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重塑一百讲 13.气沉丹田是发的什么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人说话最高境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说话最高境界(气沉丹田古人的想象力)

古人说话最高境界

身体重塑一百讲

13.气沉丹田是发的什么力。

我国传统文化最擅长的就是把感觉“玄化”,无论什么东西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都会让人觉得玄而又玄。

一部分是因为上古时期没有纸张只有竹简所以不能写长篇大段的话来解释。

二是我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以意会为主而不是语言。在师徒传承的时候都是讲口传心授,而不是《原则》、《精进》。真传弟子是不会丢给他一本书让他自己去领悟的。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文字一部分是难以领会的意识,还有一部分是使用缩减文字来表达的方式。这些令人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已经了解的人又是只听听几个字就明白了。所以我们的文化传承虽然看似一直都在,但是大部分只传其型未传其神,借圣人之名行自己之事。因为作者真正想要流传下来的是一种感觉感受而不是文字。

所以才有六祖慧能讲顿悟,说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这是极端的觉得有文字反而会让人执着于文字,反而更难领会讲述者想要传达的东西。

气沉丹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字面理解是有一股气沉到丹田里面了。丹田的位置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这里的寸是同身寸(自己的手指四个手指的宽度)。指的其实是比例而不是计量单位。学过团操瑜伽普拉提对这种形容应该不陌生,其实这是形象话,是一种想象。主要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动作感觉的,比如普拉提说下半身稳定不动时,会说想象身体的下半身就像被水泥浇筑了一样不能动。我们都没有被水泥浇筑过,但是这样一说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带入这些感觉去做了,而且更容易做到肢体想要的状态。气沉丹田就是传统文化的形象话。

气沉丹田到底是发一个什么样的力呢?我自身这些年体会是骨盆带的所有肌肉轻松发力的感觉,气沉丹田还有一个说法是憋屎憋尿。甚至有些人说功夫无非就是憋屎憋尿打嗝放屁的事而已。初听觉得粗俗,但是去做时候反而更容易找到感觉。

按现代解剖学来说就是收紧全部的盆底肌,注意是全部。前后中间都要收紧,现在有很多机构过分强调前侧的盆底肌的训练而忽略了后面和正下方的盆底肌训练,这会导致前后不均衡而且功效也不持久。盆底肌是一个肌肉群而不是单独的一块肌肉。但是气沉丹田其实不止是盆底肌,而是盆底肌和整个躯干肌肉的联动。不是单独的哪块肌肉发力而是从气沉丹田开始向上延展,脚踩涌泉、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虚凌顶劲这四个是有前后关系的,前面的做不好后面的不可能做好,这其实涉及骨骼结构对位的问题在之前第六讲介绍过一些。气沉丹田一个是盆底肌感知到发力,还有其实是内部的髂腰肌、腰方肌、腹内外斜等等和骨盆相接的肌肉一起协调发力才是真正的气沉丹田。

为什么要有这种发力呢?这其实来源于最省力的运动模式,我们最省力的运动模式一定是重心先移动。只要重心先移动了那么四肢其实可以省很多力气,或者说这才是真正的运动中的核心。比如攀岩仔细观察攀岩的人其实都是骨盆先移动之后身体其他部分跟上就好了。

最突出的其实是柔术、柔道、摔跤这种贴身的运动,双方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保持自己的重心来压倒对方,或者找到对方的重心转移对方的重心来使对方失去平衡。归根结底其实气沉丹田是让我们无论静态还是动态的过程中能够找准和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和轻松的移动而已。

气沉丹田的训练也是先以静态的感觉为主,扎马步是最好的了,但是为了之后的移动做准备我们不是去扎标准的马步而是去探索我们可以在多少个角度扎马步,比如脚的左右站距从没有距离到最远是多远,前后分开可以多远,也可以画圆圈来扎马步。蹲的高低可以有多少。甚至在不平坦的地方可不可以依旧保持骨盆的稳定,在波速球上能不能稳定。

动态的我们先以刺激最强的内收外展运动来激活,大部分健身房都有这个器械。在训练时候也可以多尝试不同的腿的位置和曲髋角度。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在地上滚来滚去怎么滚都可以主要是感受用骨盆主要的滚动和其他滚动的区别。

最后就是骨盆快速移动的训练,可以去练合气道的各种受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