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熟悉个人PC的基本软、硬件结构

要对个人PC的基本软、硬件结构有所了解,拥有能够维护设备控制PC的基本能力。

一、软件环境及维护

(一)了解CMOS及其作用

CMOS是储存于主板,靠电池保持的计算机基本硬件工作数据。

诸如CPU、硬盘、接口分配、启动顺序、时间、开机密码等。

各个计算机系统进入CMOS的方法不同,有的是在启动时按DEL键,有的是按特定的Fn键(如F6、F12)。

在重装系统、硬盘格式化、分区等操作时,一般会修改CMOS数据,如启动顺序。

启动顺序一般可以在硬盘、CD、USB之间选择。老式有软驱的电脑,软盘启动也是一个常用的启动方式。

计算机应用维修基本知识(跟我学设备维修电工-9)(1)

CMOS是用于计算机启动时的基础管理信息

(二)掌握分区、格式化

学会利用专用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

1、分区

分为物理分区和逻辑分区。物理分区一般是指不同的硬盘,逻辑分区是在统一硬盘上划分分区。如划分为C:、D:、E:、F:盘等,同时为各个盘分配空间大小。

分区有NTFS分区和FAT32的区别。

FAT32:一种从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系统派生而来的文件系统。更多地应用于WIN9X及以下的系统。

NTFS文件系统:能够提供FAT版本所不具备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与先进特性的高级文件系统。如果系统出现故障,NTFS能够使用日志文件与检查点信息来自动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而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中,NTFS还能提供诸如文件与文件夹权限、加密、磁盘配额以及压缩之类的高级特性。

NTFS格式XP推荐使用,它的簇比FAT32小,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间。

NTFS和FAT32的区别就是:NTFS格式支持最大2TB-256TB(受MBR影响)的分区,而FAT32支持32G。

对移动U盘,还有一种新的分区格式:exFat,它不需要记录很多信息,读写对u盘伤害小,且支持最大256TB容量。

FAT16则是早期使用,已被淘汰的一种分区格式。

2、格式化

硬盘格式化相当于全部清除硬盘数据。又分低级格式化、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前者彻底清除盘面数据,后者只删除文件分配表。需要对磁盘物理表面做修复时,不能做快速格式化。

(三)会驱动硬件

计算机应用维修基本知识(跟我学设备维修电工-9)(2)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管理:分区、格式化、驱动安装、应用安装是基本技能

了解驱动程序的作用,和常用基本驱动程序(主板、显示卡、声卡、CD、网卡、打印机等)的安装、设置。

很多硬件要正常工作,必须安装驱动程序。

主板驱动程序可以提升主板芯片组的性能,显示卡、声卡的不正常驱动也将影响它们某些高级性能的使用,这些是要注意的。即使同样可以使用,不正确的驱动经常造成计算机性能的损失。

硬件是否正常驱动,通常可以在“设备管理器”里看到,如果对应项目前打?号,则表示驱动不正常。

建议到硬件生产商的官方网站下载驱动程序。

如果为了方便,也可以用流行的同通用驱动软件来做,如驱动精灵、驱动大师等软件。但这些软件驱动后,往往会有个别硬件不好用。

(四)熟练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要求会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管理计算机。不多赘述。

(五)知道什么是注册表

计算机系统的注册表实际上是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软接口,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相关配置、描述信息,以便操作系统正确调用和管理应用软件。

注册表可以通过注册表编辑器程序regedit.exe来访问和修改。

(六)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卸载方法

一是使用添加、删除程序去进行安装、卸载。

二是使用安装软件提供的安装文件、卸载文件来操作。

正确地安装和卸载软件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硬盘上遗留垃圾文件,及清理注册表中的无用信息。卸载时不要简单去删除软件。

(七)掌握常用的软件维护方法

掌握杀毒、镜像(GHOST、HD)等的通常维修方法。

设备上建议使用正版杀毒软件,并经常升级。目前有些品牌机,本身带电脑管理软件,内置了杀毒软件。

要掌握GHOST备份硬盘数据的方法,这在有计算机系统的设备维修中经常使用。

具体用法此处不做详细赘述。

(八)电脑裸机安装步骤

1、正确设置CMOS参数;

