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长期在广东打工的姚先生右侧面部肌肉及眼部不自主地抽搐,但并未放在心上,认为是休息不好,暂时性的。随后,面部抽搐越来越频繁。病情初期,这种抽搐会自行缓解。

去年1月开始,吹口哨时右侧口角漏气,并伴有面部感觉减退。此时,姚先生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便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面部痉挛”

有脸面部抽搐(面部抽搐非小事)(1)

(术后恢复)

医生用药及针灸为其治疗,效果都不理想,自行停药后病情加重,此后四处寻医未果,灰心丧气回到家乡湖南常德,抱着再试试看的心态向湘雅常德医院神外主任袁贤瑞教授就诊。

通过检查,发现姚先生右侧小脑下后动脉压迫面神经脑池段,椎动脉行走也弯曲异常,建议手术治疗。

袁贤瑞教授团队为了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选择从右枕下耳后行7字切口,长度大约5CM。

有脸面部抽搐(面部抽搐非小事)(2)

(手术中)

取开颅骨,剪开CPA面神经周围蛛网膜,可以清楚的看见小脑前下动脉和椎动脉多根分支在面神经背侧及腹侧周围形成袢状行走,呈 360°缠绕面神经,面神经周围蛛网膜粘连……在密布的细微的血管于神经之间,袁贤瑞教授穿梭自如,近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麻醉复苏后,效果立现,患者面部已停止抽搐,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有脸面部抽搐(面部抽搐非小事)(3)

(网络图,仅供参考)

袁贤瑞教授介绍,姚先生的情况比一般的血管压迫神经要复杂。一般的面肌痉挛是血管压迫神经导致面部抽搐,但姚先生的这根血管是缠绕着神经,造成面神经通路上的病理刺激,长期的刺激导致神经髓鞘变形,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面部抽搐。

通过微血管减压术,不仅长期有效的解决病痛,保留患者面部正常感觉,改变以往治疗后出现的面部麻木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让患者愿意接受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雅常德医院 王林涛 石柳韵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周末,不出去野太浪费啦!点击“了解更多”,租个房车只要2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