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朱熹吃烤鸭区别(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1)

我们已经知道,王阳明能有惊骇天地的龙场悟道,全因为他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怀疑。“龙场悟道”实际上是王阳明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重新解析,由此捕获了“心即理”的心学法则。谈心学法则“心即理”之前,就必须了解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的区别。

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二人的反应会截然不同。朱熹会认真地盯着烤鸭看一会儿,当他看了许久后也搞不懂鸭子是如何成为烤鸭后,他会叫来烤鸭师向他请教。他请教的问题很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有什么仪式、都放哪些调料、烤多久等等。不过如你所知,饮食业特色菜的秘方是不外传的,所以朱熹从烤鸭师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他连香喷喷的鸭子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了几十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

最终,他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了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成知识传授给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从鸭子成为烤鸭中得出一个天理来。这个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鸭子一点都不好吃,但经过专业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所以,人生在世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天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为善难,去恶也难

心学说要“致良知”,不仅指“为善”,更要“去恶”。现代生活中,拥有善念渐渐变成一种很廉价的东西,很多人看到行乞者也变得无动于衷。当然,这与这样一种社会情况有关:大量原本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只想寄生在他人施舍中生活。这就是利用他人的善念来自我满足的一种恶行。因此,为善不易,去恶也不易。

在日常生活中尚且做不到致良知,何况是像王阳明一样在血雨腥风中保持为善去恶的理想。越是滔滔乱世,越能见出有操行之人的难能可贵。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从这一段自述可以得知,陶渊明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去做官,没做多久就厌倦了案牍劳形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生性自然,不能适应官场习气,于是归隐。

这样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但相较之下,王阳明深入宦海,心系天下的敢想敢为更让人钦佩有加,正是毕生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他知行合一,凡事致良知的思想主张。

王阳明与朱熹吃烤鸭区别(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和王阳明面前)(2)

3.用良知来体味欲望

王阳明心学还主张“天理即人欲”,这不是以教条来规范所谓善恶,禁锢人的本能欲求,而用良知来去体味欲望,在知善知恶中为善去恶,在为善去恶中知善知恶。

你需要知晓种种恶的潜规则,但更需相信那些善的规则。因此,知与行之间,还需要加上一个信。因为提到良知、善恶等词汇时,人们往往觉得陈腐、荒诞。但只有相信这种看似陈腐的理念,才能实现自我存在与自我价值的融合,才能获得心灵的安定与真正的幸福。

现实当然不仅仅是恶规则,也指一切规则。顺应客观规律而行,才能行之有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对一个人的自制力有极高要求。控制好我们的情欲和身体的外在器官,多多行善,就像《吠陀经》上所说的,这是心灵接近天神所必不可少的。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秩序。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王阳明心学对当今世界的重大意义。

今晚我们继续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最后一部分,第288页——299页。

作者:兰川,朴野堂堂主(puyetang),新经典(Thinkingdom)新媒体编辑,在杨无锐《其实不识字——在汉字里重审生活》一书中负责朗读。

加入有书,一起组队对抗惰性,,每周共读一本书,一年共读52本精选好书,关注有书公众号(youshu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