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无钢圈、背心式、运动内衣的流行,让年轻女性在内衣消费上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有迹可循——兼具舒适与功能,不失时尚感。而伴随着内衣消费特色的多样、年轻消费力量成为主流,内衣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内衣消费需求量不断增长,预计到2020年底将突破170亿件。而从品牌上来看,内衣行业无一家独大的局面,也让Bananain蕉内、Ubras、内外NEIWAI等新锐品牌后来居上,被消费者追捧,被资本方青睐。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开始,内衣行业发生融资14起,涉及到的多为新锐品牌。就在最近,Bananain蕉内正式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融资后蕉内的估值将达到25亿元,成为近10年来国内估值最高的内衣品牌。作为一家体感科技公司,蕉内执着于让内衣实现“无感”,并以此为核心,从设计、产品、技术等各方面提高消费者体验。近日,我们联系到蕉内,结合他们的观点,我们洞察了品牌背后的增长逻辑,看他们如何创造具有长期价值的内衣品牌。

品牌研究所Vol.27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1)

内衣行业是“蚂蚁市场”,要理解消费者的“真需求”

内衣商业世界早已发生改变。风靡全球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大量关店,“中国内衣第一股”都市丽人风光不再;反之,众多新锐内衣品牌崛起,成为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品牌自身战略定位的影响之外,消费者观念的变化也是一大因素。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大家在挑选贴身衣物时更注重舒适感,而不是性感。“过去大家更关注外在、在乎面子,但如今的消费者更强调品质、更关注国货。”因此,从悦人到悦己的趋势下,内衣品牌也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内衣市场是饱和的,同时它也属于有潜力的蚂蚁市场,蕉内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拐点上。”蕉内表示。也就是说,内衣作为衣食住行的一部分,是刚需消费品,可国内市场既没有综合能力强的品牌独占鳌头,也没有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的品牌出现。这是因为,一方面,虽然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但老品牌受制于其本身销售渠道、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因素,很难在短期内及时转向,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另一方面,新锐品牌体量小,在从0到1的质变过程中仍旧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但在新锐品牌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恰恰是因为他们体量小、迭代快的特点,反而能够及时洞察和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推出解决他们实际穿着问题的产品。例如,内衣标签带来的不美观、刺痒等影响穿着体验的问题,2016年成立的蕉内便很好的解决了。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2)

▲ 蕉内无标签内裤

“始于无感内衣”的蕉内,在2016年11月独创Tagless无感标签技术,采用零化学刺激的材料,将内衣成分、洗涤养护方法、尺码等信息标签印于外部,成功利用内裤切入内衣市场,并将品类逐渐扩展至内裤、袜子、文胸、保暖衣、家居服、轻户外等,始终“贴着皮肤走”。通过坚持“Live in Future活在未来”的品牌理念、应用互联网开发产品的模式,蕉内快速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实现年复合增长率100% ,积累了500w消费者。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3)

▲ 蕉内已有产品线

技术创造无感体验,内容营销让品牌出圈

蕉内从成立之时,就以体感科技为信念。“任何品类的背后都是面料、体感、工艺的共同支撑,”蕉内认为,“以内衣产品来说,‘有感觉’就表示产品出现了问题,因为内衣就像是人的第二层皮肤,应该是无感的。”

当然,在专注内衣品类的同时,蕉内还持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让“无感”继续。从航天员级别的SliverSkin银皮抗菌技术,到由联合日本TOYOBO共同研发的Heatskin纤维所制成的蕉内热装备“AIRWARM热皮”,再到Stressfree无感技术、ZeroTouch无感托技术,以及黑科技Movestech秒吸降温的入市,蕉内希望能够帮助消费者在多种环境与不同场景需求下,找到可靠的产品。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4)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5)

▲ 蕉内部分自主技术

同时,蕉内的每个产品都设置了坐标,由三位数字组成,分别对应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应用场景,让产品特性更明显,大大降低了用户选择的成本及决策步骤。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6)

