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创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宜宾南溪区乡村振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宜宾南溪区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创稿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张,城市服务人口不断增加,宜宾市南溪区社区治理存在居民诉求多元化、居民融合度不高、社区治理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组织专业性不足、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南溪区以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为契机,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
探索“三大路径” 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上下协同路径。成立区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以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街道社区主抓的治理工作格局;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累计召开专题会9次、月例会12次,先后投入项目资金800余万元,有效推动试点工作落地落实。
社会共治路径。健全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制定《南溪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扶持激励办法》《南溪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成功培育各类社工人才80余名,广泛参与社区治理,让“社会共治”模式成为共识。
群众参与路径。在仙源街道实施“睦邻社区”和“协同善治”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特殊群体问题和需求,实施“帮扶慰问”“儿童手工”等7个“社区微创投”项目,实现全龄参与,目前群众对社区的满意度达96.8%。依托“in仙源”社区智慧服务平台,畅通“线上 线下”诉求渠道,形成问题发现、民主协商、订单销号、信息反馈等诉求解决机制。
创新“三大模式” 汇聚社区治理新力量
搭建“政校联动”模式。坚持“外引内联”,建立起“高校 行业”“本土 外聘”的社区治理专家库,提供“项目咨询 项目督导 项目培训 项目评估”四位一体的专业服务;携手西南财经大学建立社会工作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打造高素质、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基地。
深化“以社孵社”模式。采用“外地机构承接 本地孵化培育”“专业社工 岗位社工 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成功孵化3家专业社会组织、25家社区社会组织,为基层治理提供扎实的人才和组织保障。
探索“全员共建”模式。整合辖区企业、商家等资源形成社区治理共建联盟,建立资源、需求、服务利益链接机制,广泛动员30余家本地企事业单位、50余家社区商家参与社区治理。比如,仙源街道依托“仙源书院”,联动学校、新乡贤开展系列培育课堂,提升居民素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府社区开展“学府商家自治联盟”“学府善治自治共建”等治理项目,动员辖区企业商家等资源,共建幸福社区。
搭建“三大场景” 丰富社区治理新格局
搭建养老服务场景。南溪街道南山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养老综合体服务阵地,探索“邻 ”治理模式,开展便民服务 养老服务,开设“爱心邻里食堂”,链接政府、志愿者等资源,构建社区老年人、群众的公益服务就餐、送餐平台,打造集社区养老、康复护理、智慧管理等功能的养老服务场景。
搭建社区协商场景。仙源街道川主社区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托同心茶园,推动“网格 居民带头人 物业”三方合作,协商引导居民寻找公共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共同参与问题解决,形成民意表达、志愿参与、议事协商、问题解决、群众评价等全链条闭环机制,打造居民协商议事场景。
搭建商圈联盟场景。仙源街道学府社区创新红色商圈党建新模式,利用“微孝基金”公益品牌,推动本地商家加入社区“商家自治联盟”,探索出了“党建引领 社区协调 商圈联盟 商居共建”自我造血式的治理特色,打造了集“文、商、旅”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服务新场景,实现社区、企业、居民良性互动。
通过省级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南溪区城乡社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制度保障从“欠缺”到“完善”,治理主体从“单一”到“多元”,治理力量从“弱小”到“强大”,治理内容从“粗放”到“精细”,治理成效从“不足”到“充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下一步,南溪区将全面推广“互联网 社区”建设,精心打造城市社区综合体,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品质,全力抓好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为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南溪力量。(伍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