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孔子在另外的篇章再次探讨了这个问题。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2)在孔子看来,仁德是人一切思想与行为的基础。仁德是安于现状与保持现状的恒定状态的思想基础,具有仁德的社会人才能够长久地安于贫困俭朴的生活,才能够长久地安于安逸享乐的生活。反之,不具有仁德的社会人就不能够长久地安于贫困俭朴的生活,不能够长久地安于安逸享乐的生活。不安于现状,就要改变现状。不甘于安于贫困俭朴,就会铤而走险,就会有打破现有秩序的需求,会成为颠覆现有秩序的人。不安于安逸享乐的人,就会骄纵跋扈,也必将成为社会所不容之人。这些都是道德所不容的思想与行为。而仁德却是保证这一切的思想基础。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安于仁道,也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会知晓仁德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并且去积极地去践行仁德,这也是智慧的表现。获取仁德,践行仁德,是需要智慧的,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
山川行舟图
在此,孔子探讨了"仁德"的践行问题,提出了"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两个命题。"仁者安仁", 安仁是安于仁道,只有仁者才能安于仁道,恪守仁道。仁者是安于仁道的条件,也是安于仁道的前提,是安于仁道的基础。假如不是仁者,不具有仁者之心,不具有仁者的思想和意识,达不到仁者的境界,那也是不能安于仁道的。仁者,一是具有仁者之心。具有仁者之心,是从接受仁德的质地而言,接受仁德必须是真性情之人。即具有仁者之心,前提必须是真性情。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善之人才具有真性情,真性情才是接纳与安置仁道的宅心。因为真善与仁的本性是一致的,即真是仁的本质,善是仁的本性。二是具有仁者之德。德者,得也,是指社会人具有仁的品德。社会人把体认和学习天地人三道作为自己的追求,并把体认到的天地人三道来指导与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积极的坚持不懈地在道的道路上迈进,此之谓仁者之德。在体悟天地人三道的过程中,不断地体悟天地人三道的某些性质,某些德性,并逐渐地内化为自己的德行。三是达到仁者之境界。体认天地人三道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道德层次的过程。冯友兰把人之道德修养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社会人只有体认并践行道德达到道德的层次,才是达到道德境界,也才是仁者的层次与境界。
群山逐鹿图
"智者利仁", 利仁是践行仁道,充分发挥仁道的作用。智者是利仁的前提,智者是利仁的基础。知者利仁,这一是智者,即拥有智慧之社会人,体认道是需要条件的,天地人三道只有具有智慧之社会人才能体认。二是利仁。《易》曰:"利,义之和也。",利仁是拥有智慧之社会人才能参悟透仁道对于社会人的作用以及社会人对待仁道的正确态度。充满智慧之社会人能够参悟透仁道的本质与性质,能够很好地利用好仁道,发挥仁道的积极作用,去践行仁道,使仁道发扬光大。 智者利仁的表现之一,即提供了爱恨的标准。仁道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爱与恨的判断标准。有了仁道这个标准,才会爱人,也才会恨人。一般而言,爱与恨是相伴产生的,具有了仁道,就有了爱与恨的标准。知晓了爱与恨的方向,知晓了哪些是该爱的,哪些是该恨的。仁道提供了爱与恨的标准。只有恪守仁道这个标准,并以此来判断是非爱恨,才会正确地来判断爱与恨。养成并恪守仁道这个标准,就不会私爱其爱,偏爱其爱,私恨其恨,偏恨其恨。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情感,抑郁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纳入理性的范畴。这就既不会放纵自流,也不会抑郁自伤。因此,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清水荡舟图
