心翼翼、善解人意,就能博得别人喜欢;让别人满意,就是她的目标。

大岛凪,是一部超治愈的日本短剧《凪的新生活》中的一个经典人物,短短十集的剧情,讲述了一个“讨好型人格”自我治愈的故事:

一向处处讨好迎合他人,活在对他人的察言观色中的主人公大岛凪,偶然间认清自己在同事和男友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怯懦、老好人”的笑柄,最终毅然辞职、逃离男友,决心改变自我,追寻新生活。

有人说:

这部剧,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委屈自己没关系,但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别人满意。

因为,“讨好型人格”,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3)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提到“讨好型人格”,究竟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关于讨好型人格的定义,心理学家指出:

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一方面他们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讨好型人格,心理学上也被称之为“取悦型人格”、“迎合型人格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老好人”、“烂好人”。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4)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就如同《凪的新生活》中的大岛凪一样:

......

由黄渤和江一燕主演的电影《假装情侣》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漂亮的沈露要求陈文假装做自己的男友,敦厚的陈文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两人开始假装情侣。慢慢地,对陈文来说,以为是爱情来了。

面对沈露,陈文随叫随到,包容和骄纵着沈露的肆意妄为,甚至是沈露言语中对他生理的侮辱,陈文也依然笑脸相迎。她开心就好。

我们常说的“舔“”狗”,也不过如此。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5)

《芳华》中的“活雷锋”刘峰,总是把别人不吃地破了皮儿的饺子盛到自己的碗里,脏活累活抢着干, 即使遇到千载难逢的上大学的好机会,也因为照顾别人的需要,让给了别人。

讨好型人格,就像是你被别人恶狠狠地打了一巴掌,你却不敢生气,反而追上去拉着他的手问“有没有伤到你,疼不疼?你不要生我气了好不好!”,而此时,你的嘴角还流着血。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以讨好和取悦别人作为个人行为动机的出发点,以卑微地迎合此来博取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从而获得自我心理上的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征

对讨好型人格来说,心理是极为脆弱和敏感的,别人的任何的风吹草动,Ta的意识里都饱含着焦虑,并开始自我剖析,自我谴责。

对这类性格的人来说,通常拥有以下心理特征: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

没有主见,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人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自己的举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很怕被嫌弃,降低自己心里才更安全;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悦别人为目的,既守不住界限,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又经常突破别人的界限,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6)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曾说:

每个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属于自己的真我则是空无一物,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某种角色,被别人的眼光所定义,通过种种外在的文饰扼杀了原始的本真与朴素。

可见,一味地讨好、取悦他人的老好人,永远将活在五花大绑中难以抽身。

如何克服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句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松子是一个极度缺乏爱的孩子,她羡慕生病的妹妹得到了父亲大部分的爱,而自己却一无所有。一次无意间,松子面对神色紧绷的父亲鼓起勇气做了一个鬼脸,惹得父亲开怀大笑。

从此以后,松子常常做同样的鬼脸来吸引父亲注意,讨父亲欢心。直至成年后的松子,在面临紧张压力的环境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摆出这个滑稽的动作,以获得他人的乞怜。而松子的一生都活在“讨好—被伤害—再讨好—再被伤害”的恶性循环中,最终以悲剧收场。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7)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因为取悦、讨好别人,而获得真正的认可;同时,因为讨好和取悦别人所换来的安全感都是暂时的,稍纵即逝。

回想你的生活,你是否也总是受困于对别人的“察言观色”?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凪的新生活》这部超治愈的日剧,或许能帮助你正确地认识自我,慢慢抛开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在《凪的新生活》的剧情中,大岛凪辞职后,在一个郊外的小镇生活。她鼓起勇气,在别人面前,轻松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形象(一头毛茸茸的自来卷),遵循自己的喜好自己装扮居所,慢慢的发现自我价值的一面。

不再附和他人,勇敢地吐露内心的想法。她和邻居们平等地交朋友,她开始深切感受到:做真实的自己, 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幸福。

面对朋友的推销,因为用不上,她开始勇敢的拒绝

她和朋友一起相互扶持,有了自己想做的事业,并热情的付诸计划

面对她一向逆来顺受的母亲提出的不合时宜的要求,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勇敢的表达想法

最终,大岛凪重新找回了自我,一切回归自由和幸福。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8)

努力获取他人的认可,成为他人眼中可靠的人,不如慢慢克服讨好型人格,成为自己最可靠的人。

为此,我们需要调整的是: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是为别人而存在,不需要作为陪衬;自己的价值是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别人给的,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重心。

有人说:你若盛开 ,清风再来。

人生所有的底气都应该是自己给的,当我们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时,我们就是一个磁场,你想要的美好,都会不期而遇。

《克服讨好型人格》 一书中提到 “暂停”的概念,即是说:

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不需要立即回应,我们要做的是:稍微给这件事情按个暂停键,稍作停顿,再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给予反馈。

有人约你去逛街,如果你已经有了别的安排并不想改变计划;按个暂停键,然后真诚告诉Ta:“等等”,“哎呀,正好那天我要去.....,改天再一起逛街呀”!

同事邀请你周末一起聚会唱K,而你还没考虑好要不要去;按个暂停键,然后告诉Ta:“我担心有事会冲突,我考虑一下再回复你啊”!等你真正想好了,再回应结果。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是善良的。然而,很多时候却是无底线的善良。

我们应当为自己设立内心的底线,在哪些事情上我们可以包容、退让,但在那些触及内心的底线的事,我们应该勇敢拒绝、勇敢说不。

“你的善良须有锋芒”说的正是整个道理。

豆瓣9分以上烂尾结局(豆瓣9.0凪的新生活)(9)

最后,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