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地级市(泛指非直辖市及省会,下同),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苏州就是我国第一地级市,殊不知,我国还有5座计划单列地级市,虽然它们在城市级别上属于副省级,高于一般地级市,甚至高于部分省会城市,但它们依旧属于地级市成员。那么,在我国24个GDP万亿级城市中,地级市一共有多少个呢?答案是9个(含3个计划单列市),另外15个分别为4个直辖市和11个省会城市(含7个副省级)。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不禁会好奇地问道:3个副省级地级市和另外6个一般地级市之间综合实力排序会如何呢?城市级别更高的宁波、青岛果真比一般地级市苏州、无锡、佛山、泉州等更胜一筹吗?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是否犹如职场一样,官高一级压死人呢?一般地级市苏州和作为一线城市的计划单列地级市深圳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以及这9座地级市之间的各单项核心指标的绝对实力和相互差距如何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系列疑问正式开启文本的答疑解惑之旅。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2)

第一篇:城市环境一、人口:第一档:深圳;第二档:苏州、东莞、青岛;第三档:佛山、宁波、泉州;第四档:南通、无锡;人口,不仅是一座城市缔造者,更是决定一座城市发展命运的第一大引擎。而从9城人口数据来看,唯一的一线城市深圳果然再次拥有绝对的人口优势,足足比第二的苏州还要高出500万人口,要知道南通和无锡总共才700多万人口,相比之下,同为计划单列市的青岛和宁波,则均在千万左右。而且有意思的是,面积最小的深圳和东莞,即便全部小于2500km²,但在人口上反而均挺进前三,而面积均超过11000km²的泉州和青岛,反而在人口上略逊一筹。这也充分说明,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并非面积越大越好。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3)

二、财政收入:第一档:深圳;第二档:苏州;第三档:宁波、青岛、无锡;第四档:佛山、东莞、南通、泉州;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4)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除了离不开人外,还离不开城市的建设经费。而财政收入无疑就是一座城市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从9城财政收入来看,深圳不仅再次鹤立鸡群,而且足足是第二的苏州1.7倍,远高于在人口上的1.38倍。不过和人口数据截然不同的是两大副省级地级市宁波、青岛虽然再次完败于一般地级市苏州,但却双双完胜另外5个一般地级市,双双跻身前四,不仅如此,佛山、东莞、南通、泉州4城还全部不及宁波一般,尤其是福建第一城泉州,更是只有宁波的29.3%,苏州的20%,以及深圳的12%,差距可谓是天囊之别。无独有偶,即便是同为广东的三大地级市,彼此财政收入也是天壤之别,其中东莞更是和相邻城市深圳相差了5.5倍,即便是佛山,也相差了5.3倍,由此可见深圳在广东财政收入的一枝独秀,以至于即便是同为一线城市的省会广州也只能望其项背。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5)

三、收入房价比:第一档:佛山、无锡;第二档:苏州、南通、青岛、宁波、泉州、东莞;第三档:深圳;收入房价比,被誉为一座城市购房压力指数,是衡量一座城市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数的第一大关键因素。从9城收入房价指标来看,城市生活性价比最高的为广州卫星城市佛山。而和大上海相邻的苏州、南通、无锡三城则全部跻身前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和一线城市深圳相邻的东莞,则和深圳一起垫底9城,而这一反差也恰好反映出一座城市面积大小对于城市发展和宜居指数的直接关系,就好比我们买房一样,别墅当然比公寓的舒适性和可塑性更强。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6)

第二篇:综合经济四、GDP总量:第一档:深圳;第二档:苏州;第三档:宁波、青岛、无锡;第四档:佛山、泉州、南通、东莞;从9城GDP绝对体量来看,深圳和苏州虽然双双跻身全国十强的前六,且中间仅仅相隔了广州、重庆两座城市,但是彼此的差距则高达1.35倍。一般地级市苏州虽然完败于副省级的深圳,但却依旧不影响其以至少56%的绝对优势完胜另外两大副省级地级市宁波和青岛,以至于同为副省级的宁波、青岛两城均只有深圳的48%不到。反观佛山、泉州、南通、东莞4城之间,则竞争格外激烈,相邻为此之间的最小差距仅有1.6%,即便是最大差距也仅有7.5%。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7)

五、GDP增速:第一档:南通、泉州、深圳;第二档:宁波、青岛、东莞;第三档:苏州、无锡、佛山;从过去十年的增速来看,GDP总量更低的南通和泉州果不其然双双跻身增速前二。反观GDP相差无几的东莞,则仅有8.3%,和南通、泉州之间足足相差了23%。与此同时,GDP一骑绝尘的深圳,不仅增速没有垫底,反而高出第二的苏州25%,即便是同为副省级的宁波和青岛,也只能望其项背,由此可见深圳在经济发展上的势不可挡。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8)

