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当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2018年,第三批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

7年来,高考综合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的期许中,由东部向中西部稳妥推进。到今年9月,新高考方案在14个省市均已平稳落地。

虽然新高考一直在持续推进,未来也会全国各省都实施新高考政策,但目前仍然有不少省份还在实行平行志愿方式,进行高考录取。

那么今天金老师就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有什么样的报考风险?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填报的若干个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

怎么理解“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分数优先,把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按照考生的排序,从第一名开始,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从第一志愿依次往后面的志愿检索,直到被投档或者全部志愿检索完,这叫遵循志愿。

分开来理解,“分数优先”就是指考生首先按分数(而不是按志愿)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比分数低的考生,优先获得投档机会。“遵循志愿”就是在处理每一个考生时,按考生的志愿,从第一志愿顺序逐一检索,一旦检索到的志愿符合投档条件,即进行投档,之后的志愿将不再检索,或者全部志愿检索完。

对文史、理工类招生院校投档时,考生在按分数排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同的投档分数,即文化总分 照顾分的值相同,则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综合、外语各项成绩依次、逐项比较,并按比较结果排列出先后顺序。如果所有科目分数都相同,则按同分数考生处理。

对于平行志愿容易产生的误区

1、字面意思的误解

虽然叫做平行志愿,但是在实际录取时并不是平行的,是有顺序的。“平行”两个字是针对招生院校来说的,只要考生分数达到招生院校投档线,且没有投到其他学校,那么无论是第一志愿填报,还是第五志愿填报,都一样的录取。

2、一次性原则

这个原则,总是有家长忽略。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录取规则,如果你不在意,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退档、滑档。

每个考生对填报的同批次的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也就是说投档的时候,一旦投进某一个学校,将不会退出来再投其他学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这里会有家长问,那我第一所学校不服从调剂,接着录第二所不就好了吗?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我举个例子,假如今年我家孩子考了605分,下边是我的志愿表:

为什么平行志愿只有六个可以填(什么是平行志愿)(1)

如果说,孩子的分数够,投档到了西南大学,并且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果这时候孩子报的西南大学6个专业都不符合录取要求,那么就会被退档。这个时候档案已经被退回来了,系统就不会再去检索北京林业大学,而是只能等到征集志愿再重新填报。

也就是说,同一批次,所有院校检索完,未能投出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也就是滑档),本批次本轮次志愿作废,考生只能填报本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录取。

3、投档比例

我们家长在了解心仪的院校时,应该都会看到学校的招生章程里写的,按1:1.05的比例进行投档。

有家长就担心了,那是不是孩子有可能因为这个投档比例问题而被退档。

这里金老师举个例子,比如今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理科一批次在云南招45人,按照1:1.05的投档,那么省招生考试院向上海外国语大学共投档47人,比计划录取多了2人。

这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会根据录取规则和相关规定对这47人进行筛选,如果所有人都满足专业录取要求,那么全部留下。不满足要求且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被退档的考生将进入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按照一次性原则,不在本批次本轮进行投档。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有任何关于填报方面的问题,家长们可以留言或者私信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