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座神山——马牙雪山,因形似马的牙齿而得名,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圣山。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

华锐部落是什么部落?

华锐的藏语意思为:"英雄的部落",或"英雄的地方"。他们是藏族的一支,历史上华锐是指湟水以北,河西以东,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通东部、甘肃的天祝、肃南皇城等藏区,其中今天的天祝县是华锐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2)

在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时期,曾先后向唐蕃边境今华锐藏区派驻守军。而今天的华锐藏族就是当时戍守边关将士的后裔。因当时吐蕃军队强悍尚武、骁勇善战,所以被冠以“英雄的部落”,“华锐”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3)

车由石门口进入,两边的山体正如一道敞开的大门一般,将门内门外分成两个部分,无人机飞上450米的高度俯瞰,石门外秋色正浓,走进石门,一座座雪山赫然入目,一片银装素裹,层峦叠嶂,绵延不绝。近处公路如游龙一般穿梭于山岭之间,地面偶有露出片片黄色,石门水库如一块掉落山间的宝镜,倒映出天空的云。远山则是一色的冰清玉洁。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4)

顽强抵抗的六谷部

公元七世纪以后,松赞干部建立的吐蕃王朝逐渐强大,扩张至河西、陇右地区,该地区的部分羌、吐谷浑等民族融入吐蕃,逐渐形成一个藏民族共同体。到北宋初,一部分吐蕃留守军队、吐蕃时期东迁的部分部落,和当地原住民羌及部分月氏、吐谷浑等在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及历史演变过程中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吐蕃地方政权——凉州六谷部联盟政权,其中重要的主体力量就是华锐藏族部落。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5)

道路在山间蜿蜒盘曲。似乎为了证明这是名副其实的雪山,也似乎为了给我们一点惊喜,下车时蓝天白云的天空里,竟然纷纷扬扬落下一天的雪花来,雪花在蓝天下肆无忌惮地飞舞,颠覆了我对于下雪的认知。在我的所有记忆中下雪都是和漫天的阴云相连系的,马牙雪山以它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它作为神山的魔力和神奇。

雪山山区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小气候,就像一个神通广大且任性顽皮的顽童,举手间呼风唤雨,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每一条山谷都有自己的性格。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6)

六谷部的六谷指的是:大通河谷、金强河谷、古浪河谷、哈溪河谷、武威南山河谷、永昌南山河谷。基本就是武威到天祝这一带。这个政权的晚期曾经在与党项族的战争中杀死了党项族的大首领,西夏首位皇帝李元昊的爷爷,被李元昊追封为邦泥定国(西夏)太祖皇帝的李继迁。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7)

战争的经过是这样的,党项大首领是个智勇双全的军事天才,又是个不肯屈服于压破的民族英雄。李继迁所带领的党项部落由于反抗大宋朝廷被宋太宗所不容,发兵征讨的结果是党项人被挤压到黄河河套一带,李继迁要发展自己的地盘以扩大战略纵深获得生存空间只能向西发展,第一步就要占领凉州(武威),这一来就和凉州地区的六谷部干起来了。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8)

今天的武威城门(凉州)

马牙雪山藏语称阿尼嘎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西部,距天祝县城西部35公里处,年均气温-6.5摄氏度,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本地人称白嘎达山。 主峰白尕达,藏语称伦布什则,意为最高的须弥山,海拔4447米。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9)

党项大首领李继迁之死

六谷部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及党项人,但依然顽强抵抗,甚至联合了甘州回鹘和青唐吐蕃一起对付党项人,为了生存下去设下计谋假意归降,李继迁不疑有诈得意洋洋亲身前往受降,却被六谷部大王潘罗支下令乱箭射成重伤,不治而死。王位传给了儿子李德明。

半年后李德明发兵再攻六谷部,这回杀死了大王潘罗支为父亲报了仇,但六谷部王位传给了潘罗支的弟弟厮铎督乜。厮铎督乜带领族人顽强抵抗住了李德明的进攻,守住了凉州。

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盟友的暗箭更是防不胜防。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0)

