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就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际上,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代人站在上代人的肩膀上,一步步开疆拓土,最终无数代人的筚路蓝缕建成了今天的科学大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万千思绪何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万千思绪何解(万千思绪欲休还说啊)

万千思绪何解

牛顿说他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就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实际上,科学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代人站在上代人的肩膀上,一步步开疆拓土,最终无数代人的筚路蓝缕建成了今天的科学大厦。

可时代发展太快,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日益强大造成了如今在科学研究方面很大的弊病,表现到我的专业,就是所谓的研究生日复一日的丝毫无技术含量与脑力劳动的扫参。在天线方面,我的学校在全国数一数二,即使在这种平台,扫参的研究生仍屡见不鲜。这使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否有必要?毕竟参数一扫就能优化,省时省力,但理论分析涉及过深过硬的数理基础,有时甚至对天线的性能不具备过多的指导意义。我思来想去,没有结果,毕竟我也没有步步为营,时刻以高深的理论指导实践。

现在手上的项目到了尾声,我想回忆一下这个历程。去年九月刚开始,照例是文献调研阶段,调研到的硕士论文,对天线原理几乎少有介绍,常规的流程就是扫参-----这个参数对性能有影响-------找出最优解-----性能很好------加工测量。看这种论文十分乏味,因为它的确做出来性能不错的天线,但没有自己对电磁场的理解,理论解释部分就是复制粘贴,甚至有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情况中有一些用Maxwell方程组稍加判断即可知道是一派胡言。可能是硕士人数近几年飞速膨胀,学校对其毕业要求也日益宽松,这种情况十分合情合理,五个指头还不一般长,大家能力有高有低,不能要求每一个硕士都理解电磁场理论,并提出自己的东西,但我调研过的文献,极少数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构与理论,这个比例令我瞠目结舌。

项目一直在做,后面的仿真,馈电方式改进,功分器加载,波束宽度调控,去耦研究,尺寸控制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一路打怪升级,七八个人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大家在过程中对天线新理论新技术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我自己甚至也可以提出一些新东西了,可这些对于一颗进取的心来说是决不能满足的。

我为了避免使自己成为扫参机器,在天线和电磁场的基本理论下了很大功夫,力图在心中融会贯通,深入理解,从去年开始,我广泛调研文献,对微带偶极子的等效电路,vivaldi天线的宽带匹配机制,FSS的等效电路及原理有了自己的认识,虽不一定准确,但很精确地指导了我的天线设计过程,避免了很多无用功与思考误区。

在我心里,一直认为工程与科研应该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只注重效果忽略理论,也不能徒有理论而应用不到实际。事实上现在一些结构,学术界仍然不能精确的解释,比如说ADS(Array Decoupling Surface),但这个结构在去耦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其提出的这几年里,各路学者纷纷应用,做出了不同形状的ADS,但是甚少有学者对其机制进行定量的理论分析,这使我看到工程思想和科学思想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大家的心里想着,我变一下形状就能发顶刊,何必费力解释它呢?连我也在内。这种想法在外部学术环境没变之前是几乎不可能变的,大家都不是傻子,功利的心恒久不变。

项目的deadline快到了,我们仍然有一些指标对不上。我们一方面考虑指标太过苛刻,一方面又马不停蹄地努力着。项目到手以后,大家都在大量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可是攻城拔寨谈何容易?前人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借鉴程度聊胜于无,我们对电磁场的认知又太过肤浅,进度一拖再拖,工作效率持续低迷.......今晚我有种感觉,很乱的感觉,我想着这一年里的效率太低,文章拖了三个月还未发表,项目也没有头绪,可我明明每天都在研究,我在研究些什么?我虽然在同届里面最努力,知道的理论也很多,甚至还可以徒手推导互易定理,可是真实的课题摆在眼前,理论给我的指导仍然不足以让我突破,不足以让我提出优秀的idea。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可能是我太着急,就算我一天看一篇文章,这才看了不过几百篇,遑论科研工作者的一万小时定律。

仔细想来,项目至少有两处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我解决的,我为此沾沾自喜,但还有一些问题我仍然束手无策,终日的努力在严峻的课题面前显得十分惨淡。

我只能时刻勉励自己,道阻且长,而我还差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