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营养师周启祥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高哪个更危险(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1)

我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排名世界第一的“糖”大国。

而糖尿病的知晓率不足一半,也就是说,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照常吃照常喝。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身体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或者是在某次的体检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是糖尿病患者了。

对于检测糖尿病常用的几个指标,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等就更加的不了解,不明白各自代表的意义,甚至经常出现混淆。

在解释这几个概念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对这几种症状了解,即使不明白这些概念,也容易判断出来自己跟糖尿病是否有关系。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高哪个更危险(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2)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

糖尿病除了可以通过血液检测之外,也可以结合身体是否出现如下症状进行判断,如果出现这些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要及时检测就医治疗:

1.多尿: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多尿现象,尤其以夜尿频多最为典型。引起多尿的原因是,因为体内血液中的血糖不能被身体细胞利用,在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之后,肾小管的重新吸收功能减弱,形成渗透性利尿。

这时候检测的话,多半已经出现了尿糖现象,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在大量丢失。

2.多饮:

由于尿液排出过多,引起身体内水分大量流失,细胞出现脱水,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提示身体缺水,需要补充水分引起而经常性口渴。

3.多吃:

由食物转化来的糖分无法被身体利用,这些糖分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细胞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引起食欲大增,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

因为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能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提供能量,慢慢的变得消瘦。有的人是在出现了这种不明原因的消瘦,才觉得不对劲,一去检测发现空腹血糖已经达到十几的程度。

5.乏力:

糖尿病本身就是能量物质代谢紊乱,食物提供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不能够被利用,全部穿肠而过,身体细胞缺乏物质供给,常常表现为疲乏、无力、烦躁等状态。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高哪个更危险(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3)

餐前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复习完糖尿病常见的几种症状,我们再回头来看一看这几个概念,都代表什么意思。

首先,餐前血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不具备糖尿病常识的人群中经常被提到,是一种被混淆的概念。

真正具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和数据,主要来源于空腹血糖值。什么是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离上一餐时间间隔达到8-12小时,上一餐吃进去的食物在胃肠道已经排空,除了饮水外没有吃任何其他食物,隔了一夜后早餐前采的血,检测所得的血糖值。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检测最常采用的有效指标,它所反应的是胰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和水平,能够更准确的反应胰岛素分泌状况。

空腹血糖标准及诊断

空腹血糖的正常参考值是3.9-6.1mmol/L。

如果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代表糖耐量受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对糖不敏感。

两次空腹血糖值大于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或者两次以上随机血糖值大于11.0,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血糖值小于2.8mmol/L,可判断为低血糖,需要及时进补食物,否则容易引起低血糖昏迷。

餐后血糖标准

餐后血糖是指早、午、晚三餐2小时之后测得的血糖值,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指标,对于判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小于7.8mmol/L。

餐后血糖值处于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减低或者受损。

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时,预示着患者糖耐量受损,引起肾脏、心脑血管和四肢并发症的概率增高。

餐后血糖的意义

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餐后血糖是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高哪个更危险(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4)

总结:

餐前血糖是我们日常口语中对空腹血糖的误解,真正具有意义的糖尿病检测标准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了相应的症状,要及时检测就医,改变饮食习惯,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病情进一步发展。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