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眼下又到春蚕采摘和销售的时节。一大早,广安区大龙镇苏溪村的蚕农们就忙碌着邀请村民帮忙采摘春茧,及时送到市场上销售。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1)

在大龙镇苏溪村2组养蚕专业户杜全飞家的蚕房里,有7名村民前来帮忙采摘蚕茧,大家有序分工,将方格簇中的蚕茧采摘下来堆放在一起。“这一批蚕茧产量多,纯度高,质量好,能卖好价钱!”看着洁白饱满的蚕茧,杜全飞高兴地说道。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2)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3)

3年前,杜全飞从外地务工返乡后,开始从事蚕桑养殖业,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学会了养蚕的技术,并成为了村里的养蚕大户。“我这季养了8张蚕,可以产蚕茧220公斤左右,能卖11000左右。”杜全飞喜滋滋地说道。据悉,杜全飞每年养5季蚕,年产蚕茧约1100公斤,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4)

当天下午,在大龙镇苏溪场镇农贸市场蚕茧收购站,苏溪村的蚕农们将送来的蚕茧倒进方筐内等待着交售。收购蚕茧的工作人员逐一对蚕茧进行评级、定价、称重、结算和装车。白花花的茧子变成了一张张票子,笑容洋溢在蚕农的脸上,一扫连日来的辛苦劳作。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5)

风吹稻花香田间收获忙(春茧迎丰收蚕农笑开颜)(6)

据了解,大龙镇苏溪村村民历来有养蚕的习惯,目前全村仍有20来户村民坚持养蚕,每年产蚕量达4500余公斤,为蚕农带来收入22万余元。好蚕茧结出了令人欣喜的”好钱景“,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全媒体记者|张国盛 通讯员|陈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