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1)

上海,这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经济文化的中心,国际化大都市。

今天我们不谈她的繁华,讲讲她的过往。

上海名字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又称申。因此,上海的地方戏沪剧亦称申曲。相传上海一带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黄歇的封邑。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传说黄浦江是由春申君黄歇所开凿,故称黄歇浦,又称春申江。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2)

黄浦江

上海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3)

弘治上海志

简称“沪”的由来

第一种说法:

“沪”原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的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4)

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而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渎”也成了上海的代称。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上也有相关记载,后来又将“沪渎”简称为“沪”。

第二种说法:

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5)

春申君

上海风景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6)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7)

70年代的上海简称是沪吗(上海的名字由来)(8)

,