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能力,古人谓之“句读”。唐宋诗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把句读谓之“小学”,可见其是阅读文言文的入门能力。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研究生考试的相关专业,诸如古汉语、古代文学、文献学等,还要考文言文加标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近几年把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变成了对文言文阅读断句的考查,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远了些,同学们比较生疏,尽管是以客观的选择题出现的,做错的考生还是不少的。其实,文言文断句还是有一定规律的。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试题与考生们探讨一下断句的规律。为了收到好的效果,请朋友们自己先把它做一下,然后和本文所说的做题思路对照一下,印象会更加深刻。

高考文言文断句对照(高考3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题。

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高考文言文断句对照(高考34)(2)

第一步,读懂文章,弄清人物与行为关系。

我们拿到试卷之后,不要忙着直接去做题,一定要搞清楚人物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谁做了这件事,这件事是谁做的,是施事者还是受事者,施事者位于句子主语的位置,而受事者则位于宾语的位置。例如这一道题,“太后信之”这个“之”,根据上文是指赵娆、曹节、王甫等人;“出”的施事者是窦太后;谁“疾”?“疾”谁?陈蕃“疾”,“疾”“太后信之”这个“之”所指代的人;谁“志诛”?陈蕃“志诛”。弄清人物与行为关系,就为我们准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运用文言文语法知识及文化知识进行分析。

对文言文进行断句,有必要进行字法、句法的分析。文言文非常简练,有大量的省略。尤其是省略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是承前省略,还是蒙后省略,省略了什么,这对我们正确断句非常重要。例如,“ 数出诏命 ”、“ 有所封拜 ”就承前省略了“太后”;“ 志诛中官 ”承前省略了“ 蕃 ”。“有所封拜蕃常疾之”怎样断?我们既要知道“所 动词”这种词法特点,又要知道“封拜”文化常识。“所 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性短语,如“所为”就是“做的事情”;“封”是“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而“拜”是“授予官职”,它后面常带官职,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等。这样我们就能正确地断开了。

高考文言文断句对照(高考34)(3)

第三步,要注意语句意思的完整。

保证语句意思完整,才能不读破句、不点破句。一般来说,一个句子应该包含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当然也包含省略的部分。本题选项中是断为“会窦武亦有”还是断为“会窦武亦有谋”,显然,前者语意不完整,没有宾语,也不是省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断句虽然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能力,但是它也是一种综合能力。考生平时要多读文言文,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对我们断句很有益处。再结合我们讲的断句的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这一道题,在高考当中我们就一定不会失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