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广电-快点温州】

2021年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达62亿元,超八成作家受侵害,不少盗版网站“打一个冒出一个”,甚至猖獗威胁放话“24小时盯着你盗!”如何破解“打地鼠”乱象引发的行业之痛?

5月27日《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指出,网络文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盗版侵权“三座大山”——盗版平台、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62亿元,同比上升2.8%,保守估计已侵占网络文学产业17.3%的市场份额。其中,近7成网络文学平台和近8成作家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文学盗版内容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作家月关作为行业代表在会上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对网络文学侵权盗版行为予以曝光、公示,呼吁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停止侵权,共同保护网络文学的原创内容生态。随后,上海市网络作家协会、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等20地省级网络作协,晋江文学城、阅文集团、番茄小说、纵横文学等12家网络文学平台,爱潜水的乌贼、烽火戏诸侯、猫腻、priest、唐家三少、吱吱等522名网络作家联名响应倡议。这也是网络文学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呼吁,作家们将矛头直指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

唐家三少网文整改事件(唐家三少等522名网文作家联名反盗版)(1)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多数网络文学平台每年有80%以上的作品被盗版;82.6%的网络作家深受盗版侵害,其中频繁经历盗版的比例超过四成。

作家“剑舞秀”曾在连载更新中吐槽盗版,反被对方找上门威胁,“24小时盯着你盗!”更有甚者,部分盗版平台密切关注知名网络作家的新书动态,一旦作家发布新书预告便闻风而动,抢先注册书名,用劣质内容填充,诱导粉丝阅读。

层出不穷的盗版行为背后,是规模化、体系化、产业化的盗版利益链。网络文学盗版从早期的手打复制、截图分享、贴吧搬运,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购买软件-搭建网站-宣传推广-获取广告-资金结算”的完整黑产链条。

作为互联网重要入口,搜索引擎成为众多盗版站点的聚集地。网络作家“会说话的肘子”表示,搜自己的作品,搜索引擎首页会优先显示盗版站点,而进入盗版网站后,嵌入搜索引擎的浏览器又通过转码阅读功能美化阅读界面,“劫持”正版用户。读者调研也显示,“搜索引擎显示盗版站点多”是阅读盗版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告指出,应用市场对于阅读类App的管理也存在较多漏洞。大部分应用市场对App上架的审核并不严谨,缺乏对App上传者的企业经营属性、过往记录、证照资质、作品授权等方面的追溯和审查,对于App侵权行为的管控力度也较弱。以臭名昭著的盗版平台“笔趣阁”为例,其在各家应用市场上有着众多同名或名称相似的App,少则几款,多则数十款,出现了“盗版也被盗版”的荒谬现象。

据阅文集团数据,仅2021年因为盗版受影响的作家达6万名,近万部作品因为盗版不得不断更。64.3%网络文学平台认为,“搜索引擎、应用市场不愿配合”是维权的主要挑战。今年4月,由作家联合,网络文学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搭建业内首个盗版举报公示平台“全民反盗版联盟”,自上线以来已收到超百位作家提交的信息,累计曝光2000多条盗版线索。

打击盗版需要多方合力,但搜索引擎、应用市场主体责任不明确,增加了版权方的维权难度。搜索引擎、应用市场没有明确的重复侵权及严重侵权的惩罚机制,无论版权方投诉多少次,盗版网站及盗版App始终排名前列、屡禁不止。网络文学已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盗版治理的关键一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表示,要坚决把网络文学的侵权盗版纳入“剑网行动”重点之中,对恶意侵权盗版,达到刑事门槛的,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副所长郑璇玉建议,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文学的内容生态体系,提高网络文学用户的付费意愿;加强对优质网络文学内容的推广,培养网络文学用户的正版意识;加强对盗版侵权行为传统的惩罚和规制力度,同时从盈利角度压缩盗版侵权行为的收益;建立完善正版网络文学产业运营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形成良性产业链;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等。

唐家三少网文整改事件(唐家三少等522名网文作家联名反盗版)(2)

来源:文汇报

初审编辑:王艳艳

责任编辑:谷璋彤

审核官:钱中彪

主任监制:陈泰涨

监制:吴晓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推荐阅读↓↓↓

唐家三少网文整改事件(唐家三少等522名网文作家联名反盗版)(3)

唐家三少网文整改事件(唐家三少等522名网文作家联名反盗版)(4)

本文来自【温州广电-快点温州】,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