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炎炎夏日终于伴随着梅雨季节来临。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之下,冰块、冰棍、冰淇淋,这些冷饮是我们夏季所不可或缺的,它们陪伴着我们度过炎炎夏日。可以说只要有冰箱,就能很随意地制作出晶莹剔透的冰块来。尤其在炎炎夏日,只有清爽的冰块能解我们心头之烦热。在没有制冰机器的古代,人们在夏季是不是和冰块无缘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消夏并不是今人独创的,古人掌握的造冰的方法,这方法估计很多人听完都不敢相信,古人利用的是热水造冰。古人的智慧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1)

古代的“夏造冰”是如何制作的?

夏造冰”顾名思义是夏天制造的冰块,实际上,“夏造冰”的真正含义是使用热水来制冰的技术。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都得用冷水放冰箱冷却才能制得冰块,古代竟然用热水造冰?听上去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2)

翻阅史籍在《庄子》这部书中就有记载,当时只是提到了这个名词。在《淮南万毕书》中提及了它的制作方法,“取沸汤置瓮中, 密以新汤, 沈 (井) 中三日成冰。”也就是准备一个大瓮,然后放在火上,将瓮里的水烧至沸腾。然后用密实的布条将其密封放进井中,三天之后就可以造出冰。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3)

乍一看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想要结冰,温度就必须要降到0度以下,井中虽然清凉,可距离0度还差得远,既然井中的温度都没有达到0度,放在井里的瓮中之水怎么可能冻成冰块呢?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4)

听起来这个方法似乎有些匪夷所思,这让后人非常好奇,通过史料的查询却发现这一秘方已经失传,根本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而唐朝的《杜阳杂编》也同样记载了夏造冰,那时人们用的方法和《淮南万毕书》记载十分相似,只是并不是将它扔在水井里,而是扔在山涧水底利用温差制造出冰。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5)

古人制冰的原理是什么?‍

无数科学家们纷纷展开探索,希望能够揭开背后的秘密。科学家们很快想到了一个物理学效应,那就是“焦汤效应”,当气体穿过一个多孔性物质时发生了不可逆的绝热膨胀,就会导致温度的急剧变化。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除去氢和氦以外的多数气体,在节流膨胀后,温度会下降,产生制冷效应。根据《淮南万毕书》的记载来看,用来进行密封的布料就可以算是一个多孔性物质,而热水制冰也与焦汤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6)

但是条件是必须各方面都有较好的控制,只要控制得当,还是可以实现热水造冰的,虽然这种“夏造冰”的方法繁琐,耗时耗力,制造出的冰还有限,但是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力量下,人力资源的增多会导致冰产量积少成多,从而也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7)

这个实验经过多个科学家之手,最终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古人到底是在怎样一个严密的环境下,投入多大的人力资源,才能制作出大量“夏造冰”的,可以说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做这个实验都非常困难了,说到这里我们也不得不得不佩服古人们的智慧。

结语‍

人类的智慧在指引着这个种族不断前进,我们对于更加幸福、舒适的生活的渴望,让我们不断在科学技术上勇攀高峰。即使是在科学理论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人民也在实际的生活中总结了不少实用的经验,能够让我们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年代获得一些简单的快乐。

古代夏天怎么热水制冰(古代夏季的冰是哪来的)(8)

即使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物质高度丰富的时代,也不得不佩服这些来自于数千年前的劳动人民,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向他们致以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