孔子继续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智者利仁的作用之二是,很好地体认仁道,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就不会去做坏事,就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歹,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顺应仁道,能够做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百姓的善事了。 利仁的表现之三,还在于具有仁道者还可做到防腐拒变,纯洁自身,保持自身道德的不受侵犯性。这揭示了仁道的一个特性,即排他性。仁道的这种排他性来自于对于仁道的保护性。社会人对于仁道的保护性即执着地追求与践行,也就决定了仁道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是社会人践行仁道并担当起恪守仁道维护仁道的责任,对于一切不合乎仁道的思想与行为,应该坚决地予以抵制。事实上,体认仁道与践行仁道的过程,不仅是恪守仁道顺应仁道的过程,还是与不合乎仁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的过程。要擦亮慧眼,分辨哪些是合乎仁道的,哪些是不合乎仁道的,从而使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永远纳入仁道的轨道,而把哪些不合乎仁道的思想和行为拒绝在外。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6)孔子看来,自己的仁道思想是无人关注的,他希望有爱好仁道的社会人出现,并且相信只要自身积极努力,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
日照群山图
六、 错误是考察社会人有无仁德验金石,并且社会人与他所在的家族所犯的错误是相同的这一事实。这就是说,社会人所犯的错误与他的家族是相同的,社会人是这个家族当中的一分子,这个家族的成员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他们身上流淌着相同的血液,他们有着相同的历史的积淀,他们有着相同的岁月打下的烙印。有一个词,叫做家族精神儿。一个家族的精神是反映在每个家族个体身上的,一个家族中的每个成员具有着共同的特质,个体的错误是与其所在家族(包括团体或集团)所犯错误是一致的。因此,考察一个家族(团体或集团)的精神,也必然能够通过这个家族(团体或集团)的个体反映出来。以此类推,一个家族(团体或集团)的错误,也可以通过考察某一个个体得到。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孔子认为,通过社会人所犯的错误,能够推知这个社会人有无仁德。因为,错误本身已经证明了该社会人没有仁德,道理很简单,仁德之社会人往往能够避免错误,不犯错误,而没有仁德之社会人就无法避免错误。错误本身即是这个家族或个体有无仁德的验金石。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解释了仁德能够避免错误,不犯错误,也证明了社会人加强仁德修养的重要性。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诠释了一个家族(团体或集团)兴盛或衰败的根源所在。
晨晓行舟图
对于社会人而言,壮而骄是一般的规律,而遏制或调解这一规律的就是仁德。考察历史上的每个皇帝,在励精图治的时期都是能够实事求是,实事求实,实事求实,因为只有实事求实,事实求实,实事求是,才能帮助他们放平心态,战胜困难,李世民是这样,成吉思汗也是这样,康熙也是这样。这是每个社会人在上升期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社会人一旦壮大起来,私欲便会自我膨胀起来,自尊,自爱,自恋,自重等,都是私欲膨胀的表现。私欲膨胀便会脱离事实求实,实事求是,便会杀伐随心,誉过由心。欧阳修说:"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老而悲伤,盛而当杀,当是自然规律,可也是社会之规律。自然万物盛而当杀,是由阴阳两种气体变化所致,而社会人之老而悲伤,却是因为自身私欲膨胀所致。私欲是导致社会人错误和衰败的根本根源。而仁德即天地人三道之德却是治理私欲的根本药方,是疗治私欲的良药哇。
日照群山图
七、 "井有仁焉"是关于"仁道"的一个命题。井是汲水灌溉田亩所在,也是汲水颐养人丁的所在。水具有养人之德,仁道也有养人之德。而水需要在井中去汲取,也即是说,去坎中去汲取水,此即仁道也需要去坎中去汲取。坎者,井也。仁道即在坎中或井里,"井有仁焉"即是要到井里去求取仁道。假如深入到井里去求取仁道,面临着身陷井里的危险,甚至会危及自身的生命。但假如不深入井里去求取仁道,就不能获取仁道,等于放弃仁道。这的确是个两难的命题。但"井有仁焉"却也包含有到井里汲取水之后浇灌田亩才能滋润万物之大德,此即仁道具有滋润万物之盛德。因此宰我提出"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这个焦瑞的命题。在我这个命题指出了获取仁道和践行仁道的艰难性,获取仁道和践行仁道,等于把自己置身于陷阱之中,置身于困难途径之中,置身于烈火狂风之中。而孔子的回答却是"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6.26),孔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要去井中汲水,却也不要陷入井中。这表明获取仁道与践行仁道是有条件的,这一是不使自身陷入危险境地。二是不使自身陷入迷惑境地。获取仁道践行仁道是以保全自身作为前提的,是以自己的思想的清醒作为前提的。获取仁道与践行仁道的目的是滋润万物,造福人丁,是跟置身于危险之中相违背的。孔子接着说,可以被他人欺骗,但不可被他人迷惑。这是说,追求仁道但不可身陷其中,失去自我。汲取水的办法是用水桶通过绳索来汲取,水桶与绳索则是汲取水的基本条件。而获取仁道的途径却是要法天法地法自然,即要取法天地自然,即要从天地自然那里去感悟汲取。获取仁道的社会人的潜质还需要坚毅与智慧,两者起着巨大的作用。
