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天和大家说一部青春片《再见十八班》。这部青春片和以往任何的都不一样,它告诉我们青春的成长里面不仅有爱情,更有一群朝夕相处,一起玩耍的同学和那个爱你的老师,看到中间老师说的话“我不允许任何人去怀疑我的学生,他们都是一群好孩子”。是啊,18班的学生其实都有背后的故事,他们渴望被认同。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1)

该电影根据深圳外国语学校真实事件改编。谭睿明原本是金牌教师,因无惧权势不给优待生补课,被下放到这所中学最差的混混班高二十八班,并担任他们的班主任。面对十八班的整蛊恶作剧刁难不配合,谭睿明老师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想要改变他们...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2)

本来以为就是一部拍得很糟的青春片,熬着夜看到后来眼泪止不住。在叛逆的青春里,能遇到这样一个好老师和一群团结的同学是多么美好和幸运的事情啊。高中这个年纪,是最敏感最缺乏信任也最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所塑造的。或许长辈的一句肯定并不能让他们立刻从“混混”变学霸,但老师对他们善良和正直一面的认可,对他们的人品的认可,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需要的信心。老谭从年级大会出来,大家“三二一”鞠躬的那一幕猝不及防突然就泪崩了。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3)

影片讲述了一群青少年的年少轻狂,在青春时期的叛逆,和我们很相似。她们的十八班,依旧是整整齐齐的课桌,依旧是那个写了好多话的黑板,可是早已物是人非。回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光,一起跑步一起吃饭,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哭过笑过。我们或许做过最傻的事,也捉弄过老师,然后老师总是吹胡子瞪眼地要求我们叫家长来学校,而我们总是以笑声代替,无奈的老师只能摇摇头。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老师的努力耕耘,我们茁壮成长,是每个老师所希望的。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4)

全片故事线很集中,聚焦在“十八班”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没有任何狗血,以及其它旁枝末节,题材并不新鲜,故事也不意外,然而,以“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为线索,让影片情节推进和反转变得有紧迫感。而影片中的同学情谊和师生情谊让人十分感动。“他们多年以后,一定还是很好的朋友。”这是所有中学里纯粹友情的总结了,就是那样的“挺你挺到下世纪”的简单友谊,就算不再形影不离,也值得怀念一生。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5)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李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是一部网络电影,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师生、关于那些最青涩的破碎和最热烈的情感。因为青春是美好的,所以有很多简单的眼泪;因为青春像一场梦,所以它可以驾驭任何形状和想象。喜欢开头的创意、喜欢贯穿始终看似有些“无厘头”的漂流瓶。制作上对演员的选择也很重真实,第一次看到一部全部演员都满满胶原蛋白青涩脸庞的青春片。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6)

影片中太多的地方戳中笑点,也有不少泪点。青春嘛,就是该有哭有笑还有血。这个电影不聚焦年少时的爱情,只讲青春的成长。个性迥异的一群学生虽然让多数人很难联想到自己青春里的同学,可是他们的性格却正是所有人向往的青春该走的样子,知悔过,好胜自尊,团结义气,叛逆也懂事。无关爱情的青春也是那么美好啊!

再见18班曾经的少年都已长大(我们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孩子)(7)

这是一部有点粗糙但诚意满满的电影,比现在大部分青春剧真实多了,人生旅途上遇到一个好老师有多么重要啊。就像湖南企发文化的李同学说的:“电影不那么精彩但值得一看。”电影表达的东西和表现手法也没有什么创新,但就是让人眼眶湿润。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未来的你给你的信,但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你大概率还是会重蹈覆辙吧。教育不仅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成就。

更多精彩推荐:

电影《脚步》:人生就是一串接力脚步《孩子不想理解》像极了生活的状态《花椒之味》温情又不矫情的家庭主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