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年,尉迟恭又一次和朝中大臣起了冲突后,李世民诏他前来训诫。看着跪在地上的尉迟恭,颇有些无奈地说:“爱卿,朕想把公主赐予你为妻,你意下如何?”尉迟恭一愣,直觉这应该不是什么好事,下意识地拒绝了:“糟糠之妻不下堂,臣可不干这种富贵易妻的事。”
李世民见他拒绝了,也没有再强迫他,只是让他回去好好想想。《资治通鉴》: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李世民一共20多个女儿,除了早夭的几个公主,其余大部分都嫁给了功臣之家:
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安康公主嫁给了独孤彦云的儿子独孤谋;新兴公主则嫁给了长孙无忌的从兄弟长孙曦……
长乐公主
这些娶了公主的功臣之家,大都是玄武门之变的主力。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中,一箭射死了李元吉救下被勒得半死的李世民,立下了大功。从功劳角度来看,李世民把女儿嫁到尉迟家族,尉迟恭完全受得起。
不过“以女妻卿”的意思,是把女儿嫁给尉迟恭当妻子,而不是在尉迟家族选择适龄青年。尉迟恭虽然鲁莽,但是并不是蠢,他知道皇帝这反常的举动背后肯定另有隐情。
皇宫里目前没有嫁人的公主,最大的才16岁,就算是自己对皇帝有数次救命之恩,那也不用把公主嫁给自己这个半截入土的莽夫啊?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尉迟恭心情沉重地回到家,多少次出生入死的经历让他本能地有了一种危机感。尚驸马?历朝历代的驸马可都是不能做官的,更何况自己还是一方大员?皇帝是要自己辞官吗?
尉迟恭越想越觉得皇帝是这个意思,不然,好端端的让一大把年纪的自己尚什么驸马啊?哪一个驸马爷不是千挑万选的青年才俊,自己真要是头脑发热应下来,大概离死也不远了。
第二天,尉迟恭赶紧上书,以“自己征战多年,积劳成疾”为由,请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李世民见他如此识趣,很爽快地批准了他辞官的请求,不过并没有让他离开长安,授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以示自己对尉迟恭的恩宠仍在,以免有人打压他。
因为,朝中大臣们对尉迟恭的不满越来越强烈,连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对他颇为不满。李世民为了保住他,倒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也不枉尉迟恭跟随自己一场。
长孙无忌
尉迟恭的功臣之路尉迟恭自从追随李世民以来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数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际,确实算得上是李世民的恩人。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论功,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贞观元年(627年),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
也就是说在李世民登基时,尉迟恭与后来位极人臣的其他三位的地位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从这以后,他便离李世民的权力中枢越来越远了。
无他,性格决定命运。
尉迟恭为人正直,但是性格比较粗犷,做事冲动不计后果,这种性格在冲锋陷阵中大有作为,也是李世民争夺天下的利器。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毫不在意射杀皇子会有什么后果,一箭穿心将李元吉射死。随后又听从李世民的安排,提锏闯进内宫威胁皇帝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可以说,没有不计后果的尉迟恭,就没有李世民的成功登基。
但是这种性格又导致了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在为人处事上不够圆滑,直来直往。他又常常自负功高,丝毫不给别人留情面。就算是鼎鼎大名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过失,他也会毫不客气地指出,让后者很没面子。
这也许是带兵打仗之人的通病。命令,当然是直接明了、简单粗暴的好。文绉绉的掉书袋,等手下弄明白时仗都打完了。
