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

文|大model

编辑|大model

生老病死在所难免,职业哭丧人上场

回望六朝,放眼至今。生老病死都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人死后进行哭丧也逐渐成为我国传统礼节。

毕竟死者为大,我们用的方法来表达对死去之人的哀悼。如果在葬礼之中,子女们不哭不唱,则会被视为不孝儿女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

因此有很多的子女,为了明面上的“孝”还专门请人来哭,而这也就是职业哭丧拜灵人的由来!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

职业哭丧拜灵人-武会霞

在河南的一个村庄里,水泥路蜿蜒而曲折,一支出殡的队伍正在缓缓走向村口,唢呐声以及一声声恸哭的声音蔓延至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在长达几十米的队伍中,披麻戴孝的子孙们应声肃立,向亡者的灵柩做最后的拜别,在灵柩前,许多头带白布,腰裹麻绳的子女们往往哭的是撕心裂肺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4)

当然也有着全身裹着白布的职业哭丧拜灵人,哭声逐渐地增大,仿佛这是自己家的葬礼一样。如泣如诉,悲痛不已,就连亡者的亲朋好友看了都忍不住哭泣。

而这是武会霞最近半个月哭的第11场丧事了,作为职业哭丧拜灵人的她,在一个月内,几乎有15-20天都在葬礼上“哭”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5)

尤其是在每年的清明节或者春节的时候,这是武会霞每年最忙碌的时候。有的时候,武会霞往往三四天都不能够休息,往往是哭完了这一场就去哭下一场,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她已经五十多岁,但是她往往会这样说道:“每次哭完之后,我的腿几乎擦破了皮,嗓子是无比的干哑,但是为了能够赚钱,再苦再累也不能够抱怨。”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6)

没接触该行业之前,武会霞只是一个小老百姓

在武会霞没有接触这个行业之前,她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妇女,平常在家没事干干农活,照顾一下自己的家人。

而家里也就丈夫一个人是顶梁柱,每日早出晚归所挣来的血汗钱,也仅仅只能够自己一家人的日常开销,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去供养孩子上学。

所以生活上的压力常常让武会霞喘不过气来。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武会霞接触到了她从来没有见过的新职业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7)

就在武会霞去街上购买东西的时候,她偶然间看到了一户人家正在举办葬礼。于是乎就去观看了这个葬礼,她看见,亡者的子女在灵堂前哭的是死去活来,撕心裂肺,楞是哭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深受感触的武会霞当时就来了一句,哭的是真伤心啊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8)

可是旁边看热闹的人家却反驳了她,这所哭之人根本就不是亡者的儿女,是专门找人花钱请过来进行哭丧的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9)

哭丧竟然也能够被代替?

难道天下还有这种职业吗?这是当时武会霞心里所想的,随后带着疑问了问旁边的人,这一场下来,她们光“哭”又能挣几个钱?旁边人说,你别看她光是哭,这一场下来随随便便就是大几百块钱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0)

听到这里,武会霞即感觉震惊又感觉到难以相信,毕竟,这个东西可是在之前并没有听过。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随随便便哭一场竟然有着好几百块钱的收入,这对于武会霞来说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收入。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1)

家境寒酸,生活拮据

如果她和她丈夫一起出力干活,或许这个家就不用那么寒酸, 这是当时武会霞内心的想法。可是武会霞也非常的清楚,这样的活,虽然挣钱很多,但是对于武会霞的家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忌讳

毕竟,自己的家人都还好好地活着,又不是像村里面的五保户一样。当然,武会霞也定会猜到,这个活一定会得到丈夫的强烈反对,甚至家里人的谩骂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2)

丈夫反对,可经济条件让丈夫没了底线

果不其然,当武会霞给丈夫说过之后,她丈夫却是脸色一沉,随后就开始以各种理由进行反对。毕竟,武会霞的丈夫和她孩子,就连娘家人也都健在,家里也没有亲戚去世。

所以,这种活是非常忌讳的,如果家里有人死去了,那么武会霞这个活还能勉强接受。可是家里人都活得好好的,武会霞去干哭丧的活,那这不就是咒家里人早死吗,所以她丈夫第一时间给出了反对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3)

可是,武会霞的内心却并不是这样想的,她所想的是为了能够减轻家里的负担,不让自己的丈夫那么劳累,毕竟连钱都没有了,还在乎什么脸面呢?

