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灭商之后,将国都从丰迁至镐,为镐京,建立周王朝,为巩固统治,武王分封诸侯,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姜尚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前1043年,周武王殁,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代理天子职权,后世皆以周公称颂。

周公旦的封地在鲁,因辅佐成王无法就藩,于是派其子伯禽代为就藩,临走时,周公对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如何?”伯禽说:“自然是很高了。”周公说:“对,我的地位的确很高,但每次洗头的时候,一旦碰到紧急事情,就马上停止洗头,将头发握在手里,处理完事情才能继续;每次吃饭的时候,听到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贤才不到我这来呢。你到了鲁国之后,不过是一个封国国君,可不能骄傲。”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周公的话,这便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然而,周公尽心尽力辅佐成王,可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看不惯周公旦辅政,到处造谣说周公要篡位,于是联合武庚叛乱。武庚因长期受到监视,内心盼望周朝内乱,好恢复殷商王朝,便联络殷商遗民,与三监一起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或管蔡之乱、武庚之乱。周公旦不得已出征,他联合召公奭,并授权姜尚征讨东方不服从周朝的东夷。花了三年,平定叛乱,武庚及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流放,霍叔处被废为庶民。周公旦感到中原难以掌控,特别是商朝遗民,于是秉承在镐京东面建设新都洛邑,是为成周,并将商朝遗民迁到这里,派兵监视。周公辅政七年,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到成王二十岁时,归政于成王。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什么感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

周公辅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