六、人均GDP:在城市发达指数上,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首先,地处于两大一线城市之间的东莞,反而是9城中唯一低于2万美元发达标准的城市。其次,唯一一线城市深圳,反而不及苏州和无锡,仅仅位列第三。副省级青岛,即便是山东一哥,却依旧全面不及江苏三大地级市。紧邻两大一线城市的东莞和佛山,不仅全部低于福建第三名城泉州,而且双双垫底9城。这也难怪,随着各大城市GDP的高速发展,大家对人均GDP这一指标的诟病也越来越多。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9)

七、人均收入:虽然深圳在人均GDP上不及江苏两大一般地级市,有点颜面尽失,但是在象征富裕程度的人均收入上,却当仁不让地重回榜首,苏州虽然反超了无锡,奈何同时又被深圳反超,所以和人均GDP一样,依旧是位居第二。副省级宁波不仅再次力压同级别的青岛,而且还跃升到第三。人均GDP稳居榜首的无锡则直接退居到第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均GDP垫底的东莞、佛山,均迎来强势反弹,不仅双双摆脱倒数前三,而且和无锡也仅仅之势毫厘之差。相比于广东三大城市的全线飘红,南通和泉州则略显囊中羞涩,不仅排名双双垫底,且均不及深圳的三分之二,收入差距一目了然。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0)

第三篇:科教文卫八、文旅:第一档:苏州第二档:宁波、无锡、青岛、深圳、泉州第三档:南通、东莞、佛山从文旅收入来看,拥有6个5A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可谓是毫无悬念地夺得榜首,足足领先第二的宁波18%,不过拥有2个5A景区的宁波虽然完败于苏州,但却也领先拥有4个5A景区的无锡13%,表现足以用惊艳来形容。作为文旅名城的青岛,虽然仅有1个5A景区,但是依旧凭借其迷人的滨海城市吸引力,力压拥有2个5A景区的滨海城市深圳。和以上城市文旅大丰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通、东莞、佛山三城,不仅全部不及泉州的一半,佛山和东莞更是和苏州相差了6倍之多。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1)

九、医疗:第一档:青岛、深圳第二档:苏州、无锡、宁波、佛山第三档:南通、东莞、泉州在象征医疗质量的顶尖医疗机构数量上,沉寂良久的副省级青岛,终于迎来了一次大爆发,不仅力压一线城市深圳,而且首次登顶,实属不易。相比于青岛、深圳两大副省级地级市的双揍凯哥,宁波则略显相形见绌,不仅只有青岛的56%,而且还无缘前四,和高度依赖广州的佛山旗鼓相当。至于倒数三位,则属于南通、东莞、泉州,其中泉州更是继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之后,再次垫底。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2)

十、科教科研:第一档:深圳第二档:苏州第三档:青岛、东莞、佛山、无锡、宁波、泉州第四档:南通9城虽然全部作为非省会地级市,无法拥有跟省会城市一样的优质科教资源,即便是211院校,也仅有青岛、苏州、无锡三城拥有。但这一切似乎并没阻碍它们在科研成果上的硕果累累。尤其是一线城市深圳,不仅完胜集全省优质科教资源于一身的省会广州,还力压上海、北京两大科教龙头城市,可谓是创造了一种深圳现象。无独有偶,苏州虽然仅有深圳的62%,但同样是完胜集全省优质科教资源于一身的省会城市南京,以及科教重镇武汉和西安等城市,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足足是副省级青岛的1.62倍,以及副省级宁波的2.28倍,更是邻居南通的4.5倍,这也是苏州能长期稳居全国GDP六强最强有力保障。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3)

总结:在经过十大指标的全面对比分析之后,我相信大家对象征我国地级市颜值天花板的这9座城市有了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和认识。虽然短短十项指标并不能将这9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却已经基本涵盖了经济、环境、科教文卫等最核心领域,因此,最终的结果,依旧具有很高的可参考、可研究价值。最后,便让我们一起看看这9城的综合实力pk结果一览: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4)

1、深圳综合得分8.68,共计5项第一,1项第二,0项第八,1项垫底;2、苏州综合得分7.78,共计1项第一,6项第二,0项第八,0项垫底;3、青岛综合得分6.40,共计1项第一,0项第二,0项第八,0项垫底;4、宁波综合得分6.36,共计0项第一,1项第二,0项第八,0项垫底;5、无锡综合得分6.31,共计1项第一,1项第二,1项第八,1项垫底;6、佛山综合得分5.36,共计1项第一,0项第二,1项第八,2项垫底;7、南通综合得分4.87,共计1项第一,0项第二,4项第八,1项垫底;8、泉州综合得分4.87,共计0项第一,1项第二,1项第八,3项垫底;9、东莞综合得分4.78,共计0项第一,0项第二,3项第八,2项垫底;

苏州和宁波哪个城市建设得最好(谁才是地级市天花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