因此,武会霞开始和丈夫进行了各种沟通,毕竟只要丈夫同意了,那么谁反对也没有用了。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4)

虽然她丈夫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宁愿我累死累活去挣钱,你(武会霞)也不能去干这个行业

可是武会霞怎么会甘愿放弃呢,便一直在不停地诉说,一连说了几个夜晚,或许是她丈夫感觉到疲惫了,也或许是她家里真的太穷困潦倒了。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5)

所以,耐不住妻子的软磨硬泡,便同意了武会霞的想法,而后来的两人也是瞒着亲戚朋友,开始了一段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辛酸历程。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6)

武会霞进行试哭,感动丧事负责人

刚开始的时候,武会霞还专门拿钱请人去学习这个哭丧拜灵,毕竟这个东西武会霞也是第一次的结束,谁也不敢说,她自己能够表演的非常生动形象。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7)

因为武会霞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但是武会霞从小没事就会哼唱两句,因为有句话叫做穷开心。所以,造就了武会霞的声音要比其余人的更富有磁性,或者说嗓门更大更洪亮声音也更加逼真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8)

不仅如此,每次有哭丧拜灵的丧事的时候,武会霞都会选择前去观看,尤其是看那些同行的人是如何哭的,甚至一些轻微的细节武会霞都不愿意放弃,甚至就连台词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而武会霞也做好了第一次上场的准备。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19)

就在这时,专业负责哭丧拜灵的团队让武会霞进行试演,也就是对着一块木头进行恸哭。虽然没有多少人围观,但是该哭还是要哭的。

就在试演中,武会霞曾把学到的细节,甚至声音的起伏程度都把握得非常到位,也正是这样,武会霞得到了负责人的认可,决定找个活把武会霞给送过去。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0)

武会霞尝到甜头,名气也是越来越大

而武会霞终于有了第一次开单的机会,在负责人的口中得知,这次的丧事是一个大户人家,如果表演得比较逼真甚至富有感情,那么团队里面还会给她一定的奖金

于是乎,这一夜武会霞根本就没合眼,老早的就来到了大户人家。随后连忙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演练着,小心翼翼的把握着这一次的机会,甚至就连各种台词她都背得滚瓜烂熟。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1)

为了能够更加出色的完成这个活,武会霞老早的就换上了丧服一身白布,还和同伴以及敲锣打鼓的进行了反复的沟通,以防漏掉哪一个环节。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2)

事实上,武会霞是真的把职业操守做到了极致,不仅身穿白布,就连鞋子,头发上绑的都有白布,就连妆容上,武会霞也有自己的想法。把眼袋附近涂抹成红色的,这样一来,在哭的时候会显得更为夸张和震撼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3)

等到仪式开始的时候,敲锣打鼓的,放曲的,基本上都已经安排到位,就连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始都确定好了。

随后武会霞会哽咽着把亡者的生平事迹给慢慢地念出来,等到令人悲痛的时候,武会霞往往会开始大哭一场,直到把现场的氛围给烘托出来,然后武会霞还会在棺材面前磕三个响头仿佛棺材里面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一样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4)

不仅如此,武会霞还会哭得撕心裂肺,悲痛不已,常常能够带动家属一起哭,也正是这样,武会霞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演,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报酬500块钱,并且负责哭丧的负责人还给了武会霞额外两百的奖金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5)

于是乎,武会霞开始慢慢踏入了这个行业。毕竟哭一场就能够获得六七百的报酬,武会霞怎么会不心动呢

随着武会霞参加丧礼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哭丧拜灵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一开始的时候,是武会霞的团队给武会霞派遣任务,随着名气的增加,一般有丧事都会去请武会霞,所以武会霞在十里八乡内非常的有名。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6)

最繁忙的时候武会霞往往会收到多家的聘请,尤其是在清明节和春节的时候,武会霞往往是哭了上场连忙哭下场,甚至就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

而且她哭一场基本上都要一两个小时,有时候根据客户的需求,往往会哭三个小时以上,这就导致了,每次哭一场,武会霞的嗓子往往都是干哑的,腿上也会磨掉皮,可是看着家里面的情况,武会霞往往仍然在强撑着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7)

不知不觉,武会霞已经深入这个行业六七年了,而且自己也有了新的人生规划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8)

风光的背后却是数不尽的辛酸

最开始的武会霞是受尽了家里人的白眼以及冷落,毕竟自己的家人可是一个也没死呢,这样做,在她家人眼里看来,武会霞无非就是想让他们早死一点罢了。

更有人不让她进家门,还说自己会把怨气以及霉气带到家里面。虽然在他们家人眼里看来,武会霞这样做有伤风化,但是武会霞的父母则是支持她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29)

因为靠自己双手挣钱的行业那就是好行业 ,没有这么多讲究,能够挣钱养家糊口就行。当然凭借着武会霞的努力,自己的家庭也慢慢踏上了小康生活,家里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富裕。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0)

创新传统文化,成为哭丧领头人

当然后来的武会霞更是对于这门行业有了深深的见解。既然是中国文化礼节,为何不能够进行创新扩大呢?

因此,武会霞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以及努力,成立了一个“歌仔”戏队。而这个戏队就是专门为丧事所服务的,之前大多数都是用哭或者磕头的方式来祭拜亡者。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1)

但是武会霞并不这样想,既然是悼念亡者的,为何不用歌曲或者戏曲的方式来进行呢?武会霞会专门挑选几个非常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再配上歌仔戏的“二十四拜”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2)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表达对哀者的悼念还创新了传统哭丧拜灵的方式。而武会霞的团队现如今也是越来越壮大,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3)

不管怎么说,这种特殊的职业是由于市场的需要衍生而来的,形成了我国丧葬文化的一大特色,尽管行业有些特殊,但是通过双手挣钱这一点才是我们值得尊敬的!

苏州农村最真实的哭丧(河南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