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冥王星轨道外的行星(行星X)是怎么样的?是否存在?

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的差异中冥王星被发现了。尽管克莱德·汤博的探寻很系统而且全面,他的探寻是为了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差异中可能存在的大天体,却意外地发现了冥王星。冥王星的物质太小不足以引起天王星和海王星运行轨道的差异,因此最明显的假设是还有另外一个天体有待发掘。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1)

当旅行者2号在1986年和1989年飞过天王星和海王星你用精准测量仪器来测量他们的质量时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差异就不存在了。天王星的实际质量比之前认为的轻了0.15%,而海王星则轻了0.51%。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2)

【注:这些数据来源于将旅行者号后来测量的数据与1976年IAU标准测量数据的对比。】

当把那些质量数值代入等式中时,外部行星的运行速度与预期的一样,可追溯回19世纪初期。

位置测量仪未明确测量到行星X,但不排除行星X的存在,虽然它们确定它不会是一个大的天体。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3)

问题2:水星的运行轨道中存在行星吗?

法国数学家奥本·勒维耶与J.C.亚当斯在海王星被发现之前就共同预言了海王星的位置。在1860年的讲座中,他们宣称所观察到的水星运行轨道偏离的问题可以假设有一个行星或另一个行星带在水星的运行轨道中来解释。观察这个行星或行星带的唯一方法是当它穿越太阳或日全食之时。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4)

1859年勒维耶收到业余天文学家莱斯卡博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说在1859年3月26日他看到了太阳中的一个黑点,像是一颗行星穿越太阳。根据莱斯卡博的观察,勒维耶估算从太阳AU0.1427(周期为19.3天)的平均距离。直径距离远小于水星的直径距离,而且质量估计只有水星的1/17。这个质量太小而无法解释水星运行轨道的偏离,但或许这是行星带中最大的一个天体? 在苏黎世的太阳黑子数据中心的沃尔夫教授和他的团队为这一天体的存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他们发现了在太阳上有24个黑子,这些黑子符合两个水星内部运行轨道的轨迹,其中一个周期为26天,另一个周期为38天。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5)

勒维耶爱上这颗行星并将其命名为瓦肯。1860年,勒维耶发动所有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宇航员在一次日全食中探测这颗行星瓦肯。但没人有所发现。沃尔夫教授让人半信半疑的“黑子”证据引起了勒维耶的兴趣,而且在1877年勒维耶辞世前有了更多的“探测”。在1875年4月4日,一名德国宇航员H韦伯看到了太阳上一个圆点。勒维耶所发现的轨道表明当年4月3日可能发生了转移以及沃尔夫教授发现的38天周期也可能在那个时点发生转移。那个“圆点”在格林威治和马德里都被拍摄到。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6)

在1878年7月29日日全食后又有一连串的“探测”:细小的发亮的光盘状物体只可能是水星运行轨道里的小行星。

J.C.沃森(密歇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认为他发现了两颗在水星内部的行星。刘易斯·斯威夫特(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共同发现者,这颗彗星1992年回归)也看到了“瓦肯”,但探测到它的位置与沃尔夫教授所说的水星内部不一样。另外,沃尔夫教授或斯威夫特所探测到的瓦肯也与勒维耶或莱斯卡博所探测到的瓦肯不一样。

至此之后,尽管在多次日全食里探测,再也没有人再看到过瓦肯。在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他的《广义相对论》,里面解释了水星运转的偏离没有引起其它行星的运行。在1929年,欧文 弗罗因德利希拍摄了苏门答腊的日全食。六个月后用胶片拍摄的照片对比显示没有亮度比9级更亮的天体在太阳附近。

第九个大行星是否找到了(第九大行星存在吗)(7)

究竟人们看到了什么?莱斯卡博不可能说童话而让勒维耶也相信他。也许是莱斯卡碰巧看到了在地球运行轨道里经过的一颗小行星。在当时这样的小行星是未知的。斯威夫特和沃尔夫可能是急于在观察中得出结论而错把一些星体当作是他们相信自己看到的瓦肯。

当一些研究人员以为在日全食的过程中他们在太阳附近发现了几个微弱的天体,“瓦肯”在1970-1971年再次被认为是存在的。这些天体也许只是微弱的彗星,这些彗星与太阳碰撞时被探测到。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ciastro-陈洁燕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