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

如上图所示: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树桩上看到一张脸。

世界上到处都是面孔。墙面插座、灯光开关、奶酪刨丝器里的脸。有时,这些面孔具有宗教意义,比如在烤奶酪中意外发现了圣母玛利亚的画像,或者是看起来非常像耶稣的形象。

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看到面孔的现象,像是在云朵里、在建筑物中、在玉米卷上,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有了一个专有名称:幻想性视错觉。在希腊语中,幻想性视错觉的意思是“超越形式或形象”,它的意思是在没有任何意义或模式的地方寻找意义或模式,比如在白噪音中听到心跳,或者相信一个坐垫在生你的气。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2)

如上图所示:洋葱切面是一张笑脸。

人们很容易将幻想性视错觉视为一种有趣的视觉错觉,更糟的是,将其视为一种精神病妄想症。但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在日常物品中发现面孔的神奇能力,让我们对大脑如何处理外部世界有了新的理解。而不是通过视觉线索,然后把它们理解成真实的物品,可能是反过来的。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在告诉眼睛要看什么?

我们天生就能看到面孔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3)

如上图所示:这块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克罗伊河谷沿岸的岩石,与男性的脸惊人地相似。

李康(Kang Lee)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他是加拿大籍华人。李康除了做了一个很受欢迎的关于如何辨别孩子是否在说谎的演讲以外,还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婴儿、儿童和成人如何处理面部表情。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4)

李康

李康说:“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寻找面孔,这是数百万年前进化而来的产物。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祖先需要躲避捕食者或者寻找猎物,因为它们都有面孔。第二个原因是,人类是非常社会性的动物,当我们与他人互动时,需要知道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5)

如上图所示:这个话筒背面跟它的功能很应景,就好像担心有人对着它说话会吵到它自己,从而做出双手捂着耳朵的姿态。另外,还有几分相似于世界名画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油画作品《呐喊》。当然,排除偶然“撞脸”之外,也有可能是产品设计师故意这么设计的,显得生动乐趣。

进化也可以解释幻想性视错觉。由于快速识别并对不同的面孔做出反应的能力,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所以在灌木丛中看不到狮子的脸的代价,要比把橙黑相间的花误认为狮子的脸的代价高得多。如果这意味着你做好了意识到真正危险的准备,那么大脑最好做一个幻想性视错觉。

眼睛和大脑孰先孰后?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6)

视觉皮层在大脑皮层的位置

很明显,进化让我们的大脑优先考虑面孔,但这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这才是李康真正想知道的原理。

传统观点认为,眼睛接受外部世界的视觉刺激,如光线、颜色、形状、运动,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位于大脑枕叶区域的视觉皮层。枕叶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图像后,这些图像被发送到额叶,由额叶进行高级处理。比如刚才提到的事例,如何判断那是一块露出地面的岩石,还是一个巨大的头颅?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7)

鸭子嘴巴上有一只哈士奇

传统的模式被李康称为“自下而上”处理,在这种模式下,大脑的作用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并理解它。如果大脑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面孔,那是因为大脑会对类似面孔的刺激做出反应,基本上是任何看起来像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个嘴巴的点和空间。

但是李康和其他研究人员开始质疑“自下而上”的处理模式。他们想知道是不是正好相反,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在发号施令。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8)

鲨鱼肚皮的皱纹,隐约地呈现出恐怖的“鬼脸”

李康表示:“我们想知道额叶是否真的在帮助我们看脸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脑不是从外部产生面部图像,而是从额叶产生某种预期,然后回到枕叶,最后到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脸”的现象。”

在吐司中看到“耶稣”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9)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十几年前的奶酪三明治,在2004年以2.8万美元(约18.1万元)的价格售出。卖家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居民黛安娜·杜塞尔(Diana Duyser)。她说,咬了一口三明治,她看到圣母玛利亚在盯着她看。之后,她没有做任何事情来保存它,只是把它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李康会想到幻想性视错觉。他看过别人的经历,说人们在烤面包和玉米饼上看到耶稣、猫王和天使的形象,他想知道是否可以围绕这些形象做一个实验。

因此,李康招募了一群普通人,将他们连接到一个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上,并向他们展示一系列颗粒状图像,其中一些包含隐藏的面孔,另一些则是纯粹的噪音。参与者被告知,恰好有一半的图片包含一张“脸”,并被问及每张新图片时,“你看到脸了吗?”这种刺激的结果是,参与者报告说,在只有静态画面的情况下,有34%的时间看到一张“脸”。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0)

啤酒泡沫上的“人脸”气泡

对李康来说,最有趣的是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返回的图像。当参与者报告看到一张脸时,他们视觉皮层的“脸区”就会亮起来,即使图像中根本没有脸。这就说明,大脑的另一部分一定是在告诉视觉皮层去看一张“脸”。

在标题为《看到吐司上的耶稣:神经和行为相关的幻想性视错觉》,李康和他的同事们报告说:当大脑正确“影射”出看到的脸的形状,然后期望看到一个来自大脑额叶的脸,特别是一个叫额下回的功能区域。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1)

被海水侵蚀过的“人脸”石头

李康说:“额下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区域,这与产生某种想法,然后指示我们的视觉皮层去看东西有关。如果这个想法是一张脸,那么它就会看到一张脸。如果是耶稣,我敢肯定大脑皮层会看到耶稣。如果是猫王,那么就会看到猫王。”

李康在2014年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这是一项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颁发的厚道奖项。但李康认为,幻想性视错觉实验证明,“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体验周围世界的方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2)

如上图所示:2014年搞笑诺贝尔奖,李康和他的团队获得“神经科学奖”——烤吐司上的耶稣。

李康认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很多东西不是来自我们的视觉,而是来自我们的思想。”

婴儿识别种族面孔是朋友还是敌人?

李康教授还对婴儿和种族偏见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最小的婴儿能够识别所有种族的不同面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就会丧失。9个月大时,他们只能区分同种族的面孔,其余的开始模糊在一起。原因是他们只在出生的前9个月接触过同种族的面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3)

书包开口处像一只张开嘴的海豚

根据李康的研究,现在认为种族偏见不是生理上的,我们只是学会了相信那些看起来像我们大脑刚发育时看到的面孔的人。不幸的是,这可能会发展成基于社会信息和刻板印象的各种偏见。

错觉和幻觉的本质区别(我们在平常的事物中)(14)

拖把 蹲便池,酷似某流量男星的形象

李康表示:“存在种族偏见的原因是早期的经历,如果我们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多样化的视觉和社交体验,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有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