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望山鱼窥荷的寓意(闻言识粤鱼以鱼作喻含义深刻又有趣)(1)

最惊慌失措、晕头转向的是“失魂鱼”。

此词一指被捕捞上岸渐失游水能力之鱼,虽仍有生命,却像没灵魂般失去生机活力;一指渔民放渔炮炸鱼,鱼群受惊,浮出水面打旋,酷似失魂落魄一般。粤港人又借此词来形容如此鱼般失魂懵懂的一类人。

最易被骗的是“水鱼”。

水鱼即鳖,北方话中叫“王八”,但“水鱼”落入粤语之中,就成为了受骗者的代名词。原来水鱼在水中刚拿出来时,一按它的壳就会有水挤出,于是就有“摁水鱼”一说,即被人榨出水,“水”在粤语中喻钱,“水鱼”就有“被坑钱之人”的意思。此词三两个近亲,一是“墨鱼”,墨鱼为避捕捉即喷墨汁,但捕猎者只要循墨迹就能顺利擒之,此词用以形容奉行鸵鸟政策的愚笨之人;一是“鱼腩”,鱼腩肥美无骨容易入口,用以形容易受骗或赌技浅常被赢之人。

最无生气的是“咸鱼”。

皆因咸鱼硬邦邦,而死人僵直,两者有共同之处。于是,粤语中又有两句:一句叫“死过咸鱼”,比死人还要死,确实是没有复活机会,形容身陷绝境,难以翻身;反之,就是另一句叫“咸鱼翻生”,即死而后生,形容置诸死地而后生,摆脱困境。

最痛的是“挞生鱼”。

粤港人深信煲生鱼汤的鱼须新鲜未死才有营养,故煲汤前生鱼不能屠宰,又为免鱼在煲中乱跳,就要先将之摔落地上,令其昏迷再下煲。摔,粤语称为“挞”,被“挞”就可谓生鱼独享的待遇。于是就有“挞生鱼”一词。生鱼被“挞”,条鱼故之然痛,因此,粤港人又借用此词形容人被摔得很痛,叫做“挞生鱼咁挞”。

最老的是“塘虱鱼”。

“塘虱”即鲶鱼,由于鲶鱼有触须,貌似老人的胡子,粤港人便用“塘虱鱼”比喻乡间父老、族长,又生出一句“塘虱凼———伯父冧(lam 6)”,指老人聚集之地。

最多着数的是“钓泥鯭(m aang3)”。

“泥鯭”即褐篮子鱼,因泥鯭习惯成群觅食,钓泥鯭时方法与钓普通鱼有所不同,通常将八只鱼钩同时系在渔线上作八捋钩以钓之,一收竿便是多条上钓。于是,粤港人就将的士司机同时接载多名各不相识的乘客(如泥鯭一样)前往相若目的地的行为称为“钓泥鯭”,这类的士就是“泥鯭的”。该情况下,乘客分担的车费较少,司机又能赚更多,可谓“你好我好”。

痛与快并在的是“土鲮鱼”。

从前,有些风流成性的男主人,见家中女佣生得娇俏,便借主人之威潜其规则。但潜规则自然有代价,事关把柄在人手,分分钟女佣缠身非常,有甚者更需以名分予之。这被潜女佣,就如土鲮鱼般,味道鲜美,但骨刺甚多,要啖之麻烦多也!久而久之,但凡具备被潜外观的风骚女佣,粤港人便称之“土鲮鱼”,其中略带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