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的一大误解之一就是:数学启蒙从数数开始。

我小时候经常被父母要求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从1数到100的拿手好戏,除此之外,学前教育阶段再无关于数学的其它有意学习。直到后来我去研究幼儿发展的相关理念,以及对这么多年数学学习的反思,才明白会数数只是一种表象,那也有可能是在背诵,就像孩子在识字之前都能背诵几首唐诗一样。

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数学的关注不应该以技能为重点,比如数数、计算等;而应该以理解核心概念为主,掌握技能为辅。

核心概念就好比知识大厦的承重墙,非核心概念则是砖瓦。概念的发展始于婴儿时期,利用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来探究这个世界。孩子天生都是好奇的,因为他想知道周围环境的一切,这是数万年来人类进化的本能。在婴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他们逐渐有了对形状、数量、重量和空间等概念的模糊感知,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概念感知会越来越强烈。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们应该提供充分的材料和环境,并积极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顺畅的进入概念探索的大门,而非只是关注技能的表现,这种粗暴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就切断幼儿对真正数学的兴趣。

数学中的常用数字表示方法(对数字的认知反映了你的数学水平)(1)

为什么要强调核心概念?因为核心概念具有内在的可迁移性,它广泛的存在于各个离散的主题中,能将这些主题和技能联系起来。比如数字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集合,当你数数时其实数的就是某一个集合,你可能会把苹果和梨放在一起数,因为它们同属于水果这个集合,但你不会把苹果跟袜子放在一起数;当你在计算时也在利用集合概念,因为数量的变化在同一集合内才有意义,苹果数量的减少对水果总数有影响,但绝不会影响到袜子。

对于核心概念的掌握,只能靠理解和应用来实现,而非灌输。我们学习的都是二手知识,灌输并不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能力。换句话说:教,就其本身而言,永远不会引发学。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进行成功的尝试时才会引发学习。

数学中的常用数字表示方法(对数字的认知反映了你的数学水平)(2)

在数字1-10这一单元,核心概念有:集合、数量、比较,由它们引申出的概念和技能有分类、计数、符号、排序等。婴幼儿对物体的最初探索,就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爸爸与妈妈是不同的,但在陌生人面前,爸爸妈妈又是相同的,能够根据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由此则产生了集合的概念,有集合就有数量的差别,有差别就要去比较。所以这些核心概念是层层递进的,是数字启蒙的主脉络,如果不区分核心概念和非核心概念,那么在幼儿看来所有知识点都表现为同样的价值,没有优先顺序,没有相互关联的意义。

对数字的启蒙,我们就要遵循核心概念的发展路线,拒绝无聊,有效的挖掘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游戏则是儿童最喜欢的方式,设置挑战性目标,将核心概念融入游戏任务中,通过反复的玩耍尝试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这也正是我们所在做的事情,面向3-6岁儿童,将幼儿数学的核心概念融入卡牌游戏中,每天玩一玩,简单轻松的在家就能实现数学启蒙。

不过正式上线还要等到6月底,到时会以成本价推出,记得回来购买。也可以先关注公众号:一点幼儿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