走近马牙雪山,山顶一直隐现于云雾之中,让人感觉神秘而敬畏,四周天空晴朗,白云飘飘,唯独雪山峰顶云雾缭绕。想必那应该是山顶的积雪承受了阳光,蒸腾上升弥漫了天空,也让神山充满了灵性。云雾中仿佛隐藏着神灵。让人到此顿生仰望之情。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1)

山脚下白色岩石如同石阵一般舒朗而有序地散布山脚和山腰。马牙雪山最高点海拔不到4500米,按理说在这个纬度上夏天是不会留住积雪的,但即使冰雪消融的季节,白色的山石也如同白雪一般,让人依然觉得山顶终年白雪皑皑。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2)

天祝——天堂寺和祝贡寺

六谷部政权最终遭到友军甘州回鹘的突然偷袭而灭亡,凉州落在了甘州回鹘叶落阁汗手中。甘州回鹘最终又被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所灭,六谷部的土地归入西夏。但华锐部族在战争中表现的勇敢证明了这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如今他们的后人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存,马牙雪山就是这个英雄的华锐部族世代朝拜的神山。神山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天祝”,取境内天堂寺和祝贡寺首字而得名。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3)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的选择,马牙雪山周围有14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其中最有名的是“天堂寺”和“祝贡寺”,解放初期就以这两个寺院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华锐藏族所在地区的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可不是得到了上天的祝福么!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4)

虔诚的信徒

“崇拜”之情对于汉族人来说往往是埋藏于心的一种情感,但藏族同胞对神山的“崇拜”之情却是表达在身体语言上。匍匐的长头表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神灵的敬畏与依赖。古老的锅庄舞表达了他们对于神山保佑的感激与祝福。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让这一生活在高原的民族经历千万磨难依旧顽强地保留了民族的基因。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即勇敢又懂得珍惜与感恩的民族,更使得我对他们越发的尊敬。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5)

宗教的感召

雪山周围有许多藏传佛教的寺庙和藏式白塔,据说安史之乱后吐蕃的势力范围曾经伸展到这里,后来吐蕃统治者被赶走后藏传佛教依然影响着这一地区,元朝时西藏的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经过这里去到武威,代表西藏与成吉思汗的孙子,河西走廊的最高行政长官阔端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谈。那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关于这次会谈另文讲述。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6)

而阔端也深感于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而从原本的萨满教长生天信仰改信了藏传佛教,从而使得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发扬光大。成为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宗教。

藏传佛教的白塔和寺院也成为了这一地区显著的风景,雪白的白塔屹立于晶莹的的雪山的深色脚下,使得游人虽未入藏,已然感受到了浓浓的藏地风情。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7)

神湖的传说

传说马牙雪山有108座神湖,分布在马牙雪山的各个山头,有人曾说,马牙雪山天池是王母娘娘的专用瑶池,她每年都要来这里定期洗浴。空闲时间她派一个叫蟾蜍的神灵来守护。据当地老人们讲,他们曾不止一次看到过一个巨大的蟾蜍在天池里出没,给神奇的天池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时止今日,前来参加祭池的人们在寺院僧人诵经祈祷声中,扬撒"风马",虔诚的牧民拿出事先准备的哈达、酥油坨等抛向湖水。据说,谁抛进祭物之后,湖中若出现雪莲、宝塔、灵光之类的奇异景象,谁就会得到吉祥和安康。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这次没能去到这些湖边一睹美景。为此离开时已经惦记着再来一次了。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8)

旅行是一个过程的体验,来武威一定要来马牙雪山看看,看雪山欣赏的不仅仅是雪山的壮美风光,而且沿途的风景和见闻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收获。我每每都把这份收获双手接过,又把它们仔细打包寄给未来。相信在某一天的梦里,马牙雪山还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金兀术时期的黑泥河(这座雪山由十三匹战马化成)(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