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恒大应该算是财大气粗的企业,没有之一。挥金如土的买买买让恒大汽车和许先生本人广受关注。就在前不久,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率高管团队赴法兰克福车展,并且宴请了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CEO。与之相比,近期在很多媒体中出现了恒大的两个广告: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招聘、恒大地产全员营销挑战赚佣金。
在招聘广告中,全球研发、中国智造、力争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字样自带豪气,而除国内以外,在瑞典、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均有工作地点的全球化招聘确实极其诱人。汽车研究院、动力研究院、电池研究院的8000个岗位需求更是感觉出恒大汽车要“大干一场”的气氛。
从布局上来看,恒大的大手笔确实基本上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的众多链条,在业内也有了热度和知名度。此次高调的招聘,估计业内的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而此次法兰克福的宴请其实也是一场非正式的邀请宴会,毕竟国内的相关人才有限,可对于新能源汽车,准确的说是对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能够顶起来的专家和精英还远达不到恒大汽车的目标。不过对于恒大来说,团队间的融合、产品间的融合、技术上的融合是否真的能做到“三合一”,还真的需要“快快”磨合,也许短道超车会得以实现。
其实仔细想想,在国外,电池驱动只算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但在国内,却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之前对车企和车主的双重利好政策让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一度猛增,同时也让很多造车新势力入局,成为了资本的宠儿。但,事实证明,新势力造车的资本战线很长,就算是直接或是“曲线救国”的方式获得造车资质后,量产也依然“在路上”或走的很慢。再看传统车企,虽然有着成熟的造车技术,但像比亚迪这样以电池起家的企业并不多,加上电池管理系统的不成熟,让续航能力成为了最大隐患,开空调影响续航,天气冷都会影响续航。
再回过头来看恒大造车,花重金买下了纯电动汽车的各个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而且很多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企业,花钱直接买技术,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缩短自主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上的投入与时间,这种“拿来主义”是真正的拿来。与合资品牌相比,更具有落地性,更能掌握核心的技术。近几个月开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也有所下降,进入到了优胜略汰的阶段,虽说恒大入局较晚,但如此大动作和大手笔,也算是有了短道超车的筹码。
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加大自身的竞争力。而对于造车这件事来说,确实有很多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和汲取,而恒大有了全球化的技术,全球化的团队,相信对于造车的信心更会增加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