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宰牛的有个专用名词——开锅子。

以前的卤牛肉也会掺假,不过那种掺假放现在,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因为牛油虽然不多,但消费者买的是牛肉,谁也不愿意花同样的价格买牛油。

再一个牛肉的纹理比较粗,都是肉的话还真不好吃。

会说话牛肉(擦亮眼睛看牛肉)(1)

所以以前的卤牛肉,人家会把牛油想办法夹在肉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把便宜的牛油卖出了高价,又让消费者觉得好吃。特别是带着筋头巴脑的那种,更是抢手货。

现在牛肉的价格更是千差万别,比如说开封最有名气的沙家牛肉,一斤卖到了九十块钱。而农村集市上的,最低竟然有三十多块钱一斤的。

那么在生牛肉还三十多四十一斤的情况下,他们卖的肉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会说话牛肉(擦亮眼睛看牛肉)(2)

我们平常自己吃,都是撂锅里煮去了,其实对于一斤生肉能煮出来多少,并没有去实验过。

据说,人家专业的,一斤生肉能煮出七两熟肉,好像这就是最高水平了。

假设生肉35一斤,就按煮7两计算,则熟肉的成本就是不低于50元一斤,就这还没算人家的各种调料、水、火以及人工和利润。所以正常情况下,只要是正儿八经的东西,低于60块钱一斤的,肯定有问题。毕竟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干。

会说话牛肉(擦亮眼睛看牛肉)(3)

据说这些假牛肉,有些是用猪肉加牛肉精或者牛肉膏整出来的。具体怎么操作,我没干过这活,也只是道听途说。

但是对于真牛肉还是知道一点。

如果闻起来不是纯正的肉味,而是夹杂着其他味道,基本可以确定是假冒伪劣。

想想还是新疆好,我们吃的牛羊肉,根本不用担心造假的问题。

大多都跑菜市场,直接买的生肉,回家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一个字,爽!

会说话牛肉(擦亮眼睛看牛肉)(4)

回了河南,我是不怎么吃牛肉的。想吃了,去市场买点生肉,最起码比买卤肉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