2、电脑分区;

3、格式化;

4、安装操作系统;

5、安装硬件驱动,设置显示模式、打印机驱动、声卡驱动、上网连接等;

6、安装杀毒、防火墙等软件;

7、安装常用办公软件,如OFFICE、解压、PDF软件等必备的软件;

8、根据个人使用需要安装个性化的软件。

二、硬件环境及维护

(一)了解常用硬件

了解:

1、CPU、主板、内存条:这是计算机性能最基础的东西,要有好的性能,就要上多核、多线程的CPU,上高质量、兼容性好的主板,上速度快、容量大的硬盘,不过它们之间性能必须彼此匹配,单方面过高,将达不到最佳性能。

2、电源:早期的台式机,100W的电源够了,现在一般都是300-500W,主要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

3、显示卡、声卡:显示卡的重要参数之一是显存数量,普遍要到1-2G以上。如玩大型网络游戏及影视编辑,对CPU、主板、内存数量、显示卡等要求高,做音乐编辑、网络歌手等对声卡要求高等。

4、硬盘:目前的机械式硬盘已经达到TG级别,对比早期的1M-20M硬盘,已可以称是海量存储了。硬盘的转速也越来越高。如果需要更高的速度,安装几十到几百G的固态硬盘(闪存类介质),作为操作系统盘,将对性能有明显提升。

5、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外围设备。光驱基本很多标配已经取消了,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对游戏族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装备。

6、专用接口卡:很多工业现场的应用,都会开发插于计算机扩展槽上的“接口卡”,这是需要单独作为备件储备的,和前面的通用硬件不同,计算机市场买不到。

了解以上硬件的主要参数及选择方法,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来购买合适的硬件。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一样,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非常快,一般三两年不了解市场,基本就会换代。

计算机应用维修基本知识(跟我学设备维修电工-9)(3)

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系统硬件拆装技能

(二)掌握主要硬件的拆装、更换方法

要基本熟悉计算机系统机箱内部结构,及主要接口、电缆的作用。

要能根据故障现象大致定位软件、硬件的损坏方向,并利用替代法来测试。

以上内容的参考文献繁多,不做详细描述。

9.5 RS232、RS422、RS485接口简介

一、接口标准的发布过程

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接口标准,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发布的。  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

  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

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

二、RS-232、RS-422与RS-485的性能参数表

规定

RS-232

RS-422

RS-485

工作方式

单端

差分

差分

节点数

1收、1发

1发10收

1发32收

最大传输电缆长度

15m(20m)

1000m

1000m

最大传输速率

20Kb/S

10Mb/s

10Mb/s

最大驱动输出电压

/-25V

-0.25V~ 6V

-7V~ 12V

驱动器输出信号电平(负载最小值)

负载

/-5V~ /-15V

/-2.0V

/-1.5V

驱动器输出信号电平(空载最大值)

空载

/-25V

/-6V

/-6V

驱动器负载阻抗(Ω)

3K~7K

100

54

摆率(最大值)

30V/μs

N/A

N/A

接收器输入电压范围

/-15V

-10V~ 10V

-7V~ 12V

接收器输入门限

/-3V

/-200mV

/-200mV

接收器输入电阻(Ω)

3K~7K

4K(最小)

≥12K

驱动器共模电压

-3V~ 3V

-1V~ 3V

接收器共模电压

-7V~ 7V

-7V~ 12V

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定义

如果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只能由一方A传到另一方B,则称为单工。

如果在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称为半双工传输。

如果在任意时刻,线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双向信号传输,则称为全双工。

-------->

<-------->

-------->

A---------B

A----------B

A---------B

<--------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

四、RS-232的一些注意事项

S-232 常用的三根针是 2、3、5。其中5是地线,2和3是用来传数据的。那么在实际使用中会用到两种线序的线: 2、3直通和2、3交叉。

RS-232的接头又可分为公头(全是针的)和母头(全是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