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众所周知《易经》有64卦、而64卦是由乾、坤、艮、兑、震、巽、坎、离这八卦,两两叠加组合成的叠卦。而八卦又是由阴爻、阳爻组合而成,所以爻就是易经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爻的阴阳之分又是我们常说的《易经》是二进制计算方法的思想源头,阴和阳也就是爻的基本性质。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1)

二、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

从上图不难看出阳爻“”就是汉字的一这个数字的写法,阴爻“- -”就是在阳爻中间给断一下。可能绝大部分朋友都自然的认为阴爻- -和阳爻从伏羲创八卦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但其实并不是。

近年来我国学者、专家通过对上文中提到的清华简的研究考证,发现至少在先秦时期,阳爻和阴爻是由一(七)、六这两个数字来直接表示,而且这个数字一实际上与数字七又有互通关系。

以下为清华简的部分截图,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阳爻的写法为“—”,但阴爻的写法为“∧”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2)

清华简截图1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3)

清华简截图2

现在再来对比下甲骨文的数字一、七、六。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4)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5)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6)

综上再结合清华简中与十二地支数字有关的原文,从左至右原文如下

巳亥四、辰戌五、卯酉六、寅申七、丑未八、子午九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7)

清华简截图3

所以先秦时期的爻是由六代表阴爻、一(七)代表阳爻。当然除了六、七,八和九也在这些古籍中代表着阴爻和阳爻。比如乾卦从初九到上九即是一爻到六爻的指代,以九表示阳爻:

易经中的六爻断法(易经浅谈颠覆常识的阴阳二爻的本来面目)(8)

在《国语·晋语》中有:

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

《左传·襄公九年》中有: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

通过其他学者研究考证“八”字的意思,应该指的是在一卦的变化中,内外两个经卦都有不变之爻(“八”者当为阴爻)。

三、五行的生与成

上节提到六、七、八、九中七和九奇数代表的是阳爻,六和八偶数代表的是阴爻,不仅在这四个数字之中有奇阳偶阴的规律,从一到十这十个数字中也有相同的规律,即奇数代表的是阳,偶数代表的是阴。

那为什么《易经》中只使用六、七、八、九代表阴爻、阳爻呢?这就要提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生数与成数。

生数:指的是从一到五的五个数字,一、二、三、四、五;

成数:指的是从六到十的五个数字,六、七、八、九、十。

在《尚书大传·五行传》之中有云: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阳数一代表水的生,阴数二代表火的生,阳数三代表木的生,阴数四代表金的生,阳数五代表土的生,阴数六代表水的成,阳数七代表火的成,阴数八代表木的成,阳数九代表金的成。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可以对应五行生和成的两种状态。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易经》中只用十个数字中的六、七、八、九这四个数字指代爻的阴阳?

结合五行的生成数来看,这是因为从一到五这五个数字是生数或者说他是先天的一种气,是这个物质还没形成之前的那种趋势,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从六到十这五个数字才是成数,它所代表的才是实实在在的凝固下来的积累下来的物质,是后天的实物。而在成数这五个数字之中十这个数字它代表的是土,而土在古人眼中它是不分阴阳的它是阴阳的融合状态。所以说在《易经》中古人只使用六、七、八、九这四个数字来代表阴阳。

关注我@星士拓然后面会陆续写文章对《周易》的原始版本和官方版本为大家做对比解读。#周易##易经##历史冷知识##历史##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