但是此时天下已大定,李世民需要的是像房玄龄这样的治世之能臣,不是横冲直闯的武夫。而尉迟恭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朝堂上仍然直来直往,居功自傲,以至于众多大臣都与他不和。
无奈之下,李世民将其调任地方官。629年,尉迟恭离开长安任襄阳都督,3年后迁任同州刺史。但是,在每一个地方,虽然百姓很拥戴他,但是大多数同僚们都对他都很不满,李世民也只能不停地调换他的任职。
639年,李世民在京城大摆酒宴,尉迟敬德也回京赴宴。但是入席时,他发现居然有人的座次排在他的前边,这让他很不高兴。在古代,这座位的安排是很有讲究的,主席,副席,左席右席,争一席之地的大有人在。
唐太宗宴请百官
尉迟恭觉得自己受了轻视,一把抓住那人愤怒地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
任城王李道宗(李世民的堂兄弟)坐在他的下位,连忙上前劝解。谁知怒火冲天的尉迟恭居然不顾李道宗的身份,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一只眼睛差点儿被打瞎,后来医治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复明。
李世民知道后,强忍着怒火对尉迟敬德说:“朕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保全的很少,以为韩信、彭越的下场是高祖的过错。但是在你当了高官之后,朕才明白汉高祖的不得已。治国最重要的是赏罚分明,你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莫及之事。”
话里警告的意思如此明显,冷静下来的尉迟敬德感到后怕,从此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
随后,尉迟敬德被调往鄜州任职。结果没几年流言四起,都说他打算谋反。谣言传得太厉害了,就算是李世民不相信他会谋反,也不得不把尉迟敬德叫回来对质。
尉迟恭一气之下,当场把自己的上衣脱掉露出了累累伤痕,嘴里大声到:“皇上,你看看我满身的伤疤!这可都是曾经随你四处征战留下的。如今天下已定,你就要怀疑我谋反么?”
李世民见了他的遍体鳞伤,不由得流出了眼泪,想起从前一起出生入死的情形,数次救命的恩情,心里很是内疚。不久后就把他调回了京城。
唐太宗剧照
自古功臣难善终,但李世民对功臣都还不错。他手下的功臣也大都得以善终。李世民自有他的一套方式,来处理和功臣之间的矛盾。
秦琼自从李世民登基后,便一直在家养病。他病了12年,李世民就赐了12年的药。其实,两人都心知肚明:秦琼没有病,只是害怕自己的功高震主,拿病做掩饰,事实上,李世民送来的药他一口也没有喝。
秦琼剧照
李世民当然也不会揭穿,如此识趣的功臣,本来就应该好好的抚慰。
但是,尉迟恭就没有这种玲珑心思。他虽然被李世民调离长安,在外磨练了数年,性格有了一些改变,但是骨子里的桀骜不驯还是时常在朝中引发矛盾,他的行事作风在无形之中也会让人无端的猜忌和中伤。看在他这么多年出生入死舍命相随的份上,李世民想要尉迟恭安享晚年。
李世民已经不需要尉迟敬德带兵打仗、平定战争了,但是为了维护君主名声,李世民也不能主动要求战功赫赫的功臣退休养老。
可是如何开口成了一个难题。尉迟恭脾气暴躁,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少至交好友,旁人也不敢对他说三道四。李世民思前想后,只能自己旁敲侧击对他暗示一番:毕竟,自己也不想背上一个容不下功臣的名声。
相互成全的君臣
所以说,嫁16岁公主给54岁的尉迟敬德为妻,并非李世民随口一提,而是他深思熟虑多日想出来的好主意。这种委婉且隐晦的方式,既能给尉迟敬德体面,也能让他听得懂言外之意。
因为,只要成为驸马就不可能再担任有实权的官员,最多就是帮皇帝管一管内务。当然,如果尉迟恭还看不懂自己的用意,也就死不足惜了。
好在,李世民的苦心没有白费。两人最终都成全了对方,一个得以善终,一个得了美名。
或许由于尉迟敬德仕途过于坎坷,已经看破官途,于是他退休后沉迷道学,不问政事不与他人往来。《旧唐书》记载:“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658年12月,74岁的尉迟敬德在家中离世,后事享尽哀荣。唐高宗追赠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于昭陵。后世与名将秦琼一起成为受人尊崇的“门神”。
民间的门神画像
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尉迟恭的莽撞性格能活到74岁,李世民对他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你觉得,李世民把公主许配给尉迟恭,是什么心思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