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盗版毁掉的中国基础软件产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差点被盗版毁掉的中国基础软件产业

“要光盘吗?”这句流传在大街小巷的“暗语”,被许多文艺作品作为素材调侃。背后折射了基础软件的艰难起步:曾经通过几块钱一张的盗版光盘,就可以获得价值成千上万的正版软件。在那个时期,许多人都是咬牙组装一台兼容机,高昂的软件费用造就了盗版软件广阔的市场。

有人说,80年代末的求伯君、鲍岳桥,这些老一代开发者们开启了中国自主研发软件的征途,是时代的英雄;那么到了盗版软件泛滥的时代,番茄花园、深度技术、雨林木风等就是盗版软件经济最大的受益者了。同时期盗版Windows和Office的泛滥,让WPS等自主软件遭受极大冲击,拖慢了当时姗姗学步的中国基础软件自主创新进程,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的星星之火险些熄灭。

然而,随着中国入世与国际接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民版权意识不断提高,许多人为盗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被送进监狱,也有的关闭论坛改行。随着市场对知识产权重视的提高,自主创新的中国基础软件产业再次迸发活力。

好饭不怕晚,中国开始自主研发操作系统

客观地说,计算机源于国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起步的确较晚。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就已经开始自主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研发,中国科学院夏培肃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孙钟秀、北京大学杨芙清院士等都是我国操作系统的拓荒者。从第一台通用计算103机,到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再到1979年引进了当时主流的UNIX操作系统,许多科研院所和学校开始基于UNIX研发操作系统。

真正的转折点始于1989年,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副部长曾培炎访问巴西,当得知巴西自研了一款COBRA操作系统,回国后老部长觉得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国家计算工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刚需。在当时,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与中国软件技术公司(后来这两个公司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上市公司中国软件600536)共同承担了开发国产COSIX操作系统的任务。1992年3月,这一任务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专题,被正式批准在“八五”攻关计划中立项。而这一年,微软也在北京设置了代表处,94年正式发布中文版windows3.2系统。

从1989年到1997年,经过“八年抗战”的COSIX操作系统从无到有。中国软件的操作系统研发过程现在来看,闭门造车的写代码方式,颇为符合当下“完全自主可控”的思潮,但当时产品研发出来后,遇到了生态侧的巨大挑战: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没有软硬件支持,没有生态能力的系统软件产品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开源无国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发

在中国计算机操作系统摸索前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随着开源运动的兴起,Linux进入中国。1999年可以说是中国Linux的元年,凭借着其广泛的兼容性和易用性被技术圈热捧,早期的操作系统开发者开始基于Linux研发国产操作系统,那一年中国出现了三个对国产操作系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公司:中国软件、中科红旗和蓝点。

几家Linux企业几乎同时宣布基于Linux从事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发布了Linux1.0产品,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蓝点成为当时创业的神话,一年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红旗深耕中国Linux市场;中国软件的研发团队从cosix的unix路线快速转型到了Linux,后来改名为麒麟操作系统,服务了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两大客户。随后的10年间,更多的开发者、企业加入这一浪潮,里面不乏一些从盗版的暗影中转型上岸的。

那个时期,中国操作系统举国之力默默无闻地攻关研发,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盗版泛滥留下的烂摊子,“免费”Windows的使用习惯直接导致用户对Linux系统的零容忍。除了少量个人开发者,只有政府和企业在服务器端的使用,桌面端几乎无人问津。中国操作系统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发,但前行的路上依然经历了难以形容的艰辛。

大浪淘沙 市场是检验能力的唯一标准

自1999年后的20年间,中国的操作系统市场历经了几次洗礼。互联网泡沫破碎,蓝点在内的一批明星企业化作流星,在市场上留下传说然后迅速消逝。红旗等企业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资金链断裂,梦断产业腾飞前夜。在这个关键时期,国家启动了一批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坚定支撑了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寒冬中保住了自主创新的火种。

这几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人对于供应链安全的认知不断提升。中国基础软件终于迎来了市场环境的春天。党政、行业等客户不断增加自主产品采购预算,天问探火、电力核心DCS、铁路数据中心等一大批核心工程成功部署了自主产品,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中国基础软件在能力和服务上获得了中国用户的认可。 党政和行业市场全面开花,基础软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自主安全的中国操作系统

当历史的书页向后翻至2022年再看,中国操作系统的格局焕然一新。蓝点、红旗、中国软件到今天的麒麟软件。这批人前赴后继用了三十余年,不断推动产品和生态的进步和应用,让中国人真正用上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作为信息安全之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今天的中国操作系统队伍不断壮大,统信和麒麟信安等后来者也加入战团,丰富了市场上的技术路线。

如果没有“两弹一星”这些大国重器,我们中国人的腰杆子就挺不直,中国也不会有现在的国际地位。相信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基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政产学研用多方合力加快推进国产操作系统这些重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我们一定能做好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