▲ 蕉内产品坐标构成

独创的技术、产品之外,品牌想要出圈,还需要从内容方面塑造品牌差异化。一直以来,蕉内的包装、文案、视频等方面都为人津津乐道。例如,在蕉内创新产品501B浅口隐形不掉跟春秋袜的宣传视频中,一排小人并列而行,而可爱的蕉内“小黄人”却迈开步伐,快人一步,凸显了蕉内501B不掉跟船袜的优势——采用0.3mm专利防滑条,结合防掉跟结构,真正满足不掉跟的需求。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7)

▲ 501B浅口隐形不掉跟春秋袜宣传动画

蕉内的内容团队组成十分复杂,由年轻一代的导演、3D设计师、插画师、动画师、摄影师等创意人才组成,专门输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品牌视觉形象。而无论是蕉内标志性的品牌色、简洁直观的产品图片,还是短词短句形式的有趣文案,都沉淀着蕉内独特的品牌资产。

此外,在线下蕉内也尝试快闪的形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10月,他们在上海来福士开了一家不卖货的快闪店——蕉内热皮实验室,通过互动装置和体验环节,吸引消费者亲身体验蕉内的“体感科技”,同时现场可以直接下单购买,转化更便捷。今年12月25日,蕉内首家深圳线下店也即将开业,品牌想要传达的“体感科技”,将会更多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8)

▲ 蕉内线下快闪店热皮实验室

交付大于狂欢,品牌建设拒绝“短期主义”

从渠道层面来看,蕉内从一开始就瞄准了电商渠道。“我们当时决定聚焦于天猫平台进行销售,因为创业公司资源有限,必须要利出一孔、舍九取一,所以我们舍弃了所有其他渠道,all in天猫。”而今年双十一,蕉内总成交额突破2.2亿,较去年同比大增3倍,5个品类增幅超过200%,其中,内裤及保暖品类均拿下天猫销量第一的成绩。

对于这种大型促销节点,蕉内一直以来的理念都是“交付大于狂欢”。“我们每年双十一关注的核心都是交付环节,如何在体量翻倍的情况下,缩短交付时间,把控交付品质,是蕉内非常重视的课题。”为了保证今年品牌双十一的正常运营,蕉内在仓储、物流、品控上都做好了准备,加强供应链掌控能力,辅以精细化运营,保证品质的同时给到用户更好的体验。

从双十一“交付大于狂欢”的理念就能看出,蕉内并不只是追求短期的卖货销量,或者销售数字的好看,而是希望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洞察他们内心的痛点,实现品牌的长线建设。确实,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选择品牌的决定因素,一方面是产品质量、功能等“硬核”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品牌价值观是否符合如今年轻人的消费理念,简单来说,就是颜值、文化等更为情感化的因素。

蕉内十分看重硬核科普与文化连接,通过向外部传递更多技术与文化价值,来启发新的生活方式。根据品牌英文名“Bananain”中的“in”衍生出了更多承载人文精神的产品,持续深化品牌内核。例如与李佳琦奈娃家族NEVER’S FAMILY、SpongeBob海绵宝宝、Vivicat懒猫、太二、MINI、Fansack、勺子、小黑泥、高桥正等品牌IP、新锐艺术家、设计师的联名合作;以及公益向的红色计划、环保向的绿色计划、场景向的蕉囊计划等实验项目,均体现了他们在品牌文化上的重视。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9)

▲ 蕉内与卡通IP推出联名产品

“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我们也希望能找到认同蕉内理念、对于品质有要求、对设计有追求的伙伴。”例如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蕉内偏好行业一线供应商,并联合他们开发具有独占性的技术资产。“从长线来看,这是一种更低本的决策,因为他们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也更加稳定。”

虽然市面上的新锐内衣品牌层出不穷,但这对于蕉内来说并不会产生负担。“我们最重要的对手是短期主义,因为如果只注重短期回报或者内容噱头,蕉内是不会走到今天的,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秉持这一原则,蕉内在未来将会保持商业新物种的速度持续进化。在品类上,从聚焦内衣到向家居周边探索,力求成为每一个家的必需品;在渠道上,拓展线上、线下以及海外的渠道,让更多人体验到蕉内的产品。

石墨烯内衣品牌排行(让内衣无感)(10)

▲ 蕉内首家体验店即将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