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北京时间2月4日10时42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春

岁之轮回,由此开始

听百鸟和鸣,看袅袅春幡,迎万物萌生!

CHUN

春之始也

荆楚文物勾勒岁月年轮,二十四节气标注世间生机。湖北省博物馆和长江云联合推出专栏“博物知时节”,让我们在文物与节气的对话中,细听岁序更迭的光阴故事,共话湖北文博的千年底蕴!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当大地开始解冻,蛰虫逐渐苏醒,鹘鹰开始捕鹅,春气悄然而至,在烂漫的阳光中送来了几分希望,藏进了几分活泼。今日分享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白玉鹘捕鹅带,伴着“春水”去寻春!

正值春光最好时(博物知时节约否)(1)

白玉鹘捕鹅带

长12厘米。由15件带饰组成,白玉带銙9件,金饰6件,总重365.2克。玉带正面浮雕有引颈展翅飞翔的天鹅造型,鹘飞趴在天鹅头部似乎要啄它,造型逼真,极具动感,鹘和鹅的羽毛、嘴、眼等都刻画得很细腻。鹘是辽金元时期最受尊崇的一种猎鹰,也称海东青。鹘在北方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辽、金都设置鹰鹘,驯养鹰鹘。鹘捕鹅是在春天,辽人就简称为“春水”,意思就是在春天狩猎,鹘捕鹅是北方民族常用的艺术主题,如金人有“春水之服”,代表图案就是鹘捕鹅。用玉雕刻鹘捕鹅的造型也被称为“春水玉”。这条玉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完整的鹘捕鹅玉带。经专家鉴定,这条玉带可能是金代皇室用品,曾经历过改制和转赐,故十分珍贵。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初候,春风和煦,气温回升,大地开始解冻,万物即将苏醒。

二候:蛰虫始振

大地回暖,在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们最敏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唉”。蛰伏在地下冬眠的小虫慢慢苏醒,在变得松软的土地中舒展筋骨。

三候:鱼陟负冰

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鱼儿在水里游动,吸氧、觅食,甚至来个鱼跃。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就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现在,则多为祭太岁、贴年画等活动。

咬春

《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 立春日,家家户户都要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以取迎新之意。一盘野菜惹人爱,吃得人眉眼笑,盼着他春光好。

踏春

“正月花,二月柳”,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亲朋好友们都来赴这一场春游会,去看春风抚翠柳,去看半城新绿半城花。

立春·三时

话丰收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古时候劳动人民每到立春时节,就要举行“打春牛”习俗,又称为“鞭春”,是用土、芦苇或纸做成。把“牛”打得越碎越好,就代表来年丰。

话喜乐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不待繁花似锦、景色艳丽,去看柳芽“半未黄”,新芽初绽放,星星点点缀在枝间。

话希望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努力经营当下,未来一定明朗。

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春是生机,万物复苏

冰化雪消、草木滋长

虽然寒意犹在

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春是希望,生机勃勃

冰雪消融,草木初萌,花枝孕蕾

大地的色彩开始斑斓起来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人们播下新种子的同时

也种下了新一年的期待

四季初始,佳期如许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

让我们播种下新一年的愿望和梦想

让我们乘着醉人的春风

欢快地、自信地

启程吧!

小互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今年你的愿望清单上有些什么?

是学习一项新技能

还是培养一个好习惯

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正值春光最好时(博物知时节约否)(2)

正值春光最好时(博物知时节约否)(3)

文案 | 胡傲蕾

美编 | 向悦

责编 | 李东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