群山峥嵘图
针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在对具体的现实问题的探讨中,发表自己对现实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和结论,是孔子思想理论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当樊迟问孔子何谓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何谓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通过回答樊迟的问话,探讨了"知"与"仁"两个问题。孔子利用樊迟向他请教"知"的内涵这一时机,发表了对"知"的看法,即"专心致力于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像尊敬鬼神一样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孔子看来,"知"即智慧,包括两点:一是专心致力于宣扬道德。富有智慧的特性是做事情专心致力,专心致力于所做事情,是在一件所做事情上积极而不懈地努力,是有毅力,持之以恒,而不是朝秦暮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己矣。"(《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这是对孔子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缘由的绝好说明与注脚。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地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一种无法完成的事情。此时,只有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摒弃其他事情的干扰,才有可能去做好,这是面对知识无限与生命有限这对矛盾的惟一的解决的策略,也是人生智慧的绝好例证。专心致力于一件事情,全心全意地去做,不遗余力地去做,集中一切精力去做,才是智者的特性。二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鬼神要敬重,但不可迷恋,还要知晓远离鬼神,这是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但他却提出了"敬鬼神"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鬼神,指自然规律也好,指庇佑社会人的神灵也罢,都需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只有敬畏鬼神,才能顺应鬼神,而不违背鬼神的意志,鬼神才不会惩罚。而"远之"是说,敬畏鬼神而不要过分笃信鬼神,依赖鬼神,因为从根本上说,还是需要自身的积极努力,才能达成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说,敬重鬼神但又不迷恋,的确是需要智慧的,'敬而远之'本身就是智慧的表现。此是善知者,即知者。
日照群山图
何谓"仁"者,孔子认为,是要"仁者先难而后获",这里探讨的是仁者的做法。仁者是遵从道德之社会人,仁者先要历经磨难,而后才有所收获。在这里,仁者有两个特点,一是磨难在前,二是收获在后。仁道是在社会人历经磨难的过程中体悟的,并且也是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践行的,离开磨难是体悟不到仁道的,也成就不了仁者。仁者还有另外的内涵,一是磨难在前,二是享受在后。磨难在前,是指勇于承担前所未有的灾难,譬如在大水危害苍生生命或健康时,大禹勇敢担当,带领人们治理大水,终于成就了丰功伟绩,建立了不朽功业,既使自己成为了众人拥戴的夏王,也造福了天下苍生。再如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十年,十年后,打败吴王夫差,既使自己稳登越国宝座,也使越国国民脱离了战乱之苦,享受暂时的和平生活。大禹、越王勾践,即仁者的行为,是"先难而后获"的典范。 孔子认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6)君子是指道德高尚的人,也指地位尊贵的人,而小人是指地位卑贱的人。孔子认为,对于地位尊贵者没有仁德的是有的,而小人却是没有仁德的。应该说,地位尊贵者没有仁德是有的,但小人缺乏仁德却是有失偏颇的。小人是指地位卑贱者,此处若是小人专指巧言令色者却是没有仁德的。小人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孔子如此说,却有一定道理。
日照群山图
仁与知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仁者与知者隶属两个不同类型,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①;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这里实际上隐含了六个关于"知者"与"仁者"的命题,即"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从这六个命题可知,知者是具有"乐水"、"动"、"乐"等特性的,而"仁者"则是具有"乐山"、"静"、"寿"等特性的。水者,清洁流动之物也。山者,雄壮静止之物也。水者,是阳之性,是乾之阳;山者,是阴之性,是坤之阴。水者,似阳光;山者,似大地。知者与水的本性是相似的,仁者与山的本性是相似的,此即知者喜乐清水,仁者喜乐坚山,而知者好动,仁者好静的理由所在。水者善变之物也,山者不变之物也。知者冰洁聪明,与时俱进,随时而变,会因为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快乐,会因为体悟到一个又一个道德而快乐。而仁者思维缜密,恪守道德,墨守成规,会因为坚持原则而心安理得,会因为持守道德而长寿。即知者能够与时俱进,仁者能够恪守道德。此即是知者因为问题解决的满足而获取快乐,而仁者因为持守道德的满足而得到长寿。此即"知者"与"仁者"的不同。作为思想理论范畴上的形而上的探讨,两者有着本性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发生着不同的结果。而两者也有着密切的关联,知者未必是仁者,而仁者却一定是知者。不是知者的仁者是不存在的,仁以知为前提,人以知以获仁,人以知以成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作为社会人,既要做到知,又要做到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把两者集于一身。
山川荡舟图
众所周知,知者的思维是灵活的,而仁者的思维是周密的。知者依靠的是技巧,而仁者依靠的是诚实。知者是善辩的,仁者是木讷的。其实,孔子所探讨的"仁"与"佞"的关系类似于"仁"与"知"的关系。有人评价说"雍也仁而不佞"时,孔子说"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5)具有仁德是不需要能言善辩的,古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仁者是依靠高尚的道德来行事,这正如太阳不言而自照万物是同样的道理。而能言善辩,恰是仁德不固的表现。或言之,还未有达到仁者境界所致。能言善辩,恰恰证明不是仁德之人的例证。在孔子的观念中,具有仁德与能言善辩是对相互对立的关系。能言善辩,往往不具仁德;具有仁德,往往不用能言善具有仁德,是为政为官的基础。仁德递增的层次与仁德所攻方向,又决定了为官高低的基础。正如人们所言,君子自强不息,君子所追求异同决定了所承担的类属;厚德载物,具有丰厚的大德才能承载更多的外物。同理,大德能容,具有大德才能容纳更多的外物。而知者层次却决定了为官的职位的类属,知者智慧的高低却也决定了为官的大小。知者智慧层次的高低大小,是能够观察到的,而仁者仁德层次的高低却是很难观测的到的。因此,在孔子看来,仲由只能"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5.8)而冉求只能是"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5.8),而公西赤却只能"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5.8),此即说,仲由的智慧才能的层次适合当个大国的军队统帅,而冉求的智慧才能的才能却只适合在采邑里当个总管,公西赤的智慧才能是适合在朝堂上接待宾客,这是他们能够胜任的,但从他们所担当的职位是看不出他们所具有仁德的层次的。这也从另外角度说明了"知者"似水是流动的,是有形迹可循的,而"仁者"似山是静止的,是无形迹可查的。以此可知,"知者"(或知)是显性的,是可现的,能够表现出来,能够考察的,而"仁者"(或仁)是隐性的,是不可现的,不能够表现出来,是不能够考察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知者"与"仁者"的层次与境界决定了官的职位以及职位的高低。有知而无仁者确是可以为官但却做不了好官,而有仁而无知者只是侥幸为官却也做不了好官。有知与有仁即"知者"与"仁者"却是能够为官并且能够做个好官,即知与仁是为官与做好官的两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清水荷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