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语言文字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各地正积极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于是,“你接种了吗?”成为近期流行的招呼用语笔者注意到,身边有朋友将“接种”读作jiēzhǒng微博用户“校园咨询君”于2021年1月12日发起了名为“‘疫苗接种’的正确读音是?”的投票活动,参与活动的431人中,233人选择了“疫苗接种(zhǒng)”,198人选择了“疫苗接种(zhòng)”事实上,“接种”的正确读音是“jiēzhòng”,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拼音调换?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拼音调换(转接种读音辨误)

拼音调换

来源:中国语言文字

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各地正积极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于是,“你接种了吗?”成为近期流行的招呼用语。笔者注意到,身边有朋友将“接种”读作jiēzhǒng。微博用户“校园咨询君”于2021年1月12日发起了名为“‘疫苗接种’的正确读音是?”的投票活动,参与活动的431人中,233人选择了“疫苗接种(zhǒng)”,198人选择了“疫苗接种(zhòng)”。事实上,“接种”的正确读音是“jiēzhòng”。

1965年版《辞海》在“禾”部对三种读音的“种”字分别作了注释。“种”读作“zhǒng”,有6个义项,分别为:“①植物的种子;②人和其他生物的族类,引申为后嗣;③类别、样式;④物种,即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⑤逻辑范畴,表示一类事物包含另一类事物;⑥通‘肿’,《诗·大雅·生民》:‘实种实褎。’孔颖达注疏:‘以种为臃肿,谓苗之肥盛也。’”“种”读作“zhòng”,意为“把植物的种子或秧苗埋入土中使它生长。如栽种、种树。引申为培养,如种痘”。“种”读作“chóng”,用作姓氏。撇开“种”的姓氏义不议,可以看到,“种”在读三声时多为名词或名词性语素,而读四声时用作动词或动词性语素。《辞海》中对“种(zhòng)”的解释以“种痘”为例,并表明其义是由本义“种植”引申为“培养”。同时,《辞海》在“接”目收录了“接种”一词,解释为“将微生物种入适于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或活的生物体内的方法,都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虽没有标明“种”的读音,但不难判断其中的“种”表示“种植、培养”义。可见,“接种”应读作jiēzhòng。

再翻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将“种(zhòng)”释为动词,意为“种植”和“接种”,并以“接种牛痘”为例。这表明,表示注射疫苗用的“种”是“种植”的比喻义。在词目“接种”处,明确标注了读音为“jiēzhòng”。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的《汉字规范字典》和2017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对于“种(zhòng)”的解释都出现了“把疫苗接种在人体上:~牛痘”。可以看到,各词典对“接种”中“种”的读音并无争议,其读作“zhòng”无疑。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读错呢?这是因为汉语中存在多音现象,一如“种”字,有多个读音,读音不同,表义不同,用法、词性往往也不同。读音可用以区别词性和词义。同时,汉语又属于高语境语言,人们通常需要在篇章中理解句子,在句子中理解词语。我们听到“接种(jiēzhǒng)”这样的错误读音时,可以在语境中凭借语感来理解其正确含义。当“接种(jiēzhǒng)”这样的读音不影响交流时,很多人也就不特意去纠正了,于是“习惯成自然”。

坚持正确读音,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有助于社会沟通的便捷、思想认识的传递。规范准确